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鸡蛋中罗硝唑、甲硝哒唑、迪美唑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测定鸡蛋中罗硝唑、甲硝哒唑、迪美唑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果试样在用乙腈进行简单萃取和有机溶剂蒸发后,过滤萃取物,并将所得产物直接注入C18柱的LC-MS-MS系统。其中,母系离子[M H] 由正极气体电离源分裂氩气产生。监测极限、回收率、线性相关性、重现性等有效参数都得以测定。结论方法具有相对快速、灵敏和良好选择性的特点。由于使用了多重控制转移的方法,对试样进行的前处理简单及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紫外光聚合技术共价固定指示剂染料制备了一种新型荧光传感器.将溴丙烯和1-氨基-4-羟基蒽醌反应合成具有末端双键的荧光指示剂染料1-氨基-4-烯丙氧基葸醌,在紫外光照射下与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1,2-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在表面被修饰的石英玻片上进行共聚合,制得一种共价固定1-氨基-4-烯丙氧基蒽醌的荧光传感器.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无染料渗漏现象,在9.0× 10^-6-1.0×10^-3mol/L范围内对奥硝唑有线性响应,检测下限为8×10^-6mol/L,回收率为96.7%-103.9%.用此传感器测定奥硝唑简便可行,响应迅速,响应时间在2min之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奥硝唑注射液中乙醇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起始温度为60℃,维持5min,再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120℃,进样口温度设定为190℃,检测器温度设定为220℃,进样量为2μL,校正因子测定:精密量取恒温至25℃的无水乙醇2m L、2.5m L、3m L,分别置50m 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述各溶液0.5m L,加内标溶液0.5m L,用水分别稀释至50m L量瓶中,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注入气相色谱仪,各样品连续进样3次,记录峰面积,校正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得大于2.0%。结果对方法进行专属性、线性、准确度试验,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所建立的乙醇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测定奥硝唑注射液中乙醇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成分奥硝唑制剂在根管内封药消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149例,根管内封入奥硝唑氯霉素地塞米松糊剂,对照组151例,根管内封入奥硝唑糊剂,封药1次后7 d复诊,对不同成分奥硝唑制剂的根管消毒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结果:根管封药1次符合根充率实验组为90.60%,对照组为80.79%,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硝唑氯霉素地塞米松糊剂根管内封药消毒能够减少根管消毒的次数,加快根管治疗术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奥硝唑在体内主要以具有细胞毒作用的原药和具有细胞毒作用的中间代谢活性产物,作用于厌氧菌、阿米巴虫、贾滴虫和毛滴虫细胞的DNA,使其螺旋结构段裂或阻断其转录复制而至其死亡,达到抗菌抗原生质的目的.目的 建立适宜的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对所建立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确认所建立的检查方法适合本品无菌检查,使药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方法 采用薄膜过滤,探索该制剂的无菌检查方法.结果 所建立的无菌检查方法适用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无菌检查.  相似文献   
6.
为了快速检测药物分子塞克硝唑(Secnidazole,SCZ)的含量,构建了基于多壁碳纳米管和硼嵌入双层分子印迹复合膜的碳糊电极电化学传感器。对影响该传感器性能的因素逐项进行了优化,并对电极进行了相关表征。实验研究表明,在最佳优化条件下,所构建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再现性,同时还能显著提高识别模板分子SCZ的能力,并放大了对SCZ的电流响应。经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得SCZ的还原峰电流随SCZ浓度线性增加,在1. 0×1. 0~(-6)~3. 0×10~(-4)mol/L和1. 91×10~(-8)~1. 0×1. 0~(-6)mol/L范围均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DL)为1. 72×10~(-8)mol/L。此外,该传感器还检测了药物片剂及生物样品中SCZ,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回收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鼠一次静脉注射奥硝唑后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相应剂量奥硝唑7d,记录死亡率。结果:奥硝唑LD50为1073.96mg/kg.结论:奥硝唑LD50相当于临床拟用日剂量75.2倍,可安全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不同温度(25℃、37℃)下奥硝唑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将临床用药量的奥硝唑注射液加到临床用药量的木糖醇注射液中,在不同温度下放置,0~8h内观察外观、测定混合液pH值、紫外分光度法测定混合液中奥硝唑的含量.结果在25℃与37℃条件下放置8h内,两种注射液配伍后的溶液的外观、pH值、奥硝唑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奥硝唑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可以配伍,在8h内配伍液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9.
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的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为5′-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常用于抗厌氧菌和抗滴虫治疗.本文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在室温环境中测量了三种药品在100~3200 cm-1波段的光谱特性.同时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6-31G*基组计算了三种化合物在气态单分子情况下的优化结构及其正则振动频率,并据此对实验光谱进行指认.该研究对于理解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的生物作用和快速、有效、系统地鉴定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发现基于塞克硝唑的具备良好抗菌活性和抗炎活性的化合物,以对乙酰氨基酚为起始原料,经氧烷基化反应和氮烷基化反应合成一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塞克硝唑衍生物:N-{4-[2-羟基-3-(2-甲基-4-硝基-1H-咪唑)丙氧基]苯基}乙酰胺(V).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质谱(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该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生物活性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同时具有抗脲酶活性和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