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古典希腊时期的技艺思想中,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工匠与其技艺活动之间的分离倾向。这种倾向一方面导致哲人对工匠的德性的相对漠视和对其产品之卓越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则暗示了工匠与知识、德性之间多重、复杂的关联。针对这一倾向,希腊化时期的斯多亚派在发展了一种宽泛的技艺概念的基础上特别转向工匠与其技艺活动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对"工作"的道德化过程中真正开出了某种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2.
由于对"自然"和"技艺"的理解不同,柏拉图与自然哲人对诸神、灵魂和人类事务的看法截然相反。自然哲人将诸元素当作初始之物,并称之为"自然"。"技艺"因为出自凡人则是低级的。柏拉图却论证灵魂优先于物体,用灵魂学来构建自然观和神学,认为宇宙灵魂的"自然"在于自我运动、驱动万物,人的灵魂的"自然"在于:灵魂统治肉体,不同类型的灵魂具有自然差异。立法技艺应当遵循这一自然脉理。柏拉图批评自然哲学,主要是因为自然哲人秉持无神论,贬低灵魂、政治技艺和立法技艺,否弃自然法和神法,损害了社会的生存根本。  相似文献   

3.
中国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之“传统”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是我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技艺的传统包括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享有盛誉六大要素;包括采用青檀皮和沙田长秆稻草为主要原料和配料、以带徒传艺的方式进行技艺传递、手工制作、原料加工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长期形成的地方人文环境和高度认同、高度协作、"求正容变"等七大特征。研究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之"传统"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以及具体组织实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研究宣纸一切问题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在"自然/技艺"间设立的决然区分,阻碍了一种以技艺建构、人工控制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实验思维的诞生。与之相对,中世纪晚期"微粒炼金术"带来的悄然变革为突破这一思想壁垒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支持。在对抗亚里士多德主义自然哲学正统观念的过程中,微粒炼金术士吸收了古代微粒论思想,依托基督教神学教义,实质性地瓦解了建立在质形论传统之上的自然世界图景,极大地提升了人工技艺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早期的欧洲思想家承继了古典世界对机械技艺的知识怀疑,仅将其作为手工技艺的一种,直到十二世纪圣维克多的于格将机械技艺具体规定为七种,并赋予其在哲学、宗教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涵,使其获得知识和宗教上的认可。基尔沃比总结了欧洲中世纪机械技艺思想的发展状况,并在于格的机械技艺思想基础上用亚里士多德、阿拉伯自然哲学和数学上的概念取代了对其宗教上的认可。机械技艺含义在中世纪欧洲的演变不仅反映出当时思想家关于知识的本质和内容等观念的转变,而且有助于理解技术融入西方世界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技艺"是古希腊哲学理论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其涵义对于研究者来说不甚明朗。本文选取古希腊"灵魂学"、"自然生成-存在论"及"神学"的视角阐释"技艺"概念之涵义,从哲学理论构思层面解说"技艺"概念之于理论体系的地位与被设置的意义,从而取得其涵义的整体性解说。古希腊哲学对"技艺"概念的构思,解决了多个理论体系之间的关联问题,即人类"认知"与"行为"的关联、人类"制作"与自然"生成"的关联、人类"目的"与"善意义"的关联。同时,古希腊哲学也从"灵魂"、"自然"、"善"的角度分别阐释了"技艺"之于"人"的意义,通过"技艺"展示哲学家对"人"生存的"自由"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科技与人文的分化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有现象,而其秘密则在于现代科技对于古代科技当中艺术性的遗忘,所以,科技与人文交汇的可能性依赖于技艺的重新复活.  相似文献   

8.
斯蒂芬·格林(Stephen Grimm)认为理解是一个理智德性。分析表明,"理解"的含义有二:(a)作为一种认知之善的理解,与(b)作为一种性格特征或心智能力的理解。作为认知之善的理解不是一个理智德性;作为性格特征或心智能力的理解才是一个理智德性。这个区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理智德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后期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规定可以看成一种"技术存在论",技术被理解为形而上学的本质。相反,早期海德格尔则试图营造一种"技术诠释学"。与学界将两者对立的通常做法不同,笔者建议,将两者看作两种互相关联、互相统一的技术哲学。而要理解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则必须回溯到早期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techne[技艺]概念的阐释中,突出技艺作为一种存在方式和解蔽方式的意义,突出技艺与明智的区分和联系及其中蕴含着的诠释学原理。  相似文献   

10.
贝尔的德性兼容论是在批判索萨和扎格泽博斯基德性知识论基础上提出的。核心要点是,在批判德性可靠论与德性责任论对理智德性各执一词的独断片面解释基础上,认为理智德性的本质就是求真避假的品格特征,从而提出理智德性是能力与品格二者结合的德性兼容论。但是,贝尔的观点前后矛盾,不可避免地也陷入困境。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是,从历史来看,认知能力与品格特征在德性概念的形成中并无本质区别,理智德性包含先天与后天、自然与社会两种成分,两者同源而异能——从而实现两种德性最终融合。  相似文献   

1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10):95-100
"明"是印度知识传统中的核心象征,它往往被研究者理解为"科学";通过这种欠缺检讨性做法,现代自然、社会、人文科学言说中的印度知识传统获得了各种与现代科学类似的范畴。但是,将西方知识传统的范畴应用到印度知识传统,无益于人们了解印度本己的知识经验。通过对古典哲学中"科学"与印度语境中"明"的回溯,可以看到:"明"不是科学,而是纯粹的技艺,印度知识传统中并没有古典哲学意义上的理性科学。  相似文献   

12.
生命伦理学视野中的德性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健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4):17-20,25
德性伦理作为一种古老的伦理学传统,曾在古代医德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近代以来,随着医学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规则伦理逐渐走向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前台,德性传统受到冷落。然而,规则伦理在现代生物医疗科技实践中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从而使得人们重提德性伦理学,在现代生命伦理学领域出现了德性伦理的回归。本文认为,德性伦理与规则伦理具有互补性,在生命伦理学领域,人们应重新估价德性传统的价值,积极探索一条德性伦理与规则伦理有机融合的生命伦理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过去四十多年来,索萨为一种复杂和深刻的知识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辩护,开辟了一个新的知识论流派,即德性知识论。这是一种基于理智德性的知识理论,它试图从信念形成的过程可靠性转向认知主体能力的可靠性,从而为知识寻找一个更为宽泛和稳定的基础。然而,一方面它可能具有可靠主义的通病,例如普遍性问题,另一方面,他的德性概念过于单薄,而且基本上是后果论式的,在解释力上存在缺陷。尽管如此,这是一条通向知识的希望之途。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银器制作技艺作为传统民族民间手工技艺,随着民族社会文化不断变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手工技艺类型和核心技艺体系。通过田野调查,对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蒙古族银器制作技艺进行釆集,并对代表性工匠进行访谈,探讨了蒙古族银器制作技艺传承现状,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华冈青洲是生活于日本江户时代的著名医家,以研究麻药、完成世界首例乳癌切除手术而闻名.青洲所开创的"华冈流"医学流派尊崇中国传统医学,同时吸收荷兰外科技艺;其核心理念为"内外合一、活物穷理".通过对华冈青洲及其集大成之弟子本间枣轩之生平、业绩的扼要介绍,将其与汉代医家华佗相比较,引发读者对中日两国科技发展史中异同点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6.
传统工艺传承于百姓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其历史缘起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往往存在被后人不断塑造的现象,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关于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历史缘起的文献记载、传说故事精彩纷呈,但史实与虚构杂糅。文章对芜湖铁画的历史缘起进行再次考证,发现:安徽博物院所藏铁字"晴联"可能并非芜湖铁画创始人汤鹏所锻制,而是后人托名伪制的。汤鹏与萧云从砥砺合作创造芜湖铁画的主流说法,是清乾隆之后汤鹏故事三种体系之一——"萧云从呵叱汤鹏催生铁画"体系的再塑造,汤、萧之间有无直接交往应当存疑。  相似文献   

17.
当前,工程伦理呈现为一种规范式话语系统,它主要以职业伦理章程的形式表达了对工程行为者如何"正当行动"的指导和约束。但是,工程伦理的哲学实践仅仅关注"正当行动"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以实现"好的生活"为最终诉求,在面对"我"、"我-你"和"我-它"关系的生活亲证中,权衡各种道德义务,平衡各种责任关系。作为人类道德生活形式的工程伦理,应真诚地以"我"、"你"、"它"存在之"是"为伦理行动的起点,主动探究"我"在工程-人-自然-社会整体存在中如何"是其所应是"的行动和生活,即,维持和确认工程与人的生活世界的统一,实践并实现工程与人、自然、社会的繁荣共生、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8.
理智德性与认知视角——论欧内斯特·索萨的德性知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的启发,索萨系统建构了德性知识论。通过将理智德性与认知视角引入知识论,德性知识论力图超越传统知识论的局限,合理把握人类认知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张力。索萨的德性知识论不仅在当代知识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首创性和重要性,而且也为重新审视知识与德性的关系带来了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为了让自己的技艺能流传后世,他在60岁后收了很多学生,将自己大半生摸索和积累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可是,有些学生急功近利,过于心浮气躁,总想一下子将老师的技艺学到手而成名成家。米开朗基罗决定找个机会好好开导开导学生们。  相似文献   

20.
康德在第一批判的"先验辨证论附录"中指出,经验知识具有出自理性本性的合目的性要求,即知识的系统统一性,这是一条按照"理性的建筑术"的先验道路;与之相反,判断力完全能够以反思的方式经验性地追溯知识的系统统一——"技术的统一性"。由此开出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坦途:自然合目的性属于判断力,而非理性;自然目的是关于有机体之内在合目的性的评判结论。自然目的概念以完善性为指引,以"自然的技艺"作为判断力的反思原理,承诺了一种基于人类知性的"先天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