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15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校校园的文化景观不仅对其师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更会传达给师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奉贤校区的"思贤庭"为例,在设计中结合地理位置、学科特色、功能定位、校园文化特色等,从场地原有的精神特性、历史文脉出发,演绎推导出校园文化景观的语境、符号等要素,形成了较有典型意义的校园文化景观表达模式.指出,文化景观创意的表达无需说教,可用"只言片语"的形式含蓄表达,重要的是营造出既符合功能需求又具有灵性的校园户外空间.  相似文献   
2.
从设计定位、空间布局、技术细节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创作室环境设计的理念和手法。论述了作为建筑设计事务所周边环境的设计,如何做到如寻常景观一般与原有环境相融合的协调,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外景观设计在不同时期的生态学规划思想的发展,并且阐述了不同时代人们对待景观设计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时不同的地域条件也形成了不同的景观设计类型。国外生态学规划与景观设计实现了完美结合,对我国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梁曼丽 《广东科技》2006,(10):100-101
本文主要论叙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特点、作用、分类以及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的出现有效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有着积极作用。园林可持续设计是园林的发展方向,本文将阐述可持续设计的特点及园林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结合风景园林的特点提出具体可持续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宗翔 《科技资讯》2012,(33):64-64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其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变得越发严格起来。众所周知,风景园林建筑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标准,所以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也开始受到了各个层面上的关注,而人们对于生活质量高标准的要求,就势必要在原本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新颖的设计,所以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开始广泛的使用到地形、植物、水体等,为居民营造了一个和谐美观的自然环境,对于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性的影响作用。下面结合本人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具体的应用原则展开着重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讨论了创新理念之一:地方性风景园林的设计要素创新,接着分析了创新理念之二:生态治理与恢复的创新方法和创新理念之三:结合农业产业的创新方法,最后研究了创新理念之四: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创新。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水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古人称水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园不水"。有了水,园林就更添活泼的生机,也更增加波光粼粼、水影摇曳的形声之美。所以,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绿地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趋势,以及在绿色基础设施中的作用。分析当前模式所存在问题,提出可控廊道的绿地系统概念,以求为绿地系统实践探寻一种可持续方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内外风景园林概念的演化、风景园林发展历程的简述,结合现代景观生态学等理论知识。综合国内外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风景园林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一步阐述风景园林学科的实质与内涵,以及该学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