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等厚性对弯头应力分布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弯头作为受压管道中的重要部件,不仅能改变管线的方向,还可以提高管路柔性,缓解管道振动和约束力,并对热膨胀起补偿作用。以往对弯头的研究只考虑壁厚均匀不变的情况,但是实际上弯头的壁厚是沿着弯曲半径变化的,并且弯头的截面也具有一定的椭圆度。通过对实际生产中弯头壁厚的调研,分别考察热推、冷弯工艺对弯头壁厚改变的影响。并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冷弯弯头的应力状况,得出其最大应力发生点随着外拱处壁厚减薄量的增大而向外拱处转移。  相似文献   
2.
产品发布     
四通沉水弯头装置生活中下水道堵塞是最常见的事,用户采用四通沉水弯头装置(专利号:ZL200720063263.2),可将生活  相似文献   
3.
段艳 《科技信息》2013,(4):456-456
本文阐述了目前电力主变压器消防喷雾管道与喷头在设计、安装中存在的缺点,介绍了新型万向水雾装置的系统组成与优点,并且给出了详细的安装图,提出此装置的推广和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测径清管器经过U型管道时,若测径清管器设计不合理或者清管器运动速度过大,清管器测径板易与弯头相撞,导致测径板变形,从而误以为管道上存在变形。为解决该技术难题,结合一种具体测径清管器,通过分析该测径清管器经过U型管道弯头时的运动特性和测径清管器及弯头的几何特性。得出结论:当测径清管器的运动速度超过一个极限速度时,清管器经过弯头时所受离心力大于清管器支撑板的屈服极限,引起前支撑板屈服,此时测径板可能与弯管内壁外弧侧相撞,同时还得到影响此极限速度值大小的多种因素。另外,发现测径板、支撑板、弯头曲率半径满足一定的几何特性关系时,清管器测径板将与弯管内壁内弧侧撞击。利用得到的这些分析结论,可指导并修正清管器设计,控制测径清管器的运行速度,从而避免测径清管器经过U型管道的弯头时发生撞击。  相似文献   
5.
A+K平衡流量计是针对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液氧测量而设计发明的一种新型流量计,与其他的差压式流量计相比,这种新型流量计具有直管段短、精确度高、压损低、适用性广等优点.针对其直管段短的这一优点,对DN50、等效直径比分别为0.25与0.70以及DN100、等效直径比分别为0.25与0.65这4种结构的A+K平衡流量计在上游安装同平面90°双弯头时所需最短直管段长度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最终给出上游安装同平面90°双弯头时A+K平衡流量计与双弯头之间所需的最短直管段长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含局部减薄缺陷弯头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单一内压作用下弯头的弯曲半径、局部减薄缺陷的尺寸以及位置对塑性极限载荷影响,总结出含局部减薄缺陷弯头的塑性极限载荷的变化规律,得出相同弯曲半径和相同尺寸的局部减薄缺陷位于弯头内拱处时,弯头的塑性极限载荷值最小,位于弯头外拱处时其塑性极限载荷最大的重要结论,为含缺陷弯头的安全评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巫绍基  熊先仁 《江西科学》1999,17(3):149-153
通过试验研究,阐述了火力发电厂主蒸汽管道中两种常用弯头材料的试验数据,由这些数据分别得出了各种力学参数的计算公式,对火电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设计、科研的技术人员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在锦郑线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埋地弯头强度计算、弯头过滤段长度、危险角度等问题,在参照一些文献基础上作出一些个人总结,为线路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管道弯头的力学简化模型——弹性抗弯铰在管系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给出了考虑结点柔性的直管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和等效结点载荷。与传统的弯管单元相比较,文中给出的方法可以减少单元和结点数目,节约计算机内存空间和计算时间,并能得到工程上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埋地管道弯头附近固定墩受力情况,建立了管道—土—固定墩相互作用模型。通过计算不同弯头夹角、土壤参数、弯头曲率半径下管道的轴向内力,对工程上原有的固定墩所受推力计算提出了改进,可供管道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