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4篇
丛书文集   76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6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岷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美国利邦国际公司销售当归、黄芪、红山叶提取物采购台同日前签订.合同约定岷州公司在两年内每年向美国利邦国际公司提供总价值6200多万元人民币的当归、黄芪、红山叶三种中草药提取物1000吨。千年药乡岷县的中药材精加工产品将首次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2.
乙醇对小白鼠有致畸效应,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CNS)和骨骼系统.适量的维生素B_1和烟酰胺能解除由乙醇引起的小白鼠胎鼠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3.
4.
蚯蚓提取物(912)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7.
不同分散剂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团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纳米羟基磷灰石团聚的问题,在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过程中,加入适量的乙醇、铈盐和聚乙二醇作为表面分散荆,研究其分散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乙醇具有脱水作用,减少毛细管收缩作用,具有一定的分散作用,且不改变HA六方晶体形貌;铈盐的加入,使六方晶体结构进一步分化,粒子尺寸变小,有细化纳米HA晶粒的作用及分散作用,同时,在分散过程中,参与反应,形成Ce5(PO4)3(OH);聚乙二醇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形貌影响不大,但在表面形成簿膜,隔阻纳米粒子间的接触,具有减少硬团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乙醇回流法对木芙蓉叶粉末进行活性成分提取,用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对粗提物分别进行萃取。采用连续稀释法评价粗提物及其萃取组分对多种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层萃取组分的抑菌活性良好,对各种菌株的最低抗菌浓度(MIC)在1.25~5 mg/mL之间。其中,石油醚萃取组分对枯草芽孢杆菌CMCC 63501的最小抗菌浓度达到0.625 mg/mL,抗菌效果最佳。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四种耐药菌株也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其MIC值达到1.25或者2.5 mg/mL。本研究初步确定木芙蓉叶乙醇提取物具备广谱的抗菌活性,其有效部位为石油醚与乙酸乙酯萃取相,这为木芙蓉叶抗菌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抗菌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精馏与渗透汽化复合生产ETBE的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分离乙基叔丁基醚(ETBE)和乙醇混合物,得到ETBE产品,研究了乙酸丙酸纤维素膜(CAP)的渗透汽化过程,讨论了温度、浓度等因素对渗透通量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P膜的渗透通量随温度和乙醇在混合物中的浓度增加而增加,渗透通量与温度的关系满足Arrhenius形式的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精馏与渗透汽化复合生产ETBE的过程,并运用ASPENPLUS软件对该过程进行了设计计算,汽液相平衡采用UNIFAC法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新疆15种植物粗提物对棉蚜的杀虫活性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新疆15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棉蚜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苦豆子、骆驼蓬、刺山柑、天仙子有较强的生物活性,24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9.66%、86.21%、85.06%和83.91%;通过毒力回归分析得到其LC50值分别为:716.20、98.88、47.86和76.71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