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3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金属通论”的教学中,关于金属的延展性,密度,导电性,化学性质等方面要充分强调有些金属的特殊性,强调金属的本质,以使学生对金属的通性有一个全面,正确、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绢纺生产用抗静电剂的配方进行了研究,研制出SS1及SS2绢纺抗静电剂。应用表明,采用此类抗静电剂,不但降低了生产中的静电,而且提高了梳折;在圆梳系统中提高了3.23%,在精梳系统中提高了3.1%;同时精绵的长度和强力也有所增加,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由二价铜盐、还原剂和硫化剂浴液处理法制备导电性腈纶的影响因素、实施方法、导电性腈纶的结构和性能,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研究表明:一浴法和二浴法处理的反应历程和处理结果基本相同,但还原剂、硫化剂的匹配及用量不同;导电化处理后腈给大分子排列的规整性略有下降,宏观形态及物理机械性能无明显变化;当纤维中Cu9S5含量达12.5%时,质量比电阻下降至10-1Ω·g/cm2以下。纤维具有明显的半导体导电特性。  相似文献   
4.
刘岗 《科技资讯》2006,(35):1-1
简单介绍了超导的基本知识和超导材料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超导材料在能源、电力、交通、科研、通讯、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GAUSSIAN 03程序包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聚21硅烷、电荷掺杂的聚21硅烷以及杂原子(硼和磷)掺杂的聚21硅烷进行几何全优化,并对它们的几何结构和自旋密度进行了比较性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电荷掺杂能使聚硅烷的Si—Si键长增长,其极子分布几乎遍及了聚21硅烷的整个链;而杂原子(B、P)的掺杂对聚硅烷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与B、P原子相邻的Si原子上,极子分布仅局域在B、P原子附近的3~5个原子上.  相似文献   
6.
7.
铜合金时效性能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时效试验数据进行训练,建立了Cu-0.30Cr-0.15Zr合金时效后硬度和导电性与时效时间和时效温度的映射模型,从而可预测铜合金在一定时效条件下的硬度和导电性,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神经网络用于铜合金的时效性能预测是可行的,预测的准确性取决于用于训练网络的铜合金时效试验数据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阴极材料锂铁氧化物电极的导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合成锂铁氧化物的过程中,使Li2CO3轻微过量,可以提高锂铁氧化物电极的导电性。在同一温度下,随着Li:Fe值的增大,锂铁氧化物电极的导电性增加。相同Li:Fe条件下,锂铁氧化物电极的导电性随着温度升高按指数规律增加。扫描电镜研究(SEM)表明,Li:Fe比值不同,制备的锂铁氧化物电极表面形貌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4 xBxSi1-xO4-yLi2O(x=0.1-0.6;y=0.0-0.5)离子导体材料,并用DTA-TG,XRD及交流阻抗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用溶胶-凝胶法可降低Li4 xBxSi1-xO4的合成温度;随Li2O的掺入可增强基质材料的致密性并可提高其离子的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10.
单离子型聚氨酯固体电解质的导电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聚合物固体电解质与半导体的相似性,借鉴量子力学处理半导体和离子晶体的方法,初步研究了单离子型聚氨酯固体电解质的离子传导理论.并合成了一系列单离子型的聚氨酯固体电解质,用实验结果对此理论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