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计算——科学、技术与人文的数字化动态交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社会计算的研究,探讨了科学、技术和人文有机组合的途径。主要内容是讨论如何利用复杂系统理论及先进的计算手段和方法,把传统上限于语言层次和静态的人文知识数字化和动态化,并用于各种复杂社会问题的建模、分析和决策支持。主要思想包括利用人工系统、计算试验和平行系统等方法,建立社会计算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今日的物理学哲学,大多讨论和研究量子力学哲学问题,然而组成物理学哲学的还有许多其他议题与论旨。本文将以科学实践哲学作为视角,结合科学实验哲学的材料和观点,将讨论物理学实验与一般实验室研究中各类角色的作用,特别涉及如下问题:物理学实验研究中有何角色发挥作用,物理学实验对象的本体论问题,特别是物理学实验中的"自然物/人工物"的关系,物理学实验的认识论问题,实验和实验室可以产生"事物知识"。本文认为在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下,一切科学实验中的对象,都不是纯粹的自然物,而是具有创造特性的半人工物。本文也将指出,物理学在把天然世界改变为人工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和影响,这种作用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物理学绝不是脱离社会的、纯粹研究自然的科学。  相似文献   

3.
基于复杂性维度,本文把决策系统划分为简单决策和复杂决策两种系统;比较了两种系统中的决策在思维模式、理论背景、决策概念、研究范式、研究方法论、决策方法,以及理论适应的范围等方面的相互区别;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出"复杂决策与简单决策两种系统的本质差异","新研究范式"、"方法论"和"决策概念本身的演化"三个方面对理解"复杂决策"所具有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复杂系统理论视角看人工生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生命是在复杂性科学的框架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人工生命研究的目标是为复杂系统的生命建立模型。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来看,人工生命的发展和进化可以用运离热平衡的相变来解释,也就是由(微观层次上的)人工分子或人工细胞等等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引起的(宏观层次上的)序参量的进化来解释;人工生命的进化是自组织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工生命的进化过程不需要保拉普拉斯妖那样的总程序或总体进化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荷兰技术哲学推行理论与实践并行的研究策略,在一定意义上重新建构了技术哲学的研究问题、研究模式和研究策略。理论上,荷兰技术哲学以技术人工物的两重性框架为基础,建构起技术人工物哲学体系;实践上,荷兰技术哲学以技术人工物的设计与使用为前提,开启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相似文献   

6.
李永胜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2):109-109,112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研究会、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等10个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学术研讨会去年10月在古城西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着复杂性与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取得了许多建设性成果,深化了复杂性研究。现就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学术要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复杂系统的隐喻描述与模型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隐喻描述走向模型描述是复杂性科学成熟的标志.本文重点介绍了复杂系统的两种模型描述方法:形式化系统模型与关联论模型,并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两种模型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复杂系统的描述,在复杂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中都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复杂系统的未来研究方向并不是对于两种模型的"整合",而是两种模型交替并用,以多元视角科学地揭示复杂系统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面向计算系统的虚拟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虚拟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分类描述了虚拟化技术的现状,探讨了虚拟化所涉及的主要技术挑战:虚拟计算系统的体系结构、多计算系统虚拟化、用户使用环境的虚拟化、虚拟化系统的安全可信、虚拟计算系统性能评测的理论与方法等。最后介绍了973计划项目“计算系统虚拟化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本文对突现的概念,突现所呈现的新特征以及突现的适应性受限生成过程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具体的一类复杂系统即复杂群决策系统,分析了复杂群决策系统的突现特征,提出一种基于适应性爱限生成过程模型的复杂群决策系统的突现机理.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情感计算、情感脑机接口、人工心理等技术应用的发展,有“情商”的人工情感智能体逐渐成为可能,情感与道德的双重嵌入议题进入学界视野。一方面,道德情感主义理论、情感嵌入技术和实际应用需求决定了人工情感智能体具备道德赋能的现实可行性;另一方面,囿于计算主义技术争议、情感真实性争议和主体认识论争议,人工情感智能体的道德赋能陷入理论困境。考虑到人工情感智能体的技术与应用特性,我们需要从技术伦理审查、现实应用情境和主体思维观念等角度为道德赋能创造条件,以防范人工情感智能时代到来可能面临的伦理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