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委员会联合举办技术史讲座,每周一讲,从1983年4月到7月,共14讲已全部讲完。该讲座聘请谢焕章、范岱年、史超礼、周世德、黄晞、吴焕加、丁(?)等13名专家和教授讲授技术史导论(技术史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目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系统论与系统工程发展史,动力机械的发明和发展,航空航天发展简史,美国技术发展的历程简述,冶金技术史概论,建筑的过去与现在,古代火药技术简史,电力技术发展简史,能源技术的发展历程,金属切削发展史,继承发扬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传统,中国兵器的发展,日本近现代技术史浅谈等内容。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厂矿企业总工  相似文献   

2.
论技术叙事的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以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新文化史等领域的概念分析工具为参照,对近20年来的科学技术论和科技史研究进行考察,显示了技术史朝向"新文化史"发展的趋势,并思考有关编史学核心问题,以尝试为之建立一个理论框架.本文历史地回顾了技术史解决"与境论"问题的系谱,从而指明技术史对建构论的引入开启了技术的"新文化史"进路,分析了各阶段采用的文化研究方案的优缺点;对"技术新文化史"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考察;最后着重讨论了技术叙事的文化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3.
白馥兰是当代英国著名技术史学家和人类学家。她的技术史研究从参与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系列起步,继承和突破李约瑟的科技史研究,以农业史和妇女史作为双重核心。其技术史思想中一以贯之的线索是技术与社会,遵循着自技术而来、向社会而去的理论进路,旨趣在于以技术观社会。就研究视角而言,包括广义技术视角、人类学视角和汉学视角。就研究局限而言,包括文献方面、观念方面和比较方法的不足。总之,白馥兰展示了一位从李约瑟时代走来中国技术史研究者的代表形象。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 4月 11至 13日 ,近 2 0 0位专家学者聚会北京国宏宾馆 ,参加了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 :一、总结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探求明清以来妨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诸多因素 ;二、回顾 2 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从世界近现代科技发展的视角 ,分析对比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及其原因 ;三、展望 2 1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前景 ,探讨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和发展科技事业的对策与建议。会议共收到近 140篇论文。大致可分为五…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委员会、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科协和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技术史学术会议,于1986年10月17日至2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会议以技术发展与社会的关系为中心议题,配合中央开发新疆地区的战略部署,交流了对技术发展规律研究的成  相似文献   

6.
第1届中日机械技术史国际学术会议于1998年10月12~14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西北农业大学、日本机械学会、日本技术史教育学会协办。80余名中国作者提交了79篇论文,实际到会的中国学者近40名,其中包括两名台湾成功大学的学者。35名来自大学和产业研究机构的日本学者提交了33篇论文。另有一名代表来自美国。会议展现了近年来的机械史研究成果。代表们分综合、古代、近现代3个组讨论了中国、日本及其他国家机械技术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开创了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的新局面。经过5年多的筹划,2000年该项目被列为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内30多家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分工承担二级课题,超过70%的课题由中青年学者承担,按时完成了研究任务。从2004年到2010年,项目成果《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的35种、共47册书陆续出版发行。相互包容、通力合作和契约精神是集体研究项目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2004年11月19日,浙江莫干山白云山庄,首届全国科学技术学学术年会参会代表汇聚一堂,探讨科学技术学(STS:Science and Techology Studies)状况与发展。本次大会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与浙江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大会达成了众多共识,为科学、技术活动的研究开创新的研究平台。参会代表共70人,提交论文72篇。浙江大学还向每位代表赠送了盛晓明等译的《科学技术论手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国外科学技术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1981年11月14日至20日,在苏州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技术史学术交流会,会议由中国科技史学会秘书长李佩珊主持,出席会议的有五十多个单位的79名代表,论文内容涉及机械、冶金、化工、纺织、造船、航海、航空、电力、半导体、能源、真空、计算机、标准化和技术论等方面。在大会上做重点交流的七篇文章是《近代机械工程发展简史》、《从汉冶萍到宝钢》、《湖北电力工业的过去与未来》、《关于近代史分期的理论探讨》、《合成材料工业的由来与发展》、《系统论产生的历史考察》和《技术是个过程》。一些老年科学家根据他们多年来从事科技史研究的体会,强调了开展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意义,并表示决心晚年要继续为此做出贡献。近两年中,已  相似文献   

10.
理查德·P.萨特迈尔(Richard.P.Suttmeier)是美国汉密尔顿学院国际关系学教授,中国科技政策问题著名研究专家,曾多次到中国访问和工作,发表过一系列有关中国现代科技政策的重要论文。特别是从70年代到80年代,他先后出版了两部研究中国科技政策的代表性著作,即《科技与革命》和《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的动力》。前者探讨了解放后中国科技政策的历史发展,后者剖析了文革结束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科技条件及其问题和前景。这两部著作出版后,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为许多研究科技政策的著作所引用和推崇。本  相似文献   

11.
把国际技术史委员会(SHOT)在技术史学理论方面的成果与变迁,作为理解西方技术史学理论变迁过程及其内在逻辑的切入点,利用《技术与文化》的史学专题讨论、其他相关论著和SHOT年会资料,系统梳理SHOT各发展阶段技术史学理论的基本旨趣、核心议题与关键特征,对其变迁动力进行逻辑解释,从而把SHOT群体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问题作出的理论反思构建成一幅完整的学术发展地图。这为把握当今技术史的发展取向提供了历史依据,也为中国技术史研究提供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2.
全国“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暨第十一届博士生公共理论课教学研讨与《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参考教材建设会议,于2006年7月16—19日在昆明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约6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教育与普及工作委员会、云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云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和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云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云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承办。会议的内容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学术交流与研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研讨与参考教材统稿、定稿。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0月27日至29日,第五届中国技术史论坛在南京信息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金属史专业委员会、传统工艺研究分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造纸史与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综合史专业委员会、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专业委员会、生物学史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共同发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承办。  相似文献   

14.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湖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承办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会议宗旨:通过对近现代中国与世界各国家和地区技术交流与转移问题的研讨,繁荣中外技术交流史研  相似文献   

15.
《世界冶金发展史》一书一九八五年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是英国泰利柯特教授所著《冶金史》(R.F.Tylecote,A History of Metallurgy,1976)的中译本,后半部分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华觉明教授撰著的《中国古代金属技术》,该书采取这种特殊的编纂方式,是为使读者能较全面地获得世界冶金发展的基本知识与观点。  相似文献   

16.
第一届全国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史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3月30日至4月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河南师范大学、中国管理科学院科学技术社会学所联合发起的。会议共收到论文27篇,论文提要34篇,实际到会代表71名。  相似文献   

17.
李成智编著:《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史稿》,上、中、下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939页,定价106.00元,ISBN:7-5328-4984-8。该书共三卷,对中国在制导导弹、运载火箭、卫星、载人航天等方面的重大项目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概述。它是《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的一部分。在成为学者之前,李成智曾参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先进直升机的研制工作;之后,他又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攻惯性导航,随后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科技哲学的深造。凭借这种近乎独一无二的工程、科学和哲学背景,作者带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的航天技术,其深度远远超过了迄今为止的任何其他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4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史重大科研项目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2020年7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举办"重大科研项目的筹划与实施"系列报告会,回顾《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华大典·数学典》与《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的筹划与实施。四位负责人的报告指出,发挥集体优势与追求学术创新是这些重大项目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中国术语学的研究是在不断发展的。但是也曾一度受到一些主客观条件和各种因素的限制,其发展并不平衡。近30年来,对研究工作加大了力度,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成果逐年增多,并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现已公布了70多种科技名词,初步建立起了中国现代科技名词体系。2007年2月,《中国科技术语》双月刊已经同读者见面,并受到广泛好评。她是学术界努力进取,在原刊《科技术语研究》基础上实现升华的国家一级刊物,这也是中国科技术语研究取得新发展的明显标志。她很务实,不尚空谈;她有明确针对性,具体而不乏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20.
技术史经过18世纪末以来200多年的演进发展,已经形成包含一系列分支学科的复杂学科结构。技术史的所有分支学科,可以归并为基础技术史、综合技术史、部门类别技术史、技术社会活动史、专项技术制度史、专项技术成就史等六个学科群组。因研究对象相同,技术史与技术哲学、技术学形成同缘关系;因研究内容互涉,技术史又与科学史、文化史、工程史、农业史、工业史、交通运输史、建筑史等专门史形成近邻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