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巫山蓝家寨遗址考古发掘中,获得距今2 4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喜马拉雅水麝鼩(Chimmarogale himalayicus)、小臭鼩(Suncus etruscus)、微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等骨骼标本。这些骨骼标本的鉴定和研究反映出春秋时期三峡地区属于南亚热带气候,水土保持良好,有繁茂的森林环境;当时遗址古居民食物资源丰富,但人类居室及室内卫生条件等比较落后;古遗址人类居住点的室内环境比较阴暗、潮湿,并且有多种昆虫、食虫目动物等与人类伴栖。蓝家寨遗址食虫目(Insectivora)、翼手目(Chirortera)动物骨骼研究,为分析三峡地区春秋时期古环境、古居民生活与居住条件、三峡地区环境演变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上述动物骨骼标本也是首次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以后古文化遗址中被发现。该项工作为今后开展动物考古中的小哺乳动物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标本观测数据,并且在鉴定标准及工作方法等方面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同号文  武仙竹 《科学通报》2010,55(11):1015-1025
神农架犀牛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是迄今在我国发现的位置最靠南和海拔最高的梅氏犀化石地点, 也是我国单一地点中材料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 材料包括颅骨、下颌骨、单个牙齿及头后骨骼等. 根据其门齿缺失、下颌联合部收缩、枕面较高、外耳道下部封闭、具有额角和鼻角、鼻中隔适度骨化、前臼齿较高冠及颊齿釉质层表面较平整等特征, 可以将其归入Stephanorhinus kirchbergensis; 但犀牛洞的犀牛肢骨比其他地点的要短. 过去我国绝大多数更新世双角犀类一直被归入以现生种苏门答腊犀为属型种的Dicerorhinus 属; 现在看来, 它们大部分应当被归入Stephanorhinus 属才较为合适, 因为在个体大小、鼻中隔骨化程度、外耳道下部是否封闭及门齿的有无等主要特征方面, 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梅氏犀与我国南方更新世动物群一起出现尚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武陵山区气候及生态条件特殊,是中国最大夜雨(当日20:00至次日8:00之间自然降落的雨水)分布区。研究“武陵夜雨”气候特点及资源价值,促进扶贫攻坚区武陵山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方法】通过国内外典型夜雨区比较分析,并综合考察武陵山区降雨机制、昼雨量及夜雨量。【结果】因中国西南气候锋移动路线与武陵山脉走向重合、南北气候锋交遇区与武陵山分布范围重合,再加上该地区山(峰)谷(河谷)高差形成显著“山谷风”,共同促成了中国大面积夜雨区“武陵夜雨”的形成。【结论】武陵夜雨是武陵山区优良生态环境和丰富资源条件的坚实基础,有提高空气质量、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涵养优质旅游资源、促进传统经济发展等作用。重视武陵夜雨的研究和利用,应视为是发展中国西部经济和加强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湖北郧西黄龙洞古人类用火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发现的湖北郧西黄龙洞更新世晚期人类遗址经过3次发掘出土了7枚古人类牙齿化石、古人类制作使用的工具、大量动物化石及其他古人类活动的遗迹. 在2006年对黄龙洞进行的第3次发掘中, 在人类化石层位发现了大片的黑色物质, 疑为古人类用火证据. 采用微观形态分析、碳元素含量测定及地层高温事件检验3种方法对可疑的燃烧地层样品进行了检验分析, 结果显示: 可疑燃烧样品碳元素含量达到64.59%~73.29%, 明显高于取自附近对比样品的碳元素含量范围5.82%~9.49%; 对可疑燃烧样品的微观形态分析发现有薄壁细胞、纤维细胞、射线、导管等植物结构, 这些特征清楚地表明黑色物质是植物燃烧后留下的炭屑, 燃烧的植物可能是被子植物阔叶树; 高温磁化率测量证实可疑燃烧地层经历过高温事件. 基于这些检验可以确认在黄龙洞发生过燃烧. 根据对遗址自然情况及人类在洞内活动证据的分析, 认为这些燃烧是当时人类进行控制性用火活动所致.  相似文献   
5.
重庆中梁山岩溶槽谷地区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岩溶洞穴,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在2009—2010年对这些洞穴进行了系统调查。在太平洞、黄桷洞等地点,采集到中更新世晚期的东方剑齿象、大熊猫、水鹿、野猪等动物化石,同时获得非常丰富的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在小型哺乳动物化石中以鼯鼠科化石材料最为丰富,采集到的鼯鼠科化石主要包括4属4种,分别为矮飞鼠属优矮飞鼠(Petinomys electilis)、旧大陆飞鼠属小飞鼠(Petinomys volans)、巨飞鼠属灰鼯鼠(Petinomys xanthotis)、橙足鼯鼠属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优矮飞鼠化石材料中发现有1件左上颌,改变了此前中国只有该动物下颌骨化石材料的状况。灰鼯鼠的形体偏大,表现出该物种在演化上存在地区差异。中梁山复齿鼯鼠的P4最大,原尖粗壮,中附尖和前附脊发达;腭骨与上颌骨的分界线接近M2的中部,这些特征与中国所发现的复齿鼯鼠化石材料特点一致。中梁山鼯鼠科化石材料兼有北方种与南方印度马来亚种,前者如小飞鼠(Petinomys volans),后者如优矮飞鼠(Petinomys electilis)。这些不同生境的动物种类同时出现于中梁山地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与当地曾经频繁的冷暖气候更迭有关,一方面也与该地川岭交错、岩溶地貌发育、地形复杂多样的地形环境有关。中梁山丰富的鼯鼠科化石,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鼯鼠演化与迁徙交流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欧亚大陆北方动物群与南方动物群重要交流通道。
  相似文献   
6.
古代使用石灰的历史非常悠久,人工烧制石灰的历史不晚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本研究从重庆巫山大昌蓝家寨遗址明代石灰墓取样,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发现,该墓葬是由古人用生石灰、糯米浆、黄土等3种材料制作出有机-无机混合材料浇筑而成。在该墓葬的死者头部还发现了1只石灰枕,制作工艺较为优良。上述发现表明,在明代三峡地区,人们不仅用石灰糯米浆浇筑墓葬,而且还用来制作死者的陪葬用品。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了有机-无机材料——糯米灰浆的特殊性。该材料的物质成分是有机物与无机物相互混合,物质红外光谱吸收峰存在一定程度的位移。该物质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为颗粒状形态,而非块状的、棱角分明的碳酸钙;这种颗粒状的物质结构经互相匹配、互相嵌构,具有结构致密、受力强度大、密封性能好等特点。在地势险要偏僻的三峡地区发现的明代这种材料的加工及建筑技术,对研究该地区各历史时期的生产技术、葬俗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重庆巫山大昌蓝家寨遗址石灰墓灰浆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使用石灰的历史非常悠久,人工烧制石灰的历史不晚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本研究从重庆巫山大昌蓝家寨遗址明代石灰墓取样,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发现,该墓葬是由古人用生石灰、糯米浆、黄土等3种材料制作出有机-无机混合材料浇筑而成。在该墓葬的死者头部还发现了1只石灰枕,制作工艺较为优良。上述发现表明,在明代三峡地区,人们不仅用石灰糯米浆浇筑墓葬,而且还用来制作死者的陪葬用品。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了有机-无机材料———糯米灰浆的特殊性。该材料的物质成分是有机物与无机物相互混合,物质红外光谱吸收峰存在一定程度的位移。该物质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为颗粒状形态,而非块状的、棱角分明的碳酸钙;这种颗粒状的物质结构经互相匹配、互相嵌构,具有结构致密、受力强度大、密封性能好等特点。在地势险要偏僻的三峡地区发现的明代这种材料的加工及建筑技术,对研究该地区各历史时期的生产技术、葬俗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油桐(Vernicia fordii)是起源于中国的油料树种;利用油桐种子提炼的桐油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在中国古代工业及世界近现代工业生产中产生过巨大影响。油桐开发、利用从唐代以来已有较多文献资料介绍,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也一直把油桐种植史作为热点之一,但在考古发现中却一直未获得过古代油桐树实物标本。2013年,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师范大学研究人员在重庆市丰都县瓦啄嘴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中,从一座宋代瓷窑火膛里发现了宋代油桐树实物材料,这是在中国国内首次发现古代油桐树实物标本。所发现的材料包括10枚油桐树种子和一些树干(木炭)标本。从种子形态观察,所发现油桐应属于三年桐的栽培品种。木炭标本的切片观察结果,也证明该标本属于油桐树木材。该发现表明:文献中记录三峡地区广泛种植的油桐应属于三年桐系列,三峡地区很可能是我国三年桐品种经济林发源地。木材消耗量巨大的瓷窑烧造生产中,把油桐树作为燃料利用,反映宋代三峡地区古居民对油桐树的开发利用,已形成了油料资源(种子)、柴薪资源(树干)的经济林综合利用模式。该经济林经营模式对今天的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湖北郧西黄龙洞更新世晚期古人类遗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仙竹  刘武  高星  尹功明 《科学通报》2006,51(16):1929-1935
近20年来, 关于现代智人起源的争论一直是国际古人类学研究关注的热点. 以时代较早的化石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为主要证据的“非洲起源说”支持包括现代中国人在内的现代人类的近祖来自非洲, 而以中国古人类化石材料为主要证据的“多地区进化说”更倾向支持本地区人类连续演化. 但中国距今100~50 ka前的人类化石缺乏已掣肘“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说”. 报道了最近在湖北郧西县黄龙洞发现的5枚人类牙齿化石、20余件石器和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 初步分析显示人类化石特征与晚期智人相似, 石器兼具中国南、北旧石器时代文化特点, 动物化石显示更新世中、晚期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特征并反映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环境. 对与人类化石同生层位的大型动物牙齿化石进行铀系和ESR法定年, 其年龄分别为距今94和44 ka, 而采自此洞中与人类化石同生层的石笋铀系年龄为距今103 ka. 从测年可靠性和动植物化石分析, 古人类的时代介于距今年103 ~ 44 ka之间, 有可能为距今100 ka左右. 这是在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距今100 ~ 50 ka, 解剖结构具有现代人特征的人类化石, 对研究中国古人类演化和现代中国人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武仙竹  王运辅  裴树文  吴秀杰 《科学通报》2009,54(12):1736-1741
古人类遗址中埋藏的动物骨骼化石与古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动物种类组成、骨骼破碎现象和骨骼表面痕迹等反映着古人类环境适应、食物选择、食物加工和文化习惯等多方面信息. 目前, 国内对出土骨骼表面痕迹研究非常薄弱. 国际上对骨骼痕迹现象也主要采用肉眼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显微镜扫描观察等, 这些方法可以获取大量信息, 但均存在有一定缺陷. 通过制作痕迹三维数字模型, 对骨骼表面痕迹进行多视角观察和测量, 并对其使用等值线分析技术, 实现了对痕迹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从简单数据测量到任意数据测量的研究, 从而有效地分析痕迹性质(痕迹产生原因), 以及产生痕迹的工具类型、刃口形状、工具运动方式、工具微磨损形态等. 通过对湖北郧西白龙洞古人类遗址出土动物骨骼表面痕迹的实验研究, 确定了痕迹性质, 而且对产生痕迹的刃形、先后顺序、工作方位及痕迹产生过程中刃形的微观变化等, 都有较准确的认识. 该实验是人们首次对古人类戳刺性痕迹现象进行专业技术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