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5,(19):16-18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关怀下,农业科技工作面向"三农"主战场,动员和团结全国农业科技力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十五"期间农业科技投入得到大幅度加强,比"九五"同期增加了3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中心,以提高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育科技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就业增收为目的,通过"863"、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有效提升了农民科技创新与储备能力,为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持续高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山东省莒县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机制,以组织实施农业科技计划项目为纽带,充分调动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园区、民办科技机构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进一步壮大了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拓宽了农业科技推广渠道,有力改变了"官办"农科力量不足的局面,全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逐年提高,推进了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增强了全县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了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类增强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增强时代"的超人类革命,同时也激起了生物保守主义与生物进步主义的伦理论争。面临着新技术展现形式带来的伦理质疑与挑战,超人类主义试图寻求伦理范式和伦理视角的转换以对后人类伦理进行合理辩护,即关乎医学功能转移、技术逾越性和人性改良伦理范式转换的后人文主义转向和复合性技术转向。因此,面对人类增强技术研发与应用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需要在允许的限度内进行负责任创新、完善监管机制以化解伦理困境、解决伦理难题,使人类增强技术能在人类普遍认同的伦理框架内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07,(5):17-17
中国科学院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三期为契机,狠抓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科技布局、人才队伍建设、知识创新工程项目部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集聚一流创新人才为关键,以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为基础,充分发挥科研国家队的引领带动作用,把中科院新时期发展推进到创新跨越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3):113-118
认知增强在帮助人类获得更强认知能力、实现更强认知效果的同时,也触发了对人自身的安全、公平与自由、情绪情感与人格"同一性"、"天赋属性"的消解、潜能降低与进化单一等诸多风险。创新主体的"责任意识"不强,个体在选择使用认知增强时对有效性与合理性的审慎程度不够,社会舆论引导的不够合理,技术监管体系的欠完善,是认知增强风险的主要成因。对于认知增强采取"无限制发展"与"完全禁止发展"的态度都是不现实的。针对其风险,应从认知增强的创新主体、使用主体、技术的社会环境、技术监督监管等方面积极寻求治理之策。  相似文献   

6.
<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当前,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观念意识多样多元多变,开展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社会条件与以前已大不一样。面对当前复杂的改革环境、艰巨的发展任务,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在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中推动创新,内涵十分丰富。总结经验是创新的前提,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和成果创新是三大重点创新方向,推进全方位创新是关键,增强针对性是当前创新活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全球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创新范式的持续转型,创新范式经历了线性闭合式创新——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2.0的逻辑演进过程。开放式创新2.0范式是一种以整合协同、共同创造共享价值、创新生态系统等为典型特征的新一代开放式创新范式。政府-大学-产业-公众或公民社会"四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是开放式创新2.0范式的典型实现模式。在开放式创新2.0时代,面向大众创新创业的开放式创新大学正在成为大学发展的新向度。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中国地方志编纂的历史进程中,自然科学的作用日益增强,深刻影响了地方志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地方志的重大转型。其中,近代自然科学技术在我国地方志编纂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方志编纂技术与方法的革新。自然科学人才对修志工作的积极参与,加强了地方志编纂人才队伍的建设。自然科学方法对修志工作的大力指导,实现了方志体例、类目、内容等的创新。而在自然科学理念的深刻影响下,方志学的重心从重视"编纂之学"向以"专门学问"为旨归转变,从而有力推动了方志学学科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期间,新疆经过不懈的努力,基础研究实力明显增强,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形成了区域研究特色,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从区域创新体系出发,通过对新疆研究项目、知识创造和转移及人才培养等进行介绍,探讨了新疆基础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新疆基础研究存在不能满足区域创新体系功能定位等问题,并提出了"十二五"改善新疆基础研究发展及资助政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基础科学》2001,(10):39-45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重要历史时期,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作为高新技术先导和源泉的基础研究的发展将更为重要.面向新世纪,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基础研究水平,落实科教兴豫战略,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科技实力,为此,特制定河南省基础研究"十五"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3):61-63
浙江省国境安全检验检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为"国境平台")始建于2006年,是浙江省科技系统为贯彻落实<2004~1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和<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为总体要求而投入搭建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创新服务平台之一,也是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为自然辩证法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契机。因此,《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创新驱动发展思想"的哲学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以往研究未能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和深入探究,往往聚焦于"静态"的创新概念层面,但没有深入挖掘驱动层面的动态内容,并且"批判性研究"过重、"建设性研究"尚未充分展开。如何阐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哲学意义并服务于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在"建设性研究"上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是交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切实推进落实“科技兴交”战略,积级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水平,为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结合本省的科技项目、成果管理业务和实践探讨的基础上,对本项目需求分析进行了探索,建立了河北交通科技资源共享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4.
试析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日本制定了轰动一时的"诺贝尔奖计划".这是日本在谋求21世纪发展中,日益认识到加强基础研究、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对保持其强国地位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后的具体体现.从日本重视教育的传统、雄厚的经济实力、对科技的强力投入等方面看,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的实现绝非无稽之谈.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趋势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正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其突出的特征是:科技融合与超学科知识生产方式的兴起;当代科技革命与以知识为基础的大创新观的形成;科技全球化与国际科技发展新格局的呈现;信息技术发展推动科研方式与创新模式的变革。为适应科技发展与创新竞争的时代趋势,我国应当不失时机地推进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并能够为21世纪我国科技创新与综合国力增强提供服务的基础性知识平台。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以来,宁波市作为一个研究平台、高层次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相对缺乏的城市,坚持以政策为引导,通过强化研究基地、人才团队与创新平台建设,完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等措施,有力推动了基础研究快速发展。本文结合宁波基础研究工作实际,提炼了自身发展的经验和方法,并就如何优化完善基础研究的管理机制和体制提出了思考和建议,对推进基础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全球不同区域国家推动"零废弃"建设的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去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下简称《方案》)。《方案》开篇是这样厘清"无废城市"概念的:"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  相似文献   

18.
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汇集了我国"十五"期间所取得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重大成果,各技术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在各行业领域取得的重大技术创新与突破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成果,以及科技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目标为导向,在人口健康、公共安全、资源与环境等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9.
创新服务体系是"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系统.建设大兴区创新服务体系示范工程是为了配合"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顺利实施,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大兴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大兴区中小民营科技企业的迅速发展营造一个资讯互通、具集聚效应的服务平台,并加强社会各方力量的资源整合,使科技中介服务、技术交易市场和创业投资发展现状,提出了大兴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工程的方向--建设大兴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各种创新活动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区域创新环境网络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结构、网络优化以及网络区块三大方面测评区域创新环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环境网络具有较强的连通性,凝聚程度高,创新资源流动弱化了地理距离对区域创新环境发展的限制;(2)我国区域创新环境发展差距较大,某些发达区域没有产生较强溢出效应;(3)我国区域创新环境网络鲁棒性较低,陕西、甘肃等省未能充分发挥其连接西北与中部地区的桥梁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创新环境网络扩散以及跨区域发展的三大"活跃圈"实现路径。以期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