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证言知识可否还原为源于感知、记忆与推理的知识,这是证言知识论的核心话题。格雷科认为还原主义和反还原主义使得证言知识过强或过弱,并且都没有注意到证言信息流中有着信念分配与信念获取的区分。格雷科的工作属于质性研究,量化研究可以克服其理论缺陷。聆听者的证言信念度反映了聆听者对于言说者的信任程度。完全信任与完全不信任都无法导致证言知识。证言度概念要求聆听者是一位推理者,进而支持了还原论。基于证言度的证言知识的价值就在于反对轻信与彰显理性。  相似文献   

2.
在本文第一部分,我回顾了知识论的德性理论方法的主要成就,尤其是针对解释知识的价值而言。其主要观点是,知识是认知者的成就,而不是纯粹幸运的成功。在第二部分中,我考察了这种反对意见,它认为,这种方法无法处理证言知识,并且一般情况下无法解释社会认知依赖,或者对于他人的认知依赖这种重要现象。在第三部分中,我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用以回答这些反对意见。这种新方法区分了基于感知和其他生成来源的知识生成以及基于证言的知识传递。知识生成仍然被理解为可归于认知者的德性认知主体性的真信念。这种新理论采用联合主体性概念来理解知识传递。在涉及知识传递的情况中,真信念可归于言说者与聆听者双方合作一致的德性联合主体性。第四部分回到知识价值问题。其所持有的理念是,传递知识构成了一种联合成就,也因此普遍地具有了联合成就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卡瑞尔和基德认为弗里克提出的"认知不公正"概念在医疗领域中也存在,她们论证了这一领域的证言不正义和阐释不正义.然而本文认为,医疗领域与认知不公正问题的典型领域存在显著差异,其差异主要在于专业知识的不对称,病人证言依赖于知识语境和医生能力.因而用认知不公正的概念来表述这些问题会一定程度掩盖其中更为深层的两类知识之间的交互...  相似文献   

4.
通过接受他人话语(证言)而形成的信念何以能够成为知识?个体主义认为证言本身并不具有为认知主体提供知识保证的特殊地位,证言知识完全由接受证言的个体内在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资源提供辩护和保证。反个体主义则主张证言知识不能完全由个体内在的因素所说明,而是有着外在的维度,接受证言的个体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状况是其知识保证的必要构成条件,信念的合理性是在社会中分布扩散的。证言知识的反个体主义将知识视为个体与社会共同参与构建的认知成果,这种观点能够避免理性还原论在解释日常知识上的困难,缓和德性认识论在说明证言知识时所面对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张力,并且为科学知识的三大特征提供解释,有利于创建一种互利型的知识理论。  相似文献   

5.
以培育个人德性来纠正认知不公的方案主要受到两方面的批评,分别针对其所诉诸的个人层面和自主层面。从情绪的认知功能维度看,个人德性方案也面临诸多困难。然而它依然是有效而必要的,因为首先它在情绪的生理机制上是可行的;其次它促进了个人与边缘群体的实质沟通,促进了相互间的读心能力;再次它提升了证言评判时的认知伦理风险,继而提高了审慎度;更重要的是放在代际尺度上看,文化演化中新情绪模式的构成,有助于更实质地重塑证言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全面讨论动物感知的预测加工模型(简称PP模型)与社会知识论中关于证言不公问题之间的关系,详尽证明前者对后者做出的认知基础性贡献。文章首先说明证言不公是一种常见而又被忽略的社会现象,然后厘清弗里克所提出的证言不公问题的背景、根源(偏见)、解决进路(证言敏感性)及其困难,接下来介绍PP理论,然后论证PP是如何解释偏见与证言感知的,初步解答了如此解释下解决证言不公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斯蒂芬·格林(Stephen Grimm)认为理解是一个理智德性。分析表明,"理解"的含义有二:(a)作为一种认知之善的理解,与(b)作为一种性格特征或心智能力的理解。作为认知之善的理解不是一个理智德性;作为性格特征或心智能力的理解才是一个理智德性。这个区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理智德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科技术语翻译是科技信息的沟通,也是文化元素的传递。术语概念形成机制和语言表达式都要受到文化认知的制约和影响。从等值传递专业概念的目标出发,术语翻译应当从文化认知原理、文化对应性等方面深入理解,通过对比分析,探讨术语翻译的实用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遗传学者李汝祺与胚胎学者朱洗相继独立将所观察到的马蛔虫类群鉴定为三价新亚种,并就三价马蛔虫发现的优先权展开争夺。文章在梳理这一竞争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了双方如何籍由各自的专业认知框架来理解自身发现所承载的学科价值,认为双方参与竞争的动力机制是个体通过对首创性发现意义的揭示来实现对自身学术能力的内在认同;后将竞争行为置于“胚胎学与遗传学认知对立”的学术情境下,考察了双方的学术理念受各自学科研究纲领的支配程度,认为对学科纲领兼容性的理解差异决定了竞争关系形成的必然性;文章依据不同维度的评判标准对优先发现权的归属做出了探讨,认为以现实的社会认同标准,发现的优先权彼时归朱洗所有,而以库恩对发现过程的理解,李汝祺是唯一的马蛔虫新亚种发现者。  相似文献   

10.
公众理解科学的研究由于多学科视角及各种研究进路的介入而呈现广泛且复杂的讨论态势。但是,以米勒体系作为线索,仍可探寻其理论演进的踪迹:"科学观"方面,从传统的实在论走向多元科学观的并存;"公众观"方面,对公众的多样化、主动性及其具体情境的认知;"理解"方面,对其内涵的扩展与自身情境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在与科学说明的关系之比较中科学理解的概念、原理得以辨析清楚,其基本立场也在与一般理解概念的区别中得以凸显出来。其中判断力、逻辑力是形成科学理解的主要工具,类比是重要的机制,而陌生知识通过知识背景的整合从而丰富、改组原有知识结构是主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怎样对问题作数学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与经验之间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是数学问题产生的根源。在理论上,原则地说,每个确定的数学问题都应该能得到明确的解决。对问题作数学的理解,既要看问题本身固有的性质和功能,还要看人的素质、能力和观念。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可视化在科学史上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认知优势,并启发了大量的科学成果,但其如何形成这一认知优势可分解为三个认识论问题。本研究基于所有认知行为都是基于大脑内部的认知机制这一前提,认为科学可视化是通过外部视觉刺激影响内部认知,并在这个研究思路上,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与建模,构建了三个模型分别回答三个认识论问题:解释视知觉创造力的“意象-图式-表征”模型、解释外部视觉刺激带来认知优势的三要素解释框架、解释注意力与先验知识参与的双向模型。  相似文献   

14.
认知的具身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认知科学中存在一个具身认知的运动。认知的具身观认为,我们的心智和理性能力是具身的。与认知的具身观相对立的是“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认知主义(cognitivism)的观念,这是一个基于“客观主义”意义的认知观。客观主义的意义理论认为认知过程和结果独立于进行认知活动的人的身体结构和认知发生于其中的认知情境。与之相对,认知的具身观认为认知是身体一主体在实时的环境中的相互作用活动。认知科学的当代发现表明,意义在认知中处于中心地位:我们的认知活动是通过意义和世界紧密关联的。心智的本质在于它构成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分子生物学是20世纪中期逐渐成形的生物学学科,旨在从分子层面对生命体进行研究,并涉及到对生命本质的哲学理解。在巴斯德研究所的微生物学传统、新拉马克主义在法国生物学界的支配地位、遗传学和胚胎学之间的断裂等背景下,法国分子生物学家雅克·莫诺的工作从早期的酶适应研究逐渐转向了关于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并最终将生命体看作一台既非纯粹的机械决定论,又非目的论的控制论机器,这一观点在今天对于理解生命本身以及分子生物学都具有丰富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代知识论学者对理解的探究热情日益高涨。其中涉及理解是否是一种知识的争论。理解知识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格林姆指出,理解是一种know-how,是一种因果知识。这一主张遭到了来自普理查德、扎格泽伯斯基、卡凡维格等人的质疑。尽管格林姆对这些质疑作出了回应,但其主张仍有一些不足。"理解的融贯知识论"认为理解是各类知识的融贯混合体,这一理论不仅有足够的理论张力,还能为行动提供好的向导。  相似文献   

17.
证言知识论是当代西方知识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领域。证言指间接获得的二手消息或信息。我们每个人常常不可避免地通过直接接受他人的证言而获得知识。例如,小孩接受师长的教导。对此,证言的默认接受权利要从知识论的角度说明我们在知识上直接接受他人证言的合理性。本文首先分析了证言知识论中主要的四个默认接受权利理论,并指出它们所面临的困难;进而找出摆脱困境的办法——提出了一个新的主张,即默认接受权利与具体的个人和具体的时空背景相关,它是众多的,分别对应着不同时空中的各个听者,而非统一、普遍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知识与理解关系业已成为知识论与科学哲学共同关心的话题。“理解的知识理论”受到一些德性知识论学者的质疑。例如,普理查德就主张理解并不必像知识那样满足安全性条件,即可以与某种认知运气相容。对这一相容性论题的批评表明,如果以“说明评价的可靠性”来界定安全性条件,则理解与知识一样都不相容于认知运气。这种不相容性归根到底根源于科学理解的形成必须以相关机制的知识为前提。因此,科学理解的机制论概念支持了“理解的知识理论”,拒斥理解与认知运气的相容性论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0,(22):52-53
1 立项背景 豫西南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基地,随着矿产资源的强力开发,矿产资源迅速消耗。而区内原来发现的铅锌银矿主要赋存于构造裂隙中,多数专家认为是“毛毛矿”、“不成气候”,开展铅锌银找矿工作的风险和难度都很大。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通过对区内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豫西南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独特,具备形成大/超大型铅锌银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断裂构造发育,  相似文献   

20.
公众理解科学的新模式:欧洲共识会议的起源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公众理解科学领域,欧洲国家率先发展了许多公众参与科学事务的实践模式,丹麦技术委员会创造的共识会议是其中之典型代表。在关注共识会议被广泛传播的前提下,文章从文化、社会、政治的角度,分析了共识会议在欧洲产生并受广泛关注的历史背景;并着墨共识会议的组织程序与特点,分析了国内外共识会议研究中的两条线索——民主政治、公众理解科学;指出共识会议对民主政治的贡献是有限的,应在公众理解科学的背景中,寻求其作为公众理解科学新模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