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泌阳断陷沉积了巨厚的老第三系稳定的湖相水下沉积,深凹区是主要的生油区,地层极平缓。核桃园组以页岩、白云岩及砂岩薄互层为主,储层的孔渗性变差。该文在研究泌阳断陷深凹区区域构造背景和油气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老第三系内隐伏断层进行了研究,指出油气勘探有利地区和提出建议井位。  相似文献   
2.
济阳拗陷砂岩次生孔隙的基本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济阳拗陷下第三系砂岩次生孔隙具有储集岩体类型多、分布层位广和次生孔隙种类丰富的特点 ,利用铸体薄片及地球化学方法 ,分析了次生孔隙发育的基本条件。结果表明 ,控制砂岩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包括 :1处于不同沉积相带的砂岩体 ,次生孔隙发育程度不同 ;2成岩作用强度不同 ,次生孔隙发育程度不同 ;3断裂作用起到输送酸性介质通道的特殊作用 ,并使次生孔隙的形成得到改善 ;4高地温能加快有机质的成熟 ,从而有利于次生孔隙在较浅的深度形成。认为砂岩中的各类易溶物质以及成熟烃源岩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为次生孔隙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3.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地震相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全面地研究高邮凹陷戴南组的层序发育分布和沉积充填史,依据层序地层学的划分方法,将高邮凹陷戴南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根据地震反射参数,从内部反射结构和外部几何形态出发,结合反射同相轴的振幅和连续性,在高邮凹陷戴南组的地震反射剖面上识别出平行—亚平行席状、前积楔状、上超充填状、杂乱充填状以及杂乱席状等地震相类型.研究表明,这些地震相在平面上分布部位明确,纵向上具有继承性和差异性;地震相在空间上的分布与凹陷结构及构造演化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岩芯、薄片及沉积微相等资料的分析,结合压汞测试结果,重点分析了辽河盆地荣37块气田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和东营组砂岩储层的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及其非均质性特征,指出粒间孔及粒间溶蚀扩大孔为主要储集空间;提出9种孔隙结构类型,其中东营组曲流河点坝微相砂体孔隙结构类型良好。对储层进行了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研究,指出天然气储层平面及层内非均质性强,而层间非均质性相对较弱。依据研究结果对今后开发该气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桃园构造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其产层老第三系东营组砂岩主要属河流相砂体。砂岩孔隙发育,渗透率大,属高孔、高渗储层。其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粒间原生孔、粒内溶孔、粒间溶蚀扩大孔及粒间胶结物溶孔。对砂岩有影响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东营组泥岩中有机质为半成熟阶段,属早成岩阶段B期。引起砂岩中矿物溶蚀的有机酸主要来自下伏地层。而构造上发育的张性正断层成为深部地层中流体向上运移的通道。有机酸随流体上升,进入砂体产生溶蚀,改善了砂岩储集物性。尔后,天然气沿断裂向上运移进入砂岩,并沿砂体运移到有利圈闭处聚集成气藏。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量的岩石薄片、压汞曲线、岩石物性分析资料以及沉积相、地震相分析资料,从储层特征分析入手。分析了南堡凹陷北堡地区储层的岩性和成岩作用特征,进一步揭示了目的层储层性质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在北堡地区,东营组砂岩结构成熟度低是储集物性差的基本原因。储层物性演化受成岩作用控制,而本区目的层成岩作用又受岩石的低成分成熟度制约。  相似文献   
7.
冀东油田庙28x1区块东一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 ,综合应用钻井取心、录井和测井资料对冀东油田庙 2 8x1区块下第三系东一段的基准面旋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识别基准面的基础上 ,可将工区目的层段划分成 2 6个短期旋回层序和3个中期旋回层序。在中期旋回内以短期旋回为基本单元进行了横向追踪 ,建立起精确的高分辨率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为横向预测井间砂体奠定了基础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