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离β稳定线核性质研究胡济民郑春开(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北京100871)远离β稳定线核性质研究是当前核结构研究热点.理论上的研究通常是采用已有的模型和方法进行外推,当然模型的物理基础及外推的可靠性需要实验检验.我们采用了几种不同的模型与方法,对远...  相似文献   
2.
介绍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太河水库东西溢洪闸控制、大坝测压管的自动监测、雨水情自动遥测以及放水洞等控制方面的应用,分析了自动化控制和监测系统的主要原理和构造以及实用性、优越性,介绍了自动化控制系统软硬件的组成,为实现大型水库管理网络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提高工管单位工程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拟定的分类标准规定:在烧伤面积50%以上或三度烧伤面积在20%以上者为特重度烧伤病人。治疗这类病人最棘手的问题:一是体液大量渗出容易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二是伤口、环境接触及呼吸道、泌尿道等引起的急性感染;三是创面引起的巨大疼痛;四是无菌操作要求十分  相似文献   
4.
研究神经网络的机器视觉图像识别算法应用,神经网络是通过模仿生物个体中的神经网络的结构,并模仿其功能特性,即神经网络的并行性的信息处理、非线性映射等能力,将建立的神经网络数学模型应用于农业中图像识别中.在现代农业科技中机器人视觉技术应用非常广,如在分级、采摘、除草等需要分析采集图像的操作中,故图像识别是上述操作有效的前期.通过分析各种神经网络模型在图像识别应用,叙述各种神经网络数学模型应用于图像识别算法中的优缺点.通过对以BP神经网络数学模型为基础的图像识别技术进行试验,验证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视觉图像识别算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推转玻尔-莫特逊哈密顿量对A-190区超形变核的研究表明,由拟合超形变带能谱得到与核的内部结构密切相关的参数,质量参量B1和硬度参量C0有明显的奇偶性。  相似文献   
6.
据匈牙利弗赫尔·代瑞夫人报导,对意大利葡萄品种荔枝玲、千般好、克维丁卡、密白葡萄、恰赛尔斯、红斯兰卡和卡代尔卡的试验,经三次叶面喷洒钛溶液,可使葡萄原浆的糖分增加6~15%,同时降低酸性,另外,对各种水果,在开花后喷洒第一次,以后每3~4周喷洒一次,总共三次即可,增产幅度为5~15%。另据苏联学者B·T斯特拉霍夫试验,在葡萄开花期和浆果发育期各喷一次硫酸钛水溶液可使珊瑚珠品种葡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在通讯机柜结构造型中,通过在虚拟空间中建立设计对象的原始模型来获得设计对象的细节,从而使结构设计和修改更加自由和快捷,缩短开发周期。利用OpenGL(Open Graphic Library)和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开发了3D通讯机柜虚拟设计系统来完成通讯机柜结构的设计和修改。该系统可以建立一个虚拟三维空间,通讯机柜的结构模型就建立在该空间中,开发人员由此可以检验通讯机柜机构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必然也应该考虑员工的可持续发展。作者通过问卷对西安150家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了西安企业对员工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现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希望调查结果对西安市企业及同类城市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大市场的形成,制造业迫切需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从而导致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制造业开始向着敏捷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希望藉此提高制造系统的可靠性和生产率,优化制造过程,降低制造成本。在网络制造模式情况下,尺寸测量设备需要通过网络实现数控代码的传送和处理。如何实现网络环境下测量设备数控代码的表述和传输,成为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理论层面,“荣誉权”的独立性有待斟酌;所谓的“荣誉权”不应当简单的纳入民事权益范畴。在实践层面,“荣誉权”的民法救济可能遭遇“超越公私法”的法理悖谬,荣誉利益的侵害救济应当依凭荣誉之类型化诉诸符合法理逻辑的多种法域保障机制,而非简单的民事侵权救济模式可以涵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