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为思政课,具有阐释和传播系统观念的重要功能。当前该课程讲授系统观念存在着两方面的不足:系统观念理论基础的理解错位和系统观念与课程其他内容的脱节。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教学中通过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演绎出系统观念的方式来融合系统观念的哲学基础和科学基础,需要将系统观念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相贯通。另外,通过“以系统观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系统观念的理解,同时发挥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于2006年1月9日-11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明确任务,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3.
在建党百年的历史上,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启迪民智、引领创新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自然辩证法事业得以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指导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创新。新时代我国自然辩证法事业要“顺天时、借地利、聚人和”,在哲学学科门类内,逐渐将科技哲学建设成为一级学科;在交叉学科门类内,逐渐将科技与社会、科技伦理等建设成为一级学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新的学科门类,逐渐将自然辩证法建设成为其中的一级学科;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逐渐将“哲学+科技”建设成为其中一个新的文科专业。  相似文献   

4.
前沿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强情境下,具有新特征的科学方法不断涌现,《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着40余年方法论的优厚积淀,目前课时压缩严重,方法论内容式微。因此,重启方法论向度是对学术初心的回归与现代响应。跟踪和关注前沿科技方法,梳理并探索融入课程的科学方法论理路,锚定课程方法论优势,破解在有限课时内实现内容优化的难题,实现课程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精”,引领学生从“观念”向“方法”的认知与实战转型,强化自然辩证法方法论向度的潜力挖掘和空间拓展,以接应新时代科学的到来,做好准备的未来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5.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是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批准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30周年。30年来,中国的自然辩证法事业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一起经历了曲折与辉煌,充满了奋斗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终于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交叉学科学派。它不仅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盟,坚持科学与人文联盟,坚持理论服务于实际,而且在具体内容和风格上是地地道道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事业30年的一系列工作和努力都是围绕这条主线展开的,这是其事业兴旺的生命线和学科凝聚的传家宝。为纪念30年的光辉历程,本会特举办“自然辩证法与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征文”活动。具体事宜如下: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前,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同时也迎来包括中国科学哲学在内的“中国文化发展的春天”。踏着“春天的脚步”,《自然辩证法通讯》应运而生、乘势而行,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促进思想解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己任,创刊之初即成为中国科学哲学研究的引领与标杆,浓缩了中国科学哲学三十年快速发展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7.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压缩了人们的必要劳动时间。可是,节省下来的剩余劳动时间并没有转化成人们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时间,出现了自由时间获得性悖论的现象。究其根源,是由于资本具有生产出更多剩余劳动时间和将剩余劳动时间转化为剩余价值的内在张力。这一张力体现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总体生产环节对剩余劳动时间的窃取上。当前,只有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当代中国,既实现了剩余劳动时间的最大限度生产,还实现了剩余劳动时间最大限度的公平的分配,并为剩余劳动时间向自由时间转化提供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纵观20世纪中国科学哲学的发展,80年代的科学哲学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有着承前启后的历史功能。所谓承前,就是承继“五四”以来科学哲学发展的传统;所谓启后,就是开启中国科学哲学发展的新开端、新阶段。我们回顾历史发现,踟年代中国科学哲学的发展与《自然辩证法通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从《自然辩证法通讯》可以看到这一阶段中国科学哲学再生、起步与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7):111-116
生态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演进的新形态,技术的生态化为生态现代化提供了支撑。生态现代化进程中的技术发展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复归到有机体的本源,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形成了基于绿色经济的新生产模式,在人和自身的关系上达到了人和自然的双向解放。生态技术范式形成的一般性规律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的生态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但开风气不为师--论自然辩证法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外正在开展科学哲学社会责任的讨论,涉及到与认知的真理性的关系以及科学哲学在何种意义上为社会服务。本文主张,自然辩证法是启示性的,它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向度上,倡导符合时代进步方向的精神气质,致力于思想启蒙,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建构或提供合理的思维方式,启迪智慧,促进真理的发现。在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史上,苏联曾扭曲了自然辩证法的性质,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总体上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定位正确,正走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20世纪早期以来,自然辩证法与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自然辩证法日益深刻地融入社会这个大系统,在社会大系统的良性运作中,自然辩证法业已并将进一步发挥其极大的人文价值,这些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弘扬科学精神,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形色色的伪科学、假科学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之根基,弘扬科学精神对于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贯彻与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与现代化的国家的过程中,大力开展科学知识的传播和…  相似文献   

12.
在1991年3月26—28日召开的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二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上,与会理事与代表以“树立科学意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为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先后有26位同志经过认真准备作了发言。他们从不同视角探讨了科学意识与现代化的关系,深入地分析了科学意识与现代化的内涵,并提出了与这一主题相关的一些问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开创了自然辩证法学科,并以丰富的内涵铺垫了该学科的核心架构;自然辩证法学科建制化发端于新中国成立后,大体历经归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归属哲学的科技哲学以及谋求自立的科学技术学等学科范式;展望未来,自然辩证法学科仍可坚守自身的独特禀赋,直面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境遇而大有作为。大力繁荣自然辩证法学科,掀起自然辩证法事业发展新高潮,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对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5月29日-30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围绕以下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1、多学科视野中的科学文化与技术文化;2、科学文化、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3、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4、科技文化视野中的新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辩证法>是一部非常有历史意义的文献,它使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门类和专业.自然辩证法现在我国的国民教育系列中,是高等院校本科生的选修课,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必修课.同时我们党还强调,领导干部也应当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把自然辩证法列为广大党政干部尤其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认真研修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仅有助于更加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科学体系,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自觉贯彻执行党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有助于学会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方法,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有效地抵制和清除各种反科学和伪科学的东西,净化社会环境,繁荣科学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王信领副教授撰写的<自然辩证法(干部读本)>一书,为广大党政领导干部学习自然辩证法理论,提供了一本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又不乏新意和深刻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16.
《自然辩证法通讯》(以下简称《通讯》)一直是我喜爱和敬重的杂志之一。但《通讯》也和其它自然辩证法类杂志一样,处在“大口袋”的困惑之中。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杂志的副标题上,例如《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有副标题:“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副标题为:“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通讯》的副标题则是:“联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纽带,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现实需要,是支撑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系统工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深刻领会“新时代”的丰富内涵,深化认识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特殊意义,创新开展各项工作,更好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走过的三十年,正是中国元科学研究迅猛发展的三十年。三十年来,《自然辩证法通讯》对于中国元科学研究的发展不仅起着见证和记载的作用,更是起着引领和推动的作用。如果说,《自然辩证法通讯》在20世纪80和90年代“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的综合性、理论性杂志”的定位,以及“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技术史”栏目的设立,极大地推动了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历史学在中国发展的话,那么,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深入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文化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在综述近年来科技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能够对科技文化研究的热点及前沿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科技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对策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日益凸显,促使人们对科学技术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哲学反思,科技文化研究应运而生,逐渐成为科学技术哲学和文化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2004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湖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武汉理工大学在武汉联合召开了“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为了促进科技文化研究,与会同仁发起和酝酿成立科技文化研究学术社团。2005年,经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处批准,成立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