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8,(7):47-47
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包括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远处转移有淋巴转移、血运转移和种植转移三种主要形式。抑制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的新型制剂渐受重视,并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广谱性治疗肿瘤的手段。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和D(VEGF-C和VEGF-D)结合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3(VEGFR-3),刺激肿瘤新生淋巴管发生(lymphangiogenesis),进而促进恶性肿瘤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VEGF在25例正常大肠组织和4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正常大肠组织中不表达,在4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24/40)60.00%,与大肠肿瘤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在正常大肠组织也不表达,在4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28/40)70.00%,两者均与大肠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Survivin基因表达与大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Survivin是血管的保护性基因,可能参与了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是一种能特异性地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血管新生的细胞因子,在雌性动物的卵泡发育、卵母细胞的成熟、黄体的形成与功能的维持等生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探讨VEGF在绵羊卵巢发情周期中的表达规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析同期发情后0d、5d、9d、12d、15d的绵羊卵巢中VEGF表达强度变化,以期了解VEGF在绵羊卵巢发情周期不同时期的表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VEGF阳性目标主要出现于卵泡膜与颗粒细胞.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VEGF表达依次增强(P<0.05).发情周期0~5d,大窦腔卵泡(颗粒细胞4~8层)VEGF表达量骤然上升(P<0.05);而9d开始显著下降,与5d比较差异显著(P<0.05);12d继续下降(P<0.05),且为最低值;15d又明显上升(P<0.05).VEGF在卵巢间质呈弱表达,各个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绵羊卵巢存在着血管周期性新生的变化特点,而VEGF在这种周期性血管新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肿瘤干细胞(CSCs)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项分化潜能的细胞亚群,在肿瘤生长、转移和复发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的研究认为肿瘤可能是一种源于CSCs的干细胞疾病,然而目前关于CSC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CSCs内细胞信号途径、肿瘤微环境(TME)对CSCs的维持及调控机制、CSCs放化疗抵抗中病毒致瘤蛋白的作用,以及是否可发现特异性的针对CSCs的靶向小分子化合物等问题尚有待深入探讨。通过对CSCs生物学行为、基因表达谱以及其功能特性的不断深入研究,可以阐明其遗传机制、恶性转化路径,从而发掘针对CSCs新的治疗靶点,为临床根治肿瘤带来新的希望。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支持下,南开大学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四川大学开展了对上述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发现新型的CSCs治疗靶点,为临床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提供新策略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型纳米药物克服肿瘤化疗抗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症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作为临床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成为目前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肿瘤药物的高毒性和重复使用导致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这严重影响着临床化疗的效果,甚至最终导致化疗的彻底失败,90%以上肿瘤患者死于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性问题一直是肿瘤化疗的最大瓶颈之一。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对肿瘤治疗意义重大。迄今为止,科学家一直在致力于提高化疗敏感度,克服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但50年过去了并未解决根本问题,效果不佳。我们的最新研究发现,利用纳米颗粒容易进入细胞的特点,适当表面修饰的金属富勒烯纳米颗粒,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对顺铂的内吞,而且可以高效逆转肿瘤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为克服肿瘤化疗的耐药性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8,(2):47-47
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包括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远处转移有淋巴转移、血运转移和种植转移三种主要形式。抑制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的新型制剂渐受重视,并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广谱性治疗肿瘤的手段。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ma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和D(VEGF—C和VEGF-D)结合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3(VEGFR-3),  相似文献   

7.
肝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发展有效的治疗手段极为迫切。肿瘤微环境是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土壤",调控肿瘤微环境可改善肿瘤恶性表型,抑制其发展与转移,是肿瘤治疗新策略的突破口。利用纳米技术,发展调控肿瘤微环境的纳米药物,在改善肿瘤微环境的基础上增强抗肿瘤效果,将成为抗肿瘤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领域竞争的新的制高点。本项目将根据肿瘤微环境的特点,拟通过精准自组装、微纳加工、纳米特性控制、多价态递送等多种技术手段,发展纳米药物先进制备技术和调控肿瘤微环境的纳米技术新策略;同时,在纳米药物调控肿瘤微环境的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纳米药物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转运、代谢的创新方法研究,实施纳米药物和免疫微环境干预等联合治疗策略,以实现对肿瘤细胞外基质重塑、细胞内在信号调节和细胞外在信号调控,干预肿瘤免疫微环境,实施肿瘤干细胞靶向,从而实现项目关于发展基于肿瘤微环境调控的纳米药物及临床转化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44-44
肿瘤靶向治疗,尤其是抗体靶向治疗已被公认为最具应用前景的肿瘤治疗新策略。FDA已批准的8种肿瘤靶向冶疗抗体新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和疗效,并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研制开发肿瘤靶向治疗新药的关键和核心是发现和获得有价值的肿瘤分子靶标。肿瘤分子靶标是指能作为肿瘤靶向治疗的癌细胞表达的相关分子。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3,(1):61-62
恶性肿瘤是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细胞组成的集合体:肿瘤细胞的不可控增殖和侵袭,以及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的营养、免疫逃避和侵袭转移等过程的支持作用,共同形成了肿瘤的恶性表型的细胞和分子基础。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细胞受到共同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调控,其中,Notch信号在肿瘤中的作用近年来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0.
血胆固醇水平与肿瘤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正常人和肿瘤患者血胆固醇水平,探讨血胆固醇水平,特别是低胆固醇血症与人体常见肿瘤的关系.研究结论.正常男性低胆固醇血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肿瘤患者低胆固醇血症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低胆固醇血症可能与肿瘤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头号致死疾病,并且罹患恶性肿瘤的人数每年都在逐渐增加。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对付肿瘤的三种主要手段,其中约70%恶性肿瘤患者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约40%~50%患者通过现代综合治疗可以获得长期生存,其中放射治疗贡献约30%~40%,但是放射治疗后肿瘤局部复发仍然是最主要的失败原因,这也是导致此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文献表明,肿瘤特殊的微环境如乏氧和酸化等影响细胞的周期状态以及DNA双链断裂的修复能力,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等治疗的抗性增加,并且也是导致肿瘤复发的主要原因。然而,到目前为止,“什么是肿瘤复发的源泉?”、“残存的癌细胞怎么最终导致肿瘤复发?”,关于这些导致肿瘤复发最基本的问题都急需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来阐明。  相似文献   

12.
(1)肿物:可生长在生殖器官的任何部位。一般是本人偶然发现。这些肿物即使无任何症状,也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大多是长了肿瘤。 (2)阴道异常分泌物: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宫颈内膜的分泌物及阴道渗出物形成白带,一般量不多,并随月经周期变化。当女性生殖道发生肿瘤,肿瘤出现坏死、破溃,可出现水样、血性和米汤样白带。如合并有感染,可有臭味。白带异常可能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或输卵管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传统化学治疗存在对正常组织有严重毒副作用的缺点,阻碍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随着基于肿瘤内部催化化学反应的癌症诊疗学的快速发展,通过利用肿瘤内部催化化学反应的"高效"和"特异性",纳米催化医学有望解决传统化疗存在的问题。本综述将详细地讨论通过内源性肿瘤微环境或者外源性物理刺激触发的肿瘤内化学反应用于多模式成像导航下的催化治疗以及结合其他治疗模式的多功能治疗,并讨论了纳米催化医学在未来临床转化中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2,(20):15-15,17
肿瘤是多阶段形成的复杂疾病,单一靶向诊断与治疗或单一靶点的诊断与治疗效果都不理想。因此,整合的诊断与治疗已经成为极佳的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模式。从早期的靶向诊断角度来看,对肿瘤患者不可能做到使用全部的分子探针来早期诊断疾病;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寻找针对各种靶点的诊断靶标,将花费巨大。因此,研究针对肿瘤共性的靶向探针,将有可能实现肿瘤的早期检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7):60-60
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基因治疗被公认是21世纪最有潜力的治疗技术,将成为除手术、放疗和化疗外第4种肿瘤治疗方法.然而基因治疗载体具有缺乏靶向性、免疫原性强、基因药物评价体系和标准不完善等,制约了基因治疗的进一步发展.本项目针对基因治疗发展的瓶颈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4):15-15,17
1立项背景 消化道恶性肿瘤成为目前主要的致死性疾病,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各有其局限性。中医药能全面调理人体内环境,改善和消除功能紊乱与失调,激活人体自身的抗癌免疫力,恢复癌基因的自稳态调节,促进癌细胞自我凋亡和良性转归,从根本上改变肿瘤发生及其复发的原因和条件。扶正培本法是肿瘤治疗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4):9-9,11
1研究意义 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途径,本项目研究制备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淋巴细胞治疗肿瘤,包括确立如何在体外获得特异性抗肿瘤和病毒感染的淋巴细胞克隆,建立多种淋巴细胞的长期培养和大量扩增,以及高效基因转染淋巴细胞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8,(12):59-59
肿瘤的生物治疗目前被普遍认为是手术、放疗和化疗后的一种新的、更加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随着肿瘤生物治疗的问世,恶性肿瘤的治疗有了新的突破,国内外的临床实践证明,该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3,(6):60-62
膀胱、肾脏肿瘤是泌尿系极常见的两大肿瘤,且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在膀胱肾脏肿瘤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突破,但仍存在诸多难题和困惑有待进一步解决,如肾、膀胱癌发生、浸润、转移的内在生物学行为规律?膀胱肿瘤高复发率原因?腹腔镜微创治疗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研究发现BRMS1与多种肿瘤细胞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就BRMS1的生物学特性、BRMS1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