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超滤分级得到不同分子量的腐殖酸组分,并通过傅里叶红外、紫外可见、三维荧光光谱等表征其分子结构的差异.用基于Pd/Fe3O4纳米催化剂的新型电芬顿技术去除不同分子量的腐殖酸与Cr(VI)形成的复合污染物.研究表明,随着腐殖酸分子量的增大,其矿化效果越好,HA5(87.6%) HA4(79.0%) HA3(76.8%) HA2(70.0%) HA1(62.9%),且短时间内高分子量腐殖酸有较好的去除.这归因于高分子量腐殖酸表面的阴离子与Pd/Fe3O4发生静电吸附.此外,苯环取代度更高、共轭结构更多的高分子腐殖酸优先被原位生成的·OH氧化为多羟基化中间体,进而氧化开环,最终矿化为CO2和H2O.而在TOC相同条件下,低分子量腐殖酸中短链羧酸占比较高,其与·OH的反应活性低,矿化速率慢.总铬的去除同样遵循HA5(91.8%) HA4(88.2%) HA3(85.9%) HA2(85.4%)HA1(85.1%)的顺序,因为高分子量腐殖酸中含有更多能与Cr发生络合作用的活性位点,可在电解体系中协同去除Cr.本研究表明了腐殖酸分子结构对金属纳米颗粒协同电化学氧化性能和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的影响,为揭示腐殖酸与Cr(VI)复合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其有效去除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用电位滴定法研究腐殖酸FA和HA与金属离子(Ca2+、Mg2+、Co2+、Ni2+)的络合作用,发现它们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比较稳定,在溶液中的络合形成常数可通过作图法获得 随着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络合形成常数减小,同时发现FA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形成常数比HA的大 腐殖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农业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腐殖酸有机—无机复混肥(以下简称腐殖酸复混肥)是腐殖酸与复混肥的结合,为确定腐殖酸对肥料具有的缓释效果,笔者采用土柱淋溶法探讨了腐殖酸对复混肥中磷的释放效果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沙土—取自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昌黎校区,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含氮、磷、钾痕量。体积分数为0.98的硫酸AR;体积分数为0.30的过氧化氢;磷标准溶液,0.994g/L;酚酞指示剂;氨水1+1溶液;硫酸3+97溶液;钒钼酸铵试剂(自配);腐殖酸复混肥NPK(11.76-12.42-14.65);普通复混肥NPK(16-12-12);腐殖酸全磷含量为0.56%;淋溶装置为自制;电子分析天平(上海天平厂…  相似文献   
4.
水源水中腐殖酸的危害及去除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振中  宋刚福 《江西科学》2006,24(4):247-252
腐殖酸是天然水体中有机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引起饮用水卫生和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对腐殖酸在饮用水源中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叙述,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腐殖酸的主要去除方法。  相似文献   
5.
用稀碱法从核废物填埋场的土壤中提取腐殖酸,并用此腐殖酸对241Am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241Am初始浓度为0.26~2.7×10-7 mol/L,溶液pH为2~3时,腐殖酸对241Am有明显的吸附,其吸附率达90%以上;接触时间4h基本达到平衡,241Am浓度与吸附量之间的关系符合Langmuir经验公式;0℃~40℃范围内,温度对吸附无显著影响;Fe3+、EDTA和柠檬酸根等离子或基团能使腐殖酸对241Am的吸附率显著降低,而Ca2+、PO43-和SO42-等离子或基团对吸附无明显影响;溶  相似文献   
6.
焦磷酸钠法从沼泽土中提取腐殖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甸沼泽土中提取了腐殖酸样品,并对样品的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用焦磷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液一次提取的腐殖酸含有羰基、羧基、醇羟基、酚羟基等多种活性官能团,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该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Reactions between humic acid solutions and excessive ClO2 or Cl2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nder various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OC, UV254 and A140 from humic acid solutions wer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and the consumption of ClO2 or Cl2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demand of ClO2 was 2.19 mg/mg TOC for the humic acid solution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nd that of Cl2 was 1.88 mg/mg TOC. The variation tendency of ClO2 consumption was similar to that of Cl2. TOC of humic acid solutions decreased 15.2% and 15.6% after the reaction with ClO2 or Cl2 respectively.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21.4% of unsaturated bonds and 52.8% of humic acid color were removed by ClO2 in 168 h. As for Cl2, removal efficiency of unsaturated bonds and humic acid color were 16.8% and 41.7% respectively. Larger molecules from humic acid were oxidized to smaller molecules by ClO2 and Cl2. Higher oxidation potential of ClO2 than that of Cl2 was also indicated by variation of UV254/A410 ratios. The similar tendency, that exhibited faster variation in the initial 24 h, existed for all the research factors.  相似文献   
8.
共聚腐殖酸钾与钻井液的降失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单体与腐植酸钾共聚后,在性能上不但具备腐殖酸钾(KHm)对油田钻井液降失水的功能,而且对油田钻井液降失水表现了特有的性能,探讨改性的KHm的降失水机理,可以认定,在共聚后制备的KHm聚合物,由于KHm与某些外加的聚合物的添加,虽然增加了腐殖酸钾的成本,但共聚腐殖酸钾对钻井液降失水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的降失水能力。  相似文献   
9.
地膜栽培棉花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微量生物性状,使土壤增温保墒,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大;加强土壤微生物活动,使总菌数增加,尤其是细菌数量的增加最为明显;有利于土壤养分的释放及腐殖的形成和积累;覆膜棉花的生长发育加快,从土壤吸收养分的数量大大地增加,产量显著地提高。  相似文献   
10.
也谈腐殖酸与“黑漆古”镜表面呈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学者认为,战国汉唐青铜镜表面并未镀锡,其“黑漆古”表层是高锡青铜基体在腐殖酸作用下自然形成的。该文依据有关试验和文献资料,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1)现有腐殖酸处理试样从颜色、光泽到表面成分和表层结构,与古镜“黑漆古”都是不同的;(2)“腐殖酸富集说”解释不了“水银沁”镜、“花背”镜等的表面现象,以及一般铜镜的加工工艺;(3)它没有一条文献记载可以为据。笔者依旧认为:“黑漆古”是古镜镀锡表层自然腐蚀的结果,这是既有实物资料,也有文献记载为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