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信是当今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技术、新的网络、新的服务使通信术语层出不穷。然而,事实上,由于一些通信名词没有及时规范,在社会上已经造成不利影响。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Internet一词。全国科技名词委发布的名称是“因特网”,而目前社会上流行更多的叫法是“互联网”。究其原因,没有及时规范是主要原因之一。在发布“因特网”时,“互联网”已经先入为主被叫开了。因此,如果现在还不规范已有的和新出现的通信名词,必将越来越影响通信领域及其他交叉领域的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工作,造成的混乱和损失就会更大。在通信科学技术名词中,目前存在着随意性、多义性、近似性、英汉对照性、商业炒作性等多种问题。例如,“IP电话”在社会上已经通行。但IP电话实际上是IP技术的一种应用。早期的IP电话是指通过因特网连接而进行的通话,谈不上什么质量。对应的英文名是Internet telephone。还有一种近两年出现的IP电话,指的是在因特网和专用IP网上传送的具有一定质量的IP电话。对应的英文名是voice over IP(VoIP)。有的通信名词的叫法因各据其理,甚至在学术界也未取得一致。例如,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有人称它异步转移模式,有人则称它为异步传输模式,问题出在对transfer一词的理解上。有的通信名词是因为多个类似意义的英文名而造成混用。例如,transmit、transport、transfer、send都有“传”的意思,结果在汉语中就对应乱了。又如,delivery和distribution都可以译作配送和分发,有时也难以把握。有的通信名词根据词义可以有一种叫法,根据内涵又可以有另一种叫法,因而造成不统一。例如,video on demand(VOD)根据词义叫“按需收视”,根据内涵则叫“视频点播”。有的通信名词可以对应多个英文名,有时也造成困惑。例如,“业务”一词可以对应于英文名service、traffic、business,确实造成使用不便。其中service在更多场合译作服务更合适,但在汉语的“通信业务”中指的都是service;而在说业务量的时候,“业务”对应的英文名却是traffic;business则又是泛指的业务。有的通信名词似乎叫什么都可以。例如teleconferencing可以叫会议电信、会议电话、会议电视、多方通信或远程会议通信,似乎叫什么都行,于是大家各叫各的,无人理会。还有的通信名词确实难以从汉语加以明确区分。例如,e-Commerce和e-Business就很难以用中文作妥帖的区分,把前者叫做电子商务,后者叫做电子商业或电子业务,其区别也不能一目了然。面临这种形势,为适应通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早规范通信科技名词术语的概念表达,填补空白是完全必要的。现在,全国科技名词委主持的通信科学技术名词即将进入出版流程,并在《中国科技术语》“发布试用”栏目中选登部分名词,借此机会笔者对审定中的主要考虑、所遇问题与体会进行一些说明。在审定一开始,通信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就确定收词要有特色的原则。追求的特色是结合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特点,力求体现“精、准、新”,除了遵循全国科技名词委规定的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国际性和约定俗成的原则以外,还特别强调权威性、新颖性和前瞻性。所公布的名词必须不同于一般的专业字典、词典,是精选出来的科技名词,大而全不是目的。词表的体系框架设计对收词的系统性与科学性至关重要。所以,根据行业特点,经过充分研究,最终设计了包含通信原理与基本技术、通信网络、支撑网络、交换与选路、通信协议、运行维护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缆线传输与接入、光纤传输与接入、无线传输与接入、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服务与应用、通信终端、通信电源、通信计量、政策法规与管理的17个模块。这样,一方面可以涵盖通信科技的各个领域,又不分得太细;另一方面可尽量避免交叉重叠。这次发布试用的通信新词中,一部分词反映了通信领域中的大概念。例如:通信、电信、信息、信息技术、电信网、信息网、信息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下一代网络等。其中有些词,如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网、信息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下一代网络等,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引入的大概念。这些词媒体上见得多,大众说得多,但是并没有明确的权威定义,而且在词表注释中字数又不能太多,所以在审定过程中,都是经过专家们反复讨论才最后定稿。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下一代网络”的注释,它是随着国际进展的步伐而逐渐形成的。发布试用的新词中还有一部分词是传统经典的基本概念,虽然不是新词,但是不可或缺。例如,网络、网络拓扑、通信系统、光纤通信、信源、信宿、信道、通道、信号、传送、传输、传播等。另外一些词虽然不是新出现的技术概念,但在现代通信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典型的有:频分双工、时分双工、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空分多址、码分多址、波分多址、正交调幅、正交频分复用、同步数字系列。这些词在媒体上频频出现,所以必须加以收集和给以简明的注释。更多的词是现代通信中,尤其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技术概念。被列出的有:多媒体通信、对等网络、IP技术、透明性、无连接、面向连接、互通、互操作性、人体域网、个人域网、特别联网、互联网、因特网、IP网、泛在网、家庭网、全业务网、光交换、软交换、媒体网关、IPv6协议、数字签名、数字认证、黑客、病毒、蠕虫、光接入网、光纤到驻地、无源光网、有源光网、多业务传送平台、自动交换光网络、自由空间光通信、宽带无线接入、Wi-Fi、WiMAX、多波束卫星、高空平台电信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直播卫星、移动因特网、3G、后3G、IP多媒体子系统、HSDPA、蓝牙、宽带码分多址、软件定义的无线电、多进多出等。这些新的技术概念大多数分布在IP、光通信和无线通信三大技术领域。服务与应用模块中,发布试用的新词中列出的大部分都是新词,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在发布试用的新词中,还列出了一些有对比性、关联性或系统性的词。例如,分级网与对等网络,传送、传输、传播,频分双工与时分双工,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空分多址、码分多址、波分多址,窄带、阔带、宽带,无连接与面向连接,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IPv4协议与IPv6协议,密集波分复用与稀疏波分复用,广播、单播、任播、多播、网播,提取与推送,都是具有对比性的词。互联、互连、互通、互操作性,媒体网关与媒体网关控制器,外包、托管、数据中心,电子贸易、电子商务、电子商业,普遍服务与普遍接入,频率划分、频率分配、频率指配,则是具有关联性的词。核心网、接入网、用户驻地网,人体域网、个人域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信令网、同步网、电信管理网,计费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服务类别、服务等级、服务质量、服务类型是具有系统性的词。类似的情况在词表中还有很多。通信科学技术名词委在名词审定过程中下了很大力气,尽可能地把这些词放在一起,这样做有利于读者理解与记忆。在审定过程中,最有争议的词是“因特网”(Internet),直至最终审定会上还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建议改为“互联网”。虽然全国科技名词委早已公开发布,把Internet的中文名定为“因特网”,而“互联网”对应的是字母i小写的internet,但是事实上目前社会上更流行的是把Internet称为互联网,而internet在文献上几乎已经绝迹了。包括“中国互联网协会”使用的也是“互联网”,而不是“因特网”。不过,这次即将出版的通信名词,还是保留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对Internet和internet已经公开发布的叫法。这个问题留待以后再作处理。在审定工作中,还遇到过其他一些问题。首先是通信学科不仅内部专业互有交叉,而且与其他学科(特别是电子、电工、计算机和自动控制)也存在许多交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尽可能避免内部交叉以外,对其他学科基本上采取了“让路”的做法。其次,编写注释也是一项比较艰难的工作,虽然多数名词可以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参考比较权威的工具书、专著和网站,但审定时在文字方面仍做了大量精炼、修饰、规范工作,尤其是那些原来从外文直接翻译过来的注释。最棘手的问题是大量新词的注释。这些新词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很难在现存工具书上找到明确可用的定义。为了对它们进行注释,需通过因特网查阅大量资料才能写出比较满意的定义。例如,“电子商务”(e-Commerce)与“电子商业”(e-Business),从字面上很难看出它们的区分,后来通过反复上网查阅参考资料,才明白电子商业是利用电子商务这一平台从事的商业活动,涉及面更广、需处理的事情更多。广播、单播、任播、多播、网播的注释也是通过反复查检网络资源才形成的。21世纪世界电信业将从电话时代走向信息时代。在这历史性的变革之中,电信业必须转型,由以电话为代表的通信服务向以数据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服务转移,从窄带走向宽带,从话音走向视讯和多媒体。转型需要引入新的技术,需要构建更先进的网络,需要开发能适应社会各界、千姿百态的服务与应用。总之,随着通信技术和应用的发展,通信名词术语规范工作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大。不久将出版的通信名词第一版不可能包含所有新词,一定会有所遗漏,即便这次对许多新词进行了注释,但是否正确、妥帖也不尽然,凡有不足之处只好在今后再版时予以修订完善。* 雷震洲教授为通信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2.
通信communication按照达成的协议,信息在人、地点、进程和机器之间进行的传送。曾称“通讯”。电信telecommunication在线缆上或经由大气,利用电信号或光学信号发送和接收任何类型信息(包括数据、图形、图像和声音)的通信方式。信息information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TCP/IP组网技术在世界各地流行起来,许多企业转而使用TCP/IP技术来组建企业网。其中有设立一个防火墙与Internet相连的方式来组建企业内部网,并利用VPN组建企业内部网。这样,Internet VPDN这一新的通信技术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传统企业基于固定地点的专线连接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企业在自身网络的灵活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VPDN技术的出现.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4.
70年代流行的是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80年代中期的热门话题是光纤宽带网,90年代中期又掀起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高潮,随之在媒体上频频出现了“三网融合”(networks convergence)这一新的时髦名词。三网融合中的“三网”指的是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实际上它们代表了信息产业中三个不同行业,即电信业、计算机业和有线电视业(可简称电信、电脑和电视)的基础设施。电信业的主体业务是电话,计算机业以提供信息检索为主(因特网是其最典型的代表),有线电视业则主要提供娱乐性的电视节目。“融合”一词源自于英文单词“convergence”,它有收敛、会聚、交会、聚合等意。长期以来电信、计算机和电视这三个行业各有各的业务范围,各用各的技术,各建各的网络,各立各的行规,无论从建设、所有权、运行和管制等方面来看它们都是各自独立的基础设施。自从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的口号之后,这三个行业都想争先,成为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的主帅。电信界认为把电信网演变为多媒体网络,除通信外把娱乐、教学、医疗与企业市场等许多其它可能的应用都包括进来就可成为信息基础设施;计算机界认为信息基础设施就是一个更便于高速数据存取和检索的高性能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界认为把有线电视网改造为交互式的网络,以智能电视机为主要通信工具,以娱乐为主要业务,同时开展许多其它服务,即是信息基础设施。然而,事实证明这三种观点都是有局限性的行业之见,哪一方面想独揽天下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可能就是不同行业之间在技术上走向趋同(见图),在业务范围上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在网络上互连互通形成无缝覆盖,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会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三网融合。  相似文献   

5.
"绝对安全"的通信是千百年来人类的梦想之一,量子通信系统的问世,重新点燃了建造"绝对安全"通信系统的希望。那么,究竟什么是量子通信呢?目前,量子通信尚无严格的定义。物理上,量子通信可以被理解为在物理极限下,利用量子效应实现的高性能通信。信息学上,则认为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如量子态不可克隆原理和量子态的测量塌缩性质等)或者利用量子态隐形传输等量子系统特有属性,以及量子测量的方法来完成两地之间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6.
2003年8月2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中国通信学会和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的共同努力下,“通信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了。全国科技名词委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和推广的权威性机构。国务院明确规定,经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国家与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名词审定这项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历届主任都由我国著名科学家担任。在他们的关怀和领导下,迄今全国科技名词委已经组建各学科名词审定委员会60个,公布了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电子学、农学、医学等60多种规范名词。这些规范名词的陆续公布出版,对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奠定了基础。但是,通信科学技术名词至今还是空白。“通信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成立意味着填补这一空白的工作正式启动,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一项利国利民,替整个社会做铺垫的工作。本届审定委员会的组成根据全国科技名词委的有关要求,考虑到业界的方方面面,成员来自通信管理部门、运营业、制造业、科研单位、大学、媒体、出版等各个方面从事不同专业的专家和领导,特别是聘请了在业界德高望重、久负盛名的通信老专家,原邮电部副部长、现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主任宋直元同志为审定委员会主任,大大地加重了这个委员会的分量和威望。通信是当今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之一。通信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人类正在经历的信息革命是密不可分的。人类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踏上信息革命的征途。信息革命的使命是完成从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过渡,完成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这是一场给我们带来巨变与动荡的革命,它将改变每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特别在发展中国家信息革命还将带动工业化的实现。在信息革命的浪潮中,通信技术进步之快前所未有,所产生的影响也大大超过了以往的技术。数字技术和IP技术为三网融合和多媒体信息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高速通道的基本技术,光纤传输的速率10年内提高了100倍,而且还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这将使网络的带宽成本大幅度下降,使通信计价结构中的距离因子趋于消亡。移动通信使我们能够实现终端个人化、传送个人化、服务个人化,提供个人移动信息服务。各种低、中、高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对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和提供普遍服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软件技术将把高速处理器、大容量存储器、高速光通道和先进的人机自然交互充分结合和利用起来,使网络高度智能化,使用户界面更加趋近拟人化,把我们的服务推向“随时随地随意”的理想境界。从通信的角度看,21世纪我们将从电话时代走向数据时代和信息时代。在这一历史性变化过程中,通信将沿着多媒体化、普及化、多样化、全球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人们需要使用新的通信手段来开创新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商贸方式、金融方式、思想交流方式、文化教育方式、医疗保健方式以及消费与生活方式。在缩小数字鸿沟的同时,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在新世纪,通信科学技术必将是日新月异的,网上的服务与应用必将是千姿百态的,在技术领域和应用领域中的通信术语也必将是繁花似锦的。如果我们现在还不去规范已有的和新出现的通信名词,必将越来越影响通信领域及其他交叉领域的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工作,造成的混乱和损失就会更加巨大。事实上,由于一些通信名词没有及时规范,在社会上已经造成不利影响。有的通信名词老百姓已经随意叫了很久,但并没有规范的含义。例如,“IP电话”现在社会上已经通行。但IP电话实际上是IP技术的一种应用。早期的IP电话是指通过因特网连接而进行的通话,谈不上什么质量。对应的英文名是Internet phone。还有一种近两年出现的IP电话,指的是在因特网和专用IP网上传送的具有一定质量的IP电话。对应的英文名是Voice over IP(VoIP)或IP phone;有的通信名词的叫法因各据其理甚至在学术界也未取得一致。例如,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有人称它异步转移模式,有人则称它为异步传输模式。问题出在对Transfer一词的理解上;有的通信名词是因为多个类似意义的英文名而造成混用。例如,Transmit、Transport、Transfer、Send都有“传”的意思,结果在汉语中就对应乱了。又如,Delivery和Distribution都可以译作配送和分发,有时也用乱了;有的通信名词根据词义可以有一种叫法,根据内涵又可以有另一种叫法,因而造成不统一。例如,Video on Demand(VOD)根据词义叫“按需收视”,根据内含则叫“视频点播”。有的通信名词可以对应多个英文名,有时也造成困惑。例如,“业务”一词可以对应于英文名Service、Traffic、Business,确实造成使用不便。其中Service在更多场合译作“服务”更合适,但在中文的“通信业务”中指的都是Service。但在说业务量的时候,“业务”对应的英文名却是Traffic。Business则又是泛指的业务。有的通信名词似乎叫什么都可以。例如 Teleconferencing可以叫会议电信、会议电话、会议电视、多方通信或远程会议通信,似乎叫什么都行,于是大家各叫各的,无人理会。还有的通信名词确实难以从中文加以区分并定名比较确切。例如,e-Commerce和e-Business就很难用中文作妥帖的区分,把前者叫做电子商务,后者叫做电子商业或电子业务,好像也不很合适,较难处理。总之,在通信名词中,目前存在着这样那样很多问题。随着通信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大。因此,“通信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成立和工作启动是完全必要和十分迫切的。根据通信科学技术的范畴和审定委员会的组成,委员会中的专家分为通信原理与基本技术、交换与网络、有线传输、无线传输、移动通信、政策法规与管理六个工作组。词表体系框架的设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既涵盖通信科技的所有领域,又不分得太细;最大可能地避免或减少交叉重叠;结合委员的专业组成。工作进度的安排本着尽量压缩进程,高效高速填补空白的原则。大会初步决定2003年12月形成不含定义的第一稿,即征求意见稿。经过反复修定并完成定义撰写后,2004年7月初进行终审,形成定稿蓝本,报送全国科技名词委。目前,审定委员会的各工作组已经进入最基础的收词阶段。收词将按照全国科技名词委规定的原则。它们必须是精选出来的通信科技名词,必须不同于一般的字典、词典,除了遵从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国际性和约定俗成的原则以外,还要特别强调权威性和前瞻性。相信,在全国科技名词委的指导下,通过“通信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全体专家的合作和努力,填补通信名词这一空白的重任一定会圆满完成!注释: ①雷震洲教授是全国科技名词委委员、通信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7.
量子通信     
正量子通信(quantum communication)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通信方式,是量子论和信息论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量子密钥分配、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密集编码等技术。量子通信因其高效、安全的信息传输特性而成为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学的研究热点。从1993年量子通信概念和量子隐形传送方案的提出,到1997年未知量子态远程传输的首次实现,到2006年超100公里诱骗态量子密钥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 4.3移动视频系统中的容错和错误恢复机制 在模拟图像通信中,图像内容是在一个专门的信道上以连续波的形式传输的.例如,在模拟TV中,一路固定的6MHz的信道只适合传输一路调制音视频信号.在信道环境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接收到的图像噪声会明显增多.在信道性能大大下降的情况下,图像失真严重,甚至消失,但图像的消失在时间上只是局部的,因为模拟信号的传输是无记忆的.而在数字图像通信中,资源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通常内容被分成较小的单元,如像素块,然后进行压缩编码,最后发送到固定或可变容量的信道上.对于固定容量信道,如具有56kb/s调制解调器的普通老式电话业务(POTS)线路,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线路或无线局域网等,为了能够获得最好的图像质量,一定要选取与信道特性相匹配的压缩方案和比特速率.然而,即使信道的容量超过所需比特率,信道误码也会严重降低整个系统的性能.由于大部分数字图像压缩方法是有记忆的,信道误码的影响比在模拟方式时更加严重.这种作用的结果不再是局部的,可能在时域和空域上会产生扩散.  相似文献   

9.
信息通信技术对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通信技术(ICT)已经改变了科学知识的生产方式,使科学知识生产呈现出许多新特征.本文分析了导致科学体系不断进化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三个途径,从科学知识生产的信息资源禀赋、科学家之间的合作、科学知识生产的仪器设备和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四个方面阐述了信息通信技术对科学知识生产的影响.进而探析了e-Science的结构、功能和目标取向,指出科学研究的信息化代表了未来科学知识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2):13-14
1 课题简介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支持的通信数据率越来越高,为了能够利用有限的信号带宽传输高质量、高数据率通信信号,近年来,许多科研人员提出了各种基于环境自适应链路传输技术,其共同特点是将前几个子帧估计的信道信息量化、反馈到发射端,采用恰当的信号传输方式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