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正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寻求摆脱瘟疫和疾病的方法,但通过接种疫苗来抵抗疾病的历史其实很短暂。从爱德华·詹纳医生给人群接种牛痘预防天花以来,也不过200多年。直到20世纪,大规模人群的常规疫苗接种才逐渐被推广开来,也日益被公众广泛知晓和接受。通过接种疫苗,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脊髓灰质炎病例也减少了99%,白喉等传染病发病罕见,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等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专家提示:传染病不可怕,当您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免疫接种(疫苗),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儿童和流动人口是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儿童要按照当地疫苗接种的计划按时接种年龄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出生卡介苗乙肝1月龄乙肝2月龄脊灰3月龄脊灰百白破4月龄脊灰百白破5月龄百白破6月龄乙肝流脑8月龄麻疹1岁脊灰百白破麻疹风疹腮腺炎乙脑流脑2岁乙脑4岁6岁脊灰乙脑7岁白破麻疹风疹腮腺炎12~13岁乙肝白类麻疹18~19岁白类麻疹风疹腮腺炎北京市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程序说明:1岁、6~7岁和1…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介绍,根据国际疫情形势以及传染病防控的经验总结,加快疫苗接种,是当前有力的防控手段,全国已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0241.7万剂次,正式突破1亿大关.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能在短期内研发出疫苗既是人类的幸运,也是人类智慧和科技力量的结晶.这方面,中国彰显出独特优势,一是“五线并进”快速研发出多种疫苗,二是以符合科学原理的管理和接种方式推行全民接种.目前中国已经获批上市4种疫苗,在实际接种中显示了较好的效果,没有严重副作用发生.这种情况既证明疫苗的质量安全,也表明中国的接种策略符合实际情况并遵循科学原则.  相似文献   

4.
<正>不久前,学术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一次性撤销了涉嫌造假的107篇文章,论文作者均来自中国。涉及的单位不乏全国知名的三甲医院和重点高校。此次撤稿事件不但让学术界深感震惊,也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事实上,近年来中国论文连续多次被国际期刊大规模撤稿。认真思考背后的原因,有学术品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和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发展,大学毕业生分配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并在短期内无好转趋势.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社会性的原因,也有高校和学生自身的因素.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23,(17):38-41
<正>现如今,在研发新的可大规模应用的超导材料成为全球科技竞逐的目标之际,中国科学家做得怎么样呢?自人类发现超导现象以来,该领域已经产生了5个相关的诺贝尔奖。中国科学家也因超导领域的突破,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次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09,(21):8-9
9月7日,中国签发了第一批可实施免疫接种的合格疫苗产品,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按计划,2009年年底国内5%的人口将接种这些甲流疫苗。9月10日,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获取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注册申请批文,正式投入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3,(4):25-25,29
超导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前沿技术,在电力、能源、医学成像、军工和科学仪器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会对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基于稀土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具有优越的超导性能和低廉成本,适合于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被喻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电工技术。在新型高温超导材料研究领域,世界各国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展开激烈的竞争,以期在短期内将高温超导材料大规模应用于实际应用中。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宏观经济对策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建立计算经济学模型,模拟和分析了多国GDP溢出下的中国危机对策,京沪金融业发展政策,国家大规模投资政策,危机下的京津水价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领域的重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项目以既有网络生产体系为基础构建大规模全台性的高标清同网一体化节目生产平台,并在高集成环境下支持快速反应,其应用涵盖了信号收录采集、演播室快速制播、后期制作、生产型媒资集中管理和近线应用等生产环节,是对标、高清过渡和全台网络化高清应用部署的重要探索.项目在高标清同网混合制作、跨平台同步采传编播、生产型媒资应用以及安全收...  相似文献   

11.
指南针产生以后,中国学者对指南针之所以能够指南,从理论上做过探讨.这些探讨大都是从阴阳五行学说出发,结合当时人们对大地形状的认识而展开的.万历年间,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的指南针理论、地球学说以及相关的科技知识,在这些知识的影响下,中国学者开始从新的视角探讨指南针理论问题.在这些探讨中,阴阳五行的作用淡化了,而从力学角度做的分析却增加了,这是前所未有的.在传教士中,南怀仁的指南针理论最为系统,但他的理论仍然局限在古代科学的范围,并非吉尔伯特的磁学理论.南怀仁的理论在中国影响深远,直到19世纪中叶,仍有中国学者用南怀仁理论解释指南针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发展科技的指导思想:从延安时期到建国初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讨论了延安时期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发展科技的指导思想。作者认为,这两个时期共产党发展科技的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即:强调发展科学技术为现实需要和国家建设服务。其原因在于:在这两个时期共产党面临着相似的严峻形势,同时延安时期培养的科技干部在建国以后的科技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这一强调科学技术功利性的指导思想对中国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还指出:延安时期就已萌发的对科技工作统一规划和管理的思想,在建国初期吸收了苏联的科技规划工作经验后,终于使科技发展规划成为了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章还论及中国共产党为更好地领导科技事业而对知识分子进行改造和利用所作的尝试和努力。  相似文献   

13.
葫芦考略     
葫芦被我国古人当作瓜类的一种,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植物之一,在距今七八年千的我国新石器遗址中曾发现它的残果和种子遗存,文字记载也很早。它在我国古代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除果实和叶子供食用和作药物外,成熟的果实还被用来制作各生活用具、乐器等等,另外瓜瓤被用作喂猪,种子被用于榨油浇制蜡烛,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能出于对这种植物极端推崇的缘故,古人甚至认为人类也由它发源而来。从有关历史资料来看,葫芦应是一种起源于我国的栽培植物,原产地可能在华南或华西南。  相似文献   

14.
1932年教育部化学讨论会:中国现代化学共同体形成的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2年教育部召集化学讨论会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国防化学的需要,也兼顾了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译名.但是,其根本的动力仍然来自中国化学界内部交流的需要.参加讨论会的45位化学专家都曾留学欧美或日本,代表着国内主要的教育和学术机构.在这次讨论会上,与会者不仅以投票表决的方式约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议决案,而且发起组织了中国化学会.在讨论会议决案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中国化学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讨论会不仅是中国化学界的第一次国内集会,也是中国现代化学共同体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中日方程论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鼎盛于宋元时代的中算方程论在和算与清代数学中又有着新的不同发展,从和算这一角探讨中算方程论之特质与局限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中日方程论之基础及发生机制的数理分析,比较了和算与清代方程论的不同成就及其成因,认为增乘开方法是中日方程论的基础,和算开方代数化与清代数学研究的注释性是造成中日方程论发展迥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前半期是中国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其重要的标志是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产生了几十个至上百个科学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的建立初步奠定了我国现代科学体制化的基础。中国科学研究机构的产生是同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该文从社会科技意识的增强、领导者的组织领导作用、人才资源的保证、经济方面的支持等四个方面来讨论中国科学研究体制化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7.
平仪 (Planispheric Astrolabe,即星盘 ;平仪为李之藻译语 )乃是一种基于希腊地心说的天文观测仪器。因为它拥有优美的结构、测量上的方便以及丰富的功能 ,它在西方 (阿拉伯地区和欧洲 )中世纪长期成为最常见、最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报时、定方位、做为月历。因此在利玛窦东行之时 ,平仪也随着一起东传。虽然它的制造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 ,但它的功能以及观测上的准确性很快引起了李之藻的兴趣 ,经过学习和实际运用 ,在1 6 0 7年他刻印了《浑盖通宪图说》。在中国这是第一部介绍平仪之制造法以及使用法的书。由于中西天文学系统互不相容的缘故 ,所以接受平仪就意味着不得不接受平仪背后以地心说为中心的西方天文知识。更何况平仪的制造乃是建立在地心说、地圆说、立体投影等之西方数学天文知识上。不过 ,对李之藻而言 ,接受西法并不代表立刻放弃中法 ,反而是西法的接受更有助于重新诠释中法。亦即他在西法上发现了被放弃多年的盖天说的新读法。换句话说 ,他就发现了一个可以调和似乎一直被认为互相矛盾的盖天和浑天的好法子。因为在他的读法里 ,盖天就成为支持地圆说的理论之缘故。而虽然李之藻这样的解释也许有助于减轻接受西法所带来的不必要的争论 ,但是他过分强调中西之“同”,而忽略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一词是新闻学的核心术语。通过史料的梳理对该术语在中国的发展脉络追根溯源,通过比较分析若干定义的优劣,探寻陆定一对"新闻"所下定义得到认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太医”和“御医”是含义既有重合、又不等同的古代对于医生的两个称谓,而各自的所指也不是单一的。当今不仅古代题材的影视剧中容易将这两个称谓混淆,甚至在学术论著中对二者的误解和混用也并不鲜见。中国历史悠长,宫廷医官的设置代有变迁,情况复杂。简而言之,“御医”先前一直是御用医生的泛称,明、清两代才设有专称“御医”的职官;“太医”泛指宫廷医生,后来则也用来指称市井医生。  相似文献   

20.
张衡地动仪文献蠡读--对地动仪功能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地动仪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证明<后汉书·张衡传>中有关地动仪的记载(结构方面的内容除外)与其他同期的文献不能很好地衔接.考察地动仪及其设计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流传情况,可以看出古人对地动仪的质疑早已有之,而且越来越明显与强烈.关于地动仪的所有文献信息不出范晔所记,亦使之成为一条孤证.研究表明,张衡研制地动仪的史实勿容质疑,但限于东汉的科技发展水平,该地动仪并未达到设计初衷,因此渐被世人所遗忘.然而张衡的设计思想有其科学与合理的一面,是人类历史上系统研究测震仪器的第一人,其在科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即体现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