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7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简述了临汾市公安局作战指挥中心的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重点介绍了该建筑的设计方案、总体布局、交通流线组织、建筑形象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7~49日龄的艾维菌肉鸡484只及35~40周龄的伊莎褐蛋鸡1018只的乳酸钙添加剂的试险,结果表明:试验期内,肉鸡试验组净增重1.496kg,对照组净增重1.368kg,前者高于后者8.5%。蛋鸡平均产蛋率试验组为70.5%,对照组为66.5%,前者高于后者4%,平均蛋重试验组高于对照组3.0g/枚,蛋料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0.18,说明乳酸钙添加剂可提高产蛋率及饲料报酬。蛋鸡血清钙测定结果:试验组为18.59mg%,对照组为17.32wg%,前者略高于后者,说明乳酸钙添加剂可提高蛋鸡的血清钙水平。  相似文献   
3.
针对建筑生活热水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对比研究了银离子、热力以及银离子-热力复合冲击消毒技术对生活热水管壁生物膜微生物的灭活效能.结果表明,银离子浓度和热水温度对管壁生物膜的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灭活效果影响显著,银离子浓度和热水温度越高,管壁生物膜的微生物灭活效果越好.银离子-热力复合消毒对管壁生物膜微生物灭活效果显著好于单一的银离子消毒或热力消毒;60℃热水、0.05 mg/L银离子、消毒60 min条件下的复合冲击消毒效果已接近单一的70℃热力冲击消毒效果,消毒后生物膜变薄或脱落,生物膜结构破坏明显.银离子-热复合冲击消毒显著,提高了建筑生活热水管壁生物膜微生物灭活效果,更高效地杀灭了病原微生物,是一种有应用价值的生活热水安全消毒和水质保障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迈向深水超深水,利用隔水管的长度优势、在隔水管底部对气侵进行早期监测的新思路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从深水钻井气侵气体运移的基本规律出发,通过建立深水钻井井筒气液两相流计算模型,分析不同水深、泥线以下深度、井底压差、地层渗透率等工况下气侵气体的运移规律及其与溢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水深大于800 m、泥线以下深度小于2 800 m、地层渗透率小于50×10~(-3)μm~2的深水钻井,在隔水管底部对气侵进行监测比常规的泥浆池液面监测法更具时效性优势,且水深越深,泥线以下深度越小,地层渗透率越小,井底压差越小,该优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添加棉籽饼脱毒剂前后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变化作了测定。脱毒剂的添加量为:饲料0.35,棉籽饼2%,添加脱毒剂后将饲料搅拌均匀,放置15天后测定。测定结果表明,添加脱毒剂前后饲料和棉籽饼中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磷等成分变化不大,饲料中维生素A,B1,B2添加脱毒前后含量分别为7.12,1.90,3.08mg/kg,添加后的含量分别为7.71,1.88,2.99mg/kg维生素A略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古交市文化体育中心项目概况,重点探讨了该建筑的总体布局、交通流线组织和造型设计.  相似文献   
7.
直井眼钟摆钻具纵向振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直井眼中底部钻柱的纵向振动特性,利用根据相似理论设计出的钻柱动力学模拟试验装置,对不同参数组合下的钟摆钻具组合纵向振动特性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钻柱的纵向振动主要与转速和钻压有关。转速一定时,提高钻压有利于减轻钻柱纵向振动;钻压一定时,降低转速有利于减轻钻柱的纵向振动;当对钻具施加的名义钻压一定时,随着转速的增加,平均钻压有减小的趋势。另外,在减小直井底部钻柱纵向振动的问题上存在钻压与转速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8.
竖直套管对随钻磁测量参数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套管磁化磁场干扰定向井随钻测斜仪引起测量参数的失真,容易导致井眼交碰或定向施工无法进行,了解套管磁化磁场对磁测量参数的影响规律是实现受干扰参数修正及指导施工的关键.利用设计出的无磁套管支撑试验台架,在无磁干扰的环境下对不同相对位置时竖直套管磁化磁场对仪器磁测量参数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确定尺寸的套管,磁测量...  相似文献   
9.
混凝/吸附预处理对超滤膜过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凝和吸附两种方法预处理模拟微污染地表水,研究了不同水样的污染物指标与超滤膜污染的关系,分析了颗粒物特性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吸附能够有效降低水中有机物浓度,但是对于浊度去除效果不明显;混凝对于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差,但能明显降低水中浊度. 混凝预处理能够有效提高膜通量,但吸附对膜通量没有影响. 不同水样的膜污染指数与浊度及溶解性有机物(DOC)的相关性拟合表明,膜污染指数与浊度性相关性较好,与DOC相关性较差,水中浊度物质是试验条件下膜污染的主要物质;0.01~1.20μm的胶体和颗粒物是造成膜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同时,浊度物质造成的膜污染指数具有良好的累积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粉末活性炭/超滤(PAC/UF)和单独UF处理微污染含藻水,分析2种工艺对水中污染物和微囊藻毒素(MC-LR)的去除效果以及PAC对膜污染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种工艺均能有效去除含藻水中的叶绿素a。反应器内亚硝化菌成熟时间为15 d左右,硝化菌的成熟时间为20 d左右,硝化菌成熟明显滞后于亚硝化菌。单独UF工艺对UV254和溶解性有机物(D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1.5%和15.0%,PAC/UF工艺对UV254和D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2.7%和23.8%,PAC明显提高了超滤工艺对有机物去除效果,将MC-LR平均去除效果从18.5%提高至43.0%,同时,PAC有效减少了含藻水超滤过程膜污染。生物粉末活性炭与超滤联用成为一种经济、高效的MC-LR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