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4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5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桉树林林下生物量变化规律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桉树林林下植物生物量大小与种植年限有较大的关系,幼林的林下生物量远大于中龄林,2个幼林样地的生物量分别为1887.429g/m2和1470.883g/m2,明显比中龄林的要大的多;同中龄林林下生物量大小变化的规律是随着年降雨量的减少,生物量减少,特别是在儋州林场的林下植物生物量仅有3.227g/m2,远比琼海和定安的要少得多,后两者分别为626.988g/m2和512.894g/m2.研究结果还表明,桉树林林下植物生物量的分配方面存在的规律是草本植物的生物量要大过木本植物的生物量,而且随着地区降雨量的增大,年降雨量大的地区木本植物的生物量所占的比例会增大一些,而且表现出随地区年降雨量的增大,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海南岛为中国第二大植胶区和仅有的两大热区之一,揭示其橡胶林的时空变化规律,对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方法】 在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上结合Landsat和Sentinel-2系列时间序列影像和橡胶林物候等信息,以5 a为步长提取了海南岛1990—2020年间7期橡胶林分布图,分析了海南岛橡胶林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 ①近30年橡胶林面积增长趋势明显,从1990年的34.44万hm2增长至2020年的58.58万hm2,净增70.11%,且整体上呈现 “北增南减”的空间变化趋势;②在市/县尺度,橡胶林面积最大的主要市/县依次是儋州市、白沙县、澄迈县和琼中县,2020年占全岛橡胶林总面积的51.58%,而三亚市、东方市、文昌市及陵水县的橡胶林面积相对较小,2020年橡胶林总面积占比为5.22%;③近30年来,海南岛91.24%的橡胶林都种植在海拔300 m以下地区,97.75%种植地在25°坡度以下,海拔600 m以上几乎没有橡胶林分布,在海拔50~200 m和坡度0~5°的区域橡胶林增长幅度最大;④海南四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或缓冲区内均有少量橡胶林分布,但面积在逐渐下降。其中,霸王岭保护区内橡胶林面积最大,五指山保护区内面积最小,近30年四大保护区内橡胶林面积累计减少了68.02%,保护效果显著。虽然研究期海南岛的橡胶林面积增长非常显著,但集中在低海拔和相对平缓的区域,没有对位于中高海拔地区的热带雨林造成影响;四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虽均有少量橡胶林分布,但递减趋势明显。【结论】 总体而言,海南橡胶林的发展模式良好,没有以牺牲大量热带森林为代价,尚未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美洲斑潜蝇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系统调查,研究了海南岛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并采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PC)评价了几种杀虫剂对美洲斑潜蝇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该虫在海南年发生19~20代,卵历期2~4d,幼虫历期3~7d,蛹历期7d,成虫寿命在15d左右;2)1.8%集琦虫螨克和1%农哈哈对美洲斑潜蝇种群控制效果较好,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116和0.111;而98%的巴丹对美洲斑潜蝇种群控制效果较差,IPC值为0.246;40%的氧化乐果的控制效果最差,IPC值为0.301  相似文献   
4.
海南不同桉树人工林微量元素(Cu、Mn)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文仅开展对海南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铜、锰)含量的研究来揭示微量元素(铜、锰)在按树人工林中的分布特征,以及它们有可能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南桉树人工林土壤中铜的平均值为38.3mg/kg,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mg/kg),锰的全量水平较低,平均值为518.6mg/kg,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10mg/kg).铜、锰在土层中的分布特征基本是呈自上而下增加的规律.在海南的西北部地区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铜、锰的含量均高于海南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其中西部地区微量元素铜的含量和北部地区微量元素锰的含量是最低的.以海南西部海尾地区为例,在相同的土壤类型上,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铜、锰的含量均低于对照样地(灌木林)土壤微量元素铜、锰的含量.第一代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铜的含量高于第三代桉树人工林,但锰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海南昌江县石灰岩地区轮叶戟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样方调查,分析了海南岛昌江县石灰岩地区轮叶戟Lasiococca comberi var.pseudoverticillata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和结构特征,并就分析结果与其它地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1 800 m+2样地中,有维管植物164种,隶属于64科129属,其中以热带性分布属占明显优势,所占比例为94.87%.群落外貌终年常绿,生活型以高位芽为主,占76.07%,乔木多为单叶,叶型以中型叶为主,占70.73%.群落成层现象不明显;通过对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显示,该群落处于增长状态,按照Raunkiaer的频度等级定律,A级频度值为71.95,其中有79种植物只出现于一个样方中.通过相关性分析显示,该地植物在属的区系成分上受气候的影响比基质的大,该群落所属的植被类型处于热带常绿季雨林向热带雨林演替的过渡阶段,并需用自然恢复的方式对植被进行恢复和保护.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双池玛珥湖全新世高分辨率环境纪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沉积物特征、粒度、黏土矿物、碳/氮比值、孢粉和藻类的变化规律等, 揭示了海南岛热带玛珥湖的演化历史和短尺度的气候变化规律, 证明了玛珥湖沉积系统对短尺度气候变化的响应是敏感的, 反映出热带湖泊的全新世高温期为7200~2700 aBP. 同时, 在高温期也存在短尺度的气候波动, 如7250~6120, 4460, 3850和2700 aBP等时间段存在振荡式的气候快速变化. 晚全新世, 尤其在近于2700 aBP, 各综合分析结果均反映了气候的明显变化, 它标志着在2.7 ka左右东亚热带区域的气候模式可能发生了重大转折, 可能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的增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另外, 高分辨率藻类记录还清楚地揭示了在最近的2.5 ka内存在长度约为0.5 ka的气候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海南岛橡胶林内人类的经济活动对海南山蛭Haemadipsa hainana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园内牛群放牧使海南山蛭 种群数量1年内增加3.43倍,化学除环山行杂草,化学全面积除杂草使山蛭种群数量在1年内分别减少29.82%和50.21%。除草剂混入杀蛭农药,使山蛭种群数量1年内减少73.02%。科学的林段管理与控制山蛭 数量相结合的措施。能更好控制山蛭数量。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无翼坡垒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物种空间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群落最小面积、绝对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等三个方面的测定,研究海南岛无翼坡垒林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其结果是,群落最小面积为3500m2,在这个面积范围里,1.5m高以上的立木有126种;物种多样性指数Ds-w=5.03.从群落物种分布的均匀度、各物种的频度和群落的垂直分布状况,研究该森林的物种空间配置,结果表明:群落的均匀度Js-w为71.76,频度分布规律力A>B>C>D>E(按Raunkiaer频度级),其特征是A级所占的比例很大,约占总数的74.6%;垂直分布状况表明,无翼坡垒林整个群落的个体高度比例基本上是“金字塔”型,但仍有一定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无翼坡垒种群调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无翼坡垒种群的两个高度类群的个体群的高度与密度关系,以及种群生物量与种群稀疏规律的研究,基本上掌握了种群的调节规律.该种群3m高以下的个体群高度与密度的关系为D1=0.791026H1(-1.18716),3m高以上的个体群相应的关系为D2=1.83252H2(-2.26782),种群生物量基本上符合Logistic增长,种群稀疏规律Bmf=0.0248D(-1.4204).说明无翼坡垒种群调节的因素是种群密度,稀疏过程主要是自疏过程,他疏程度小,但却是一个必须引起注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五指山与台湾岛南仁山森林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研究了海南岛五指山自然保护区与台湾岛南仁山垦丁森林公园的植物区系成分、森林结构、森林类型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海南岛五指山森林是中国热带雨林植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台湾岛南仁山森林则是中国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