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8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59篇
系统科学   22篇
丛书文集   178篇
教育与普及   1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5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412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氧化还原介体催化强化污染物厌氧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具有产生剩余污泥少、可回收能源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处理各种有机污染物,尤其在有毒、有害、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厌氧生物法的处理速率通常比较低,而氧化还原介体可通过自身不断的氧化和还原来传递电子,提高电子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的传递速率,从而促进污染物高效厌氧降解。醌类物质和腐殖酸是应用较多的氧化还原介体,在催化难降解污染物降解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讨论了氧化还原介体的特点、作用机制,并总结了其对偶氮染料厌氧脱色、反硝化和多氯联苯厌氧降解的强化作用,提出了氧化还原介体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电位滴定法在聚酰亚胺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未完全环化的酰胺酸对聚酰亚胺的性能有重要影响,用电位滴定法可直接测定其含量。对常规的电位滴定装置进行了改进,用VB语言编写了上位机操作软件,实现了滴定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功能,建立了一套自动电位滴定测试系统,可用于测定二步法合成聚酰亚胺过程中剩余聚酰胺酸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数据的重现性好、灵敏度高,且操作方便,为进一步开展聚酰亚胺合成及其亚胺化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无线通信某站和设备在采用一般的建筑物防雷击外而采取的特殊防雷击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电势的一般概念出发得出均匀带电圆环的公式,并讨论在极限情况下约化为均匀带电细圆环的电势公式。  相似文献   
5.
采用碱灰化法消解发样,于中性溶液中离心去除杂质,在酸性溶液中以催化电位法测定发碘含量,回收率达98.6%;变异系数(CV)为8.7%;测出中碘地区一个教学班20名男学生发碘平均含量为0.93μg/g,与文献报道相近。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报道微量Zn~(2+)在电解还原铕(Ⅲ)离子过程中的催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阴极中含Zn~(2+)时,铕(Ⅲ)离子将缩短到达定量还原的时间,用循环伏安法监控电极过程的结果表明:电极过程是准一级的催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介绍直接还原的历史发展与现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阐述了直接还原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结合议题组过去的研究及最新的实验成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Al3+离子的固溶对C-S-H表面吸附Na+离子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3+离子固溶于C-S-H结构中将使C-S-H表面所带的负电量增大,因而也就增大了C-S-H表面对Na+离子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从热力学角度以电位-pH图探讨金属在福州地热水中的腐蚀趋势.本文报导铜-地热水系统,采用BASIC语言编制程序在APPLE-Ⅱ微机上计算高温热力学数据,并以DXY-800绘图仪绘制电位-pH图.同时,测定了铜在福州Gw2井地热水中的实际腐蚀电位.结果表明:在此地热水中,当温度低于318K,铜表面生成Cu2O膜,高于318K,生成CuO膜,二者都位于钝化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