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我同意岳宗五、胡昌国、高伯龙三位同志所提的下列各点意见:1)一般把质量和能量分别看待,分别守恒是首尾一贯的,内部无矛盾的.2)没有理由把相当于静止质量为m_0的能量m_0c~3不认作能量,也没有理由把相当于能量E的质量E/(c~2)不认作质量.3)我以前的见解会给唯心论开方便之门.所以我的“质能量”质的一面转化为“质能量”能的一面的说法是有错误的,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感受质的问题因为其对理解意识本质的重要性而在心灵哲学中被热烈地讨论.然而,与对感受质问题关注的程度相比,哲学家们对“感受质”这个词本身历史的关注似乎不够.普遍认为“感受质”一词主要由刘易斯所引入,然而在刘易斯之前,该词已经出现在历史文献和哲学翻译文献中了,特别是在哲学家皮尔士的著作中.考察该词在早期哲学翻译文献,在皮尔士、刘易斯以及费格尔著作中的使用有助于弄清“感受质”一词的历史含义,对理解当今心灵哲学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也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移植、融合、还是革命?——论中国传统科学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传统科学向近代科学过渡问题,当代学者持不同看法。这些看法可以归结为四种,“移植”说、“转换”说、“融合”说和“革命”说。“移植”说是最流行的看法。这种看法强调了中国传统科学近代化是移植西学的结果这一特征。刁培德提出的“转换”说强调中国传统科学近代化是“哥白尼转换”。①李约瑟(Joseph Needam,1900-)的“融合”说强调不同文明中的传统科学世界化是一个融合的过程。②席文(Nathan Sivin,1931-)则把在西学影响下,中国17世纪天文学复兴看作一场有限的革命。③这几种看法,就其各自概括中国科学近代化某个方面的特点说,都没有错。我比较倾向用“革命”概括中国传统科学近代化。不管对“科学革命”这个词有多少种不同的理解,“革命”这个词既可  相似文献   

4.
科学精神为何物——再答许良英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良英同志批评我的文章约有八千字,我写了大体相当字数的答辩文章,编辑部却要我压缩到两千字。对待争论双方如此宽严不一,是欠公正的。许良英指责我“不知科学精神为何物”。表现在争鸣中的科学精神起码应该要求讲事实讲道理。许良英批评我的文章却违反这种起码要求。许良英说我向人宣称我是全面胜利了。这根本不符合事实,我没有说过这话。1985年11月他在一个会上公开批评我的一篇文章“错误百出”,同月我在写给他的信中根本没有如他所说责备他对我不“费厄泼赖”,不该在我不在场的情况下背后批评我。他的话又完全不符合事实。我在那封信中只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年初向世界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4月1日起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为世界科学界提供中国智慧,为全球工程界提供中国技术,为人类外空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贡献和中国发展经验……“中国天眼”邀请各国科学家携手走向星辰大海,共“见”未来. 遥望未知宇宙,全球科学家在未来若干年间将因“中国天眼”变得更为“火眼金睛”.从宇宙星辰,到基本粒子,人类重大科学发现往往离不开尖端科研仪器.天文学界通常认为,宇宙中只有不到1%是人类能看见的发光物质.  相似文献   

6.
点开支付宝,看一看自己每天贡献的碳减排量,再去好友的“森林”里逛上一圈, “偷”几个“绿色能量球”,已经成了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乐趣. 当蚂蚁森林的“能量积分”达到一定标准之后,便可以解锁不同的树种,在生态脆弱地区种下一棵真正的树苗.而少用一个一次性纸杯,则能为植树造林贡献一分钱善款;多几公里“以步代车”,就可以为防风固沙一线的小树苗多浇一次水……  相似文献   

7.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一些极为简单的动物已经成功“摆脱”了它们的大脑,例如海绵就因为大脑对它们的存活没有任何作用而放弃,而且摆脱对大脑的依赖还可能就是它们生存至今的关键所在.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弗兰克·希尔斯表示:“如果你坐在海床上,只滤食从你身旁流过的食物,你就不需要一个大脑.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大脑是对能量的一种浪费,你无法让身体保持所需的能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个奖项 ,都是旨在激励 ,这不会有什么歧义 ,但激励什么 ,似乎并没有一致的看法。我们纪念诺贝尔奖 10 0年 ,除了因为这个奖有数以百计的获得者遍布世界上几十个国家 ,偏偏与中国本土无缘 ,便产生了某种复杂的情绪和议论外 (这基本上属于“外史”的范畴 ) ,恐怕更值得关注的还应该是“内史”吧 ,即科技奖励 (广义地包括各个层次、各种名堂的奖掖 )究竟意欲何为 ?本人不揣冒昧 ,引申出去“提”三个似是而非的“问”(本来不应该是问题 ,但提出来就成了问题 ) :一问奖“量” ,还是奖“质” ?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小儿科的问题 ,我们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知识与理解关系业已成为知识论与科学哲学共同关心的话题。“理解的知识理论”受到一些德性知识论学者的质疑。例如,普理查德就主张理解并不必像知识那样满足安全性条件,即可以与某种认知运气相容。对这一相容性论题的批评表明,如果以“说明评价的可靠性”来界定安全性条件,则理解与知识一样都不相容于认知运气。这种不相容性归根到底根源于科学理解的形成必须以相关机制的知识为前提。因此,科学理解的机制论概念支持了“理解的知识理论”,拒斥理解与认知运气的相容性论题。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06,(17):8-9
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很多长期研究异常现象的科学家都对不明飞行物(UFO)的存在毫不怀疑,但他们眼中的UFO与被神秘化了的UFO是不一样的。在他们看来,所谓“不明飞行物”中的“不明”,只是意味着目击者看到了某一样东西,但没有立即认出那是什么而已。通常来说,在某个时间段,在某个环境里,一般人只是简单地扫一眼,可能真的分辨不出天空中出现的许多东西,但飞行员、气象学家或一位天文学家或许一眼便可认出它们是什么。同样道理,大多数人可以无法理解一段好似非同寻常的经历,但心理学家却可以作出相应的解释。所谓的“遭遇外星人”事件…  相似文献   

11.
技术工具论的表现形式及悖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理解技术的通常范是工具论的观念,海德格尔曾经对这种理解方式给予过批判。但是,这种观念仍然以各种形式显现在人们对于技术是什么与技术的批判中,“工具论”的范式给人们自身带来的问题--事实悖论与伦理悖论并没有被充分注意到,所以有必要对此范式进行整理并给予分析。  相似文献   

12.
瑞典女子妮娜·斯帕雷不久前用头发编织成各种款式的内裤,还标榜是纯天然,不过这些“头发内裤”还不会上市,因为穿过的人觉得舒适感有待加强,“像是去理发店里被整团头发刺到的感觉”. 充满创意的妮娜斯帕雷表示,“过去尝试过很多不同的材质,发现头发的保暖性很好,所以从全国各地找了各种头发,不管是粗糙发质、细软发质、短发、卷发,还是有没有染发,我通通都收起来”,在编织内裤时“也完全天然,不染色、也不添加其他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经济史视角的机器换人“常识”深藏着技术哲学新的分裂风险。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哲学需要继承现代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纲领的精神,在机器换人“常识”的经济史理解基础上打开“技术黑箱”,引入《资本论》的技术史视角批判和反思机器换人“常识”,进而找到新的认识论和推理逻辑问题,即“机器如何接受并重现人类能力的知识”——技术知识论。借鉴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的思路,技术史与经济史如同技术哲学的“内史和外史”,没有技术史的技术哲学是分裂的,没有经济史的技术哲学是瘦弱的。  相似文献   

14.
Kanzi喜欢橘子、樱桃和葡萄.他可以在触摸屏上点击代表他想要的东西的符号.Kanzi可以使用500个单词,和人交谈的时候则能理解几千个单词.此外,他还能用火柴点火. 实际上,Kanzi并不是人,他是一只倭黑猩猩.和黑猩猩一样,倭黑猩猩也是我们的近亲.虽然他不能像人一样谈话,但Kanzi还是改变了我们对我们灵长类亲戚的看法.反过来,我们也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开辟“共建学术规范 ,整饬学术道德”专栏的目的 ,不是为了“一吐为快”或“解气” ,而是为了唤醒所谓“学者”的学术道德良知 ,并在此基础上共建良好学术规范 ,以促进学术的真正繁荣。其实 ,学术批评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运作方式 ,它既能达到对有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人的张扬 ,又能达到对无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人的鞭笞。我们所说的“学术失范” ,并不简单是一个学术政治化、世俗化、功利化、道德良知失缺等等问题。严格地说 ,近六、七十年来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社会科学学术规范 ,许多所谓的学术活动都是在没有规范可遵循的状态下运…  相似文献   

16.
据国外媒体报道,法国一个由工程师组成的科研组研发出一棵风力发电人造树.巴黎一家新兴公司的创办人杰罗姆·米肖-拉里维埃表示:“那天一点风也没有,我在广场看到树叶在抖动,于是产生了这种发电法.我认为,能量必定来自某个地方,然后被转变成电能.” 这家公司计划在2015年以单价2.35万英镑出售这种“风树”.风树是利用人造树叶内的小叶片发电,不管在何种风向下都可正常运作.  相似文献   

17.
“宇称”是研究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微观物理现象时引进来的概念。宇称分正负雨种,在一定的意义下,可以认为它象电荷一样是基本粒子组成的物质体系的一种属性。由于“宇称”的概念反映的是微观物理现象的特点,它不能像电荷,质量,能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在宏观物理现像中,也就是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找到与相对应的概念,但是不论“宇称”,还是“宇称守恒”却都是从空间具有“反射对称”这一普遍看法推导出来的,宇称守恒的动摇也直接动摇了“空间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化学哲学?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有待国际学术界共同讨论。仅就中国学者的理解来说,通常认为是“以化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或是“以化学为研究对象的自然辩证法”;或是“以化学领域中具有世界观与方法论意义的一般理论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但是,也许主要是一门哲学的化学,即运用哲学原理来揭示化学运动规律的学科。然而不管怎样说,就其性质来看总是一门处于化学和哲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或是由化学和哲学相互渗透形成的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19.
“术语”的通常释义是“某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这就是说,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该学科的专用术语,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都是如此。“术语”是知识的桥梁和纽带,正所谓“没有术语就没有知识”,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从事科学研究,需要使用术语,科学研究的发现与创新需要创造新的术语,这些术语统称为“科技术语”。  相似文献   

20.
无私利性规范的内涵、合理性和适用范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默顿的“无私利性”规范做新的解读,力图消除翻译上和理解上的错误;归纳了批评“无私利性”规范合理性的四种类型,并针对性地提出反批评和辩护;界定了“无私利性”规范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