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57篇
教育与普及   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98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三角洲前缘沉积物粒度细和高温热力作用下的成岩作用,致使储层物性整体很差。研究认为,优质储层储集空间为溶蚀(扩大)孔隙+裂隙。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是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溶蚀作用主要为酸性流体对岩石颗粒的选择性溶蚀,导致次生孔隙增加。溶蚀作用的强弱主要与研究区酸性液体活跃有关。其中细-中砂岩溶蚀较强,而粉砂岩相对较弱。构造作用产生了裂隙,增加了储层的储集性能。研究区产生了2期主要裂隙,早期为登楼库组中—末期形成与伸张断裂有关的拉张缝,晚期为嫩江组末期形成的与走滑断裂有关的挤压隙。裂隙主要发育在断陷东南部。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矿区地质条件、煤岩及煤储层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研究区煤层气地质条件.结果表明:老厂矿区龙潭组和长兴组含煤性好,煤层厚度大并且分布稳定,煤质以无烟煤为主,生烃量大,生烃能力强;煤岩组分稳定,镜质组含量高,对甲烷吸附性强;煤层孔隙度较低,渗透率中等;解吸率和储层压力偏高,中等含气性,含气量在6.02 ~ 18.95 m3/t.研究区构造类型和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围岩封盖及地下水封堵作用强,利于煤层气的富集成藏.综合分析认为,老厂矿区属中型富甲烷煤层气目标区,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优越,煤层气资源丰富,开采条件优越.  相似文献   
3.
塔东热液地质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的改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东地区断裂发育,早期发育的断裂与晚期断裂之间存在相互改造、叠加、复合的过程,深大断裂沟通多套地层,断裂活动期形成的挤压破碎带和断裂裂缝带作为岩浆热液上升通道,为热液溶蚀作用改造储层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识别出热液期次对塔东白云岩储层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钻井岩芯、岩屑及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观察鉴定分析,在区内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识别和发现了钠长石化作用和自生羽毛状伊利石沉淀,也是塔里木盆地内的首次发现,并通过对包裹体均一温度,碳氧同位素等地化特征研究,揭示其成岩流体源于岩浆热液,丰富了区内热液作用的矿物学标志,进一步识别出区内存在3期热液作用,通过对3期热液作用的机制及其储渗空间意义的研究,总结出第I期热液作用对于储层形成意义不大,第Ⅱ期热液作用主要发育在局限的沉积环境,第Ⅲ期热液溶蚀形成溶蚀缝孔洞,与天然气运移聚集匹配良好,构成了区内天然气聚集成藏的主要储渗空间。  相似文献   
4.
海拉尔盆地地层水特征与粘土矿物转化和赋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拉尔盆地地质条件及其复杂,开发难度大,本文将油藏地球化学中地层水研究与粘土矿物成岩转化研究相结合,指出了地层水特征与空隙中粘土矿物及其他矿物成岩转化和赋存的某种相关性,对储集层地质学研究很有助益,对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提供了该方面重要的科研依据。  相似文献   
5.
6.
李计生 《甘肃科技》2002,18(3):61-62
1 流域概况庄浪河是黄河一级支流 ,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东端的得尔山、抓卡尔山。河源高程 42 48m ,上游称金强河 ,由北向南东流 ,经扎龙掌、黄藏寺 ,由天祝县界牌村入永登县境 ,行程94 8km ,低武胜驿 ,绕永登县城西下流至岗镇注入黄河 ,河口高程 15 5 0m。全长 184 8km ,比降 7 35‰ - 10 7‰ ,流域面积44 0 8km2 。流域区内有人口 45 5 2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 4 4 8万人 ,有耕地 82 0 9万亩 ,总灌溉面积 35 18万亩 ,占耕地面积的42 9%,其中农田用水量 1 4 6 9× 10 8m3 ,林牧渔 0 0 5 9×10 9m3 ,工业品 0 5 31× 10 8m3 …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相关分析法,通过对军塘湖河典型融雪洪水的个例分析,试图对融雪型洪水的制导因素、形成机理、洪水特性等方面进行探求,以便寻求融雪型洪水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8.
9.
(1)扩大勘探领域,提高勘探精度,发现更多的隐蔽油气藏.发展多学科综合储层描述、油藏管理和流体成像技术、地质模拟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和多分量四维地震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广利东洼陷边缘坡折带的识别标志、成因机制以及演化规律的研究,总结了该区坡折带对于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作用,以便为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依据.研究表明,该区广利东洼陷边缘发育挠曲坡折带和断裂坡折带,构造活动是形成坡折带的主要因素.坡折带的演化规律与构造活动的阶段性演化或幕式构造作用相对应,也表现出多期性、幕式活动和差异性活动的特点,而且坡折带规模与构造活动大小有关.坡折带对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主要表现为:坡折带附近是地层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规模较大的坡折带控制了多数地层岩性圈闭,地层岩性圈闭在纵向上发育具有继承性特点;坡折带在横向上可以存在较大的变化,可形成不同的圈闭类型;坡折带控制下的地层岩性圈闭含油气性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