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面积环改生态灭螺血防综合治理技术及其费用~效果关系,为政府提供新的血防措施和策略。方法:引进外资、承包管理;环改10万余亩残存钉螺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分块围堤水产养殖);按水系建筑“隔阻沟”防止钉螺扩散;在围堤端口建护栏防止传染源进入;纵向收集螺情、病情、血防开支、农业收入等资料,统计分析其费用~效果关系。结果:2007年查螺5758878m^2,2008年查螺5515090m^2,均未发现残存钉螺及钉螺扩散现象;进入易感地带的人次减少97.77%,耕牛进入为零;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为零;每年血防支出减少158.8万元(血防投入减少80.20%);产业调整后每亩增值399元(亩产收入增加78.25%);2008年经市考核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结论:通过综合治理之后,药湖血吸虫病区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此项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血吸虫病内湖地区,甚至血吸虫病大湖区。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3,(18):24-25
血吸虫病仍是影响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大型水利工程造成生态环境的改变及流动人口的剧增,将可能导致钉螺面积回升和人、畜感染机会增加,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水利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影响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课题(2004BA718804),采用了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生态学、水文学和地理信息学等方法,对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鄱阳湖堤防工程和山区水库灌溉工程修建后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对钉螺分布或扩散以及血吸虫病流行态势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在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建立敏感有效的防控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防止疫情反复,最终消灭血吸虫病.采用前瞻、横断面和回顾性调查研究相结合,现场和实验室结合,血吸虫病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相结合的理论和方法,对传播阻断地区残存传染源、钉螺和流动人口输入性传染源的发布特征及防控技术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制定系列防控监测措施方案,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广东省于1 98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986~1988年历史病人和高危人群的血吸虫病原检出率分别0.40%(5/1260)和12人(2.4%);至2006年,来自疫区流动人口血吸虫病原检出率为0.05%(6/13076).残存钉螺主要分布在荒地、水沟及竹林等,占88.37%;湖区输入的钉螺在广东的可疑孳生环境生长繁殖状况良好.根据各阶段研究成果,率先建立省级防控监测体系,首次提出了传播阻断之后的近期采取选择性主动监测、清理历史遗留病人和高危人群为重点的策略,远期采取被动监测输入性传染源为重点的策略;创建了钉螺监测和质量控制体系,针对高危环境和可疑环境采取不同的综合治理措施.应用效果显示,1 992年发现1个复发疫点并及时、有效处理,防止了疫情扩散;复治历史病人1 9688人,有效清除大批残存传染源,监测查获输入性血吸虫病人41 0例并予及时治疗处理;指导改造大量适合钉螺孳生的高危环境,实施查螺质量控制,防止可疑环境漏查,保证查螺质量,及时、有效消除隐患.迄今,广东省已连续1 9年未查获钉螺和本地新感染人、畜.广东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策略和措施,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有效防止疫情复燃,以省级为单位,率先在全国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8,(11):61-61
血吸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建国后历经几十年艰苦防治,至今仍是严重的农村公共卫生问题。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惟一中间宿主,消灭钉螺是阻断血吸虫病流行的最重要措施。此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灭螺药物是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简称50%可湿粉,下同),其使用方法主要为喷洒法或浸杀(泡)法,均需要大量水源。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池塘养殖是水产养殖业主体,然而,干百年来我国池塘养殖却一直采用人工开挖面积较小的静水水体进行养鱼生产,养殖工艺简单、水资源和物质能量不能被有效利用,而且由于养殖环境的恶化,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8,(14):47-48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阻碍农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地方性重大传染病。在我国流行至少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许多流行区呈现“千村霹雳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凄凉景象。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涉及2个宿主,湖北钉螺是其唯一的中间宿主,人或乳哺动物是其终末宿主,这2个宿主均为血吸虫的受害者和扩散者。因此,控制日本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集中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08,(7):54-54
药物灭螺是消灭钉螺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氯硝柳胺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唯一可用的灭螺剂,但其难溶于水,使用不方便,严重影响了该药的应用,现有的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虽其溶解性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现场使用的要求。由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氯硝柳胺新剂型的研究”课题,拟研制氯硝柳胺新剂型以解决氯硝柳胺使用困难的问题,并提高杀螺效果。  相似文献   

9.
草鱼生长速度快,饲养成本低,在市场上占有率较高,但草鱼肉质较松,养殖方法比较单一。草鱼的脆化,就是通过改变其食物结构而使肉质坚硬且爽脆,不易煮烂,切成鱼片、鱼丝不易断碎,而味道仍就鲜美的养殖新技术。一、池塘条件选择池底淤泥少,排灌条件好,水质清新,面积2~3亩,水深1.5~2米的池塘为好。按常规方法彻底清塘。若选用流水水体,效果更佳。二、脆化季节从春季水温在15℃以上,草鱼开始摄食直到停止摄食之前都可进行,但要保证脆化时间不少于60~70天。三、放养对象选择体重0.75~1千克/尾的草鱼作脆化放养对象,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用漂…  相似文献   

10.
血吸虫病是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重大传染病。本研究通过比较观察在不同类型地区实施传染源控制措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阐明传染源控制措施的优化模式及其基本原则。其方法为分别以行政村、乡镇以及水系流域为区域范围,实施以机代牛、卫生改厕等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观察螺、病情变化情况,评价其预防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结果是以行政村为区域范围的8个村在实施传染源控制措施3年后,人群平均感染率由4.8%降为0.4%,降幅为91.8%;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由0.0088只/0.1m2降为0.0002只/0.1m2,降幅为97.2%。铜陵县老洲乡在整乡推进传染源控制措施3年后,人群平均感染率由4.78%降为0.08%,降幅为98.33%;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由0.015只/0.1m2降为0。贵池区秋浦河流域、九华河流域、升金湖流域分别在实施传染源控制措施3年、2年、1年后,人群平均感染率分别由4.65%、4.52%、3.65%降为1.46%、2.19%、1.84%,降幅分别为68.6%、51.55%、49.58%;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分别由0.0075只/0.1m2、0.0052只/0.1m2、0.0053只/0.1m2降为0.0003只/0.1m2、0.0015只/0.1m2、0.0014只/0.1m2,分别下降了96%、71.15%、73.58%,急性血吸虫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表明实施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防治效果较为巩固。  相似文献   

11.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在我国有悠久的种植历史。近年来,油茶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在农业科技领域,TRIZ理论研究仍处于传播、普及的起步阶段。本文尝试应用TRIZ进化理论,分析油茶产业对我国食用油安全战略的意义,并指导低产油茶林的改造和油茶生态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07,(7):57-57
1984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实验室培育出第一批具有快速生长特性的转基因鱼,随后,以提供优质食品蛋白来源为目的,世界范围内,迄今已成功研制了30多种转基因鱼,这些转基因鱼包含了当今世界水产养殖的许多重要品种。但是,尚无一例转基因鱼释放到自然水体中进行商品化养殖,遗传生态安全及其控制技术已成为转基因鱼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转基因鱼实现产业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网箱养殖在提供优质蛋白质的同时也对海域环境产生极大影响,长期进行网箱养殖的海区,底部污染物堆积,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生态系统功能将严重退化。网箱养殖的生物修复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本文综述了网箱养殖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大型藻类对营养盐的吸收特性以及基于大型藻类的网箱养殖污损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并对网箱养殖生物修复技术的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油茶种植与水土保持结合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洪灾害,预先规划油茶种植与水土保持结合工程是保障生态和经济效益并举的重要方略。文中采用环山水平梯带整地,构筑竹节沟,预防山洪拦沟,坡改梯田方法,营建崩岗治理工程、防治山洪灾害工程;对低产老油茶林实施高枝换冠嫁接、疏枝整冠及林间套种豆类等短生长期作物,提前达到油茶园建设回收投入资金;同时利用清砂育苗和轻质培养基炼苗等技术培育高根冠比新苗,保障高成活率达95%以上,使经济效益提高三倍。实施结果表明,前述治理和措施的实施能有效治理当地水土流失,取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得益彰。  相似文献   

15.
养殖畜禽粪便污染是导致于桥水库附近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蓟县2006年的实际畜禽数量,定量分析了蓟县主要的畜禽粪便年排放量、粪便污染物进入水体年排放量(COD、BOD、NH3-H、TP和TN)。结果表明:粪便污染物进入水体年排放量的COD和BOD分别高达379.98t和489.54t,NH5-H为64.054t,TP为1312.22t,TN为2;32.17t。此研究结果可为治理天津市于桥水库周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和合理规划养殖业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晃  徐皓  陈军  倪琦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5):61-62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使鱼类能长年在适合自身生长繁殖的良好水体环境条件下生长,是目前渔业生产中工业技术应用水平最高的生产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长久以来,我国沿海水产养殖设施,以港湾鱼排(传统小网箱)养殖为主.由于鱼排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养殖水体小(每箱约27~36立方米),适合一家一户养殖,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时至今日,全国沿海港湾约有鱼排(传统小网箱)100万个,养殖水域处于严重饱和状态.在陆源污染和养殖自身污染的双重夹击下,养殖环境日益恶化,养殖品质下降,养殖病害大面积暴发屡见不鲜.由于鱼排的抗风浪能力差,每年强台风经过的地方,鱼排(传统小网箱)年经济损失数以亿元计.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3,(10):18-19
“油茶精深加工及先进配套装备研究”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油茶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题结合茶油深加工存在的问题,加快研究油茶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形成油茶脱壳,冷榨、水酶法、低温分离的制取和精炼技术,建立高品质原味食用茶油的快速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全身是宝,综合利用价值极高,南方各省正在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本文从栽植、幼林抚育、成林管理等角度探讨了油茶高产园营建技术,为集约化建设油茶资源丰产基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8,(6):47-47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由于受水位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难度很大,血吸虫病的流行严重影响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长江三峡工程和国家“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方针实施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行为因素变化,血吸虫病传播模式及流行规律也随之改变。因此,三峡库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改变及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是当前我国血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正确评估、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的规律,及时调整疾病控制策略与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