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72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37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乡村人才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有利于推动人才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本文阐述了广西通过派驻第一书记、帮扶干部、科技人才队伍、致富带头人、电商服务团队等五个层面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人才活力,有力促进了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济源地处河南省西北部,红果、核桃等林果产业发展多年,已形成一定规模.但由于品种杂乱、管理粗放、深加工技术滞后,影响产业进一步发展.为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应坚持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加强管理和技术服务,改造低产低质林,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深加工企业,循序渐进提高农民收入.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对策,为济源市及其周边地区发展林果产业,促进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蓝  刘畅 《科技智囊》2021,(6):23-29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全面部署和布局乡村振兴战略.文章基于政府绩效评价的理念和方法,构建乡村振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评价维度,为实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度量体系和动力工具.该评价维度包涵资源投入、过程监管、目标实现情况和社会满意度四个方面.文章指出,相关单位以绩效评价推进乡村振兴时应注重顶层设计,强化部门协同,构建评价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主体,凸显农民获得感.  相似文献   
4.
歌言是畲族文化发展的基石和灵魂。随着村寨空心化的加剧,畲族歌言文化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已被不断地消解或异化,文化生态链的良性运作机制断裂,村寨社会价值取向和村落治理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功能载体。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畲族歌言文化对于乡村治理、农民幸福感等均有深刻影响。应站在时代高度,从更深的文化建构层次上重新寻回曾经失落的"文化乡愁",实现畲族歌言传统文化功能的回归,对畲族歌言文化生态进行现代性建构,以助力畲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一个安置在广东的三峡移民村落白村首任村长上任、下台的调查与分析,探究了移民村落的乡村权力“博弈”过程,以及这种乡村权力与移民适应的关系,指出帮助移民获得适当的社会资本是帮助移民更好地适应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6.
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GIS技术目前发展已渐趋成熟,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也方兴未艾。文章回顾了GIS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用的历史,总结了其在规划中的作用,分析了GIS应用的基本原理,并从一般性与针对性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GIS技术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比较典型的应用环节与类型以及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以期能指导实践,引发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加强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旅游产业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在对中国村庄权力及其历史演变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是高校整体形象的关键,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树立教育品牌、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校园的凝聚力、向心力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要做好大学校园景观规划需要抓住三个关键:主体建筑体系(出入口、校园中心区、开敞空间)、交通系统(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机动车及其停放系统)、景观系统(植物景观系统、文物和纪念物规划)。  相似文献   
10.
在多学科融贯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黄土高原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提出基于生态观的可持续发展的黄土高原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