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9篇
系统科学   103篇
丛书文集   85篇
教育与普及   8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现状及发展   49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53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对高速电主轴温度场分布随转速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在外壳上布置一定数量的温度传感器,对不同转速下的外壳温度进行实时测量,并将实验结果与ANSYS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采用在电主轴外壳上布置多个测点测量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来预测电主轴内部温度场分布的可行性;另外还分析了在不同转速下,高速电主轴关键部位的温升,仿真结果表明:主轴在6000~10000 r/min时,温升呈线性增加,在大于10000 r/min后,温升以指数规律增加。  相似文献   
2.
如何对于定义在多个数据源上的物化视图进行有效更新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为此提出了许多可行的算法,但是针对并行环境下这方面的讨论很少见,流水线技术是并行处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并行技术,本文给出一种多CPU环境下采用流水线思想进行视图更新的算法及相应的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3.
4.
给出一个串行模拟在分布式存储MIMD一级3叉树机上求解任意三对角线性代数方程组的分布式迭代算法的C语言程序。  相似文献   
5.
通过讨论短跑运动员在高速跑中肌肉放松技术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提出 了识别运动员在奔跑过程中肌肉放松能力的方法,为教学和训练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将交流调压的基本原理应用到了异步电动机软启动器中,分析了软启动器的硬件系统结构框图和软件实现方法,同时设计了一种利用高速光耦取代同步变压器实现同步脉冲和触发脉冲的硬件电路,使软启动器真正实现了全数字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并行算法软件库PASL。PASL库运行在具有共享存储的多处理机上,它可以用于科学工程计算和仿真。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技术未来的趋势是超高速、微型、智能化、网络化、移动化。随着传统基于硅的集成电路发展趋于其物理极限,将产生新型计算机,如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以及纳米计算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的更加紧密,随着网络带宽的提高和技术的提高新的网络应用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计算机将具有更好的移动性,PDA(个人数字助理)、各种手持设备、车载移动终端等应用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9.
水往高处流     
2003年12月14日,《北京青年报》以“北京八达岭高速现怪坡”为题。对八达岭高速出京方向46公里。居庸关出口500米处附近发现的怪地进行了报道。2004年3月29日,为揭开八达岭高速“怪坡”之谜,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第三测绘分院的专家前往现场进行实地测量。不到半小时,5个观测点的高度差数据就出来了。经过计算,如果把“坡顶”的高度设为零,则“坡底”的高度就是4.7米。实测表明,不是坡“怪”,而是人的视觉作怪。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研制的先锋号电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基础上 ,借鉴国外高速列车的经验 ,对自行研制 30 0km·h-1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的重要参数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可供运用的设计值 .通过对先锋号动车组和 30 0km·h-1高速动车组制动参数的比较分析 ,指出先锋号制动系统的模式比较适合于 30 0km·h-1动车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