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论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中的理性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科学内含理性精神,表现为对自然界的态度、科学的探索过程和科学共同体的精神气质三个方面。无论是人的发展,还是时代的发展,都需要从自然科学中汲取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2.
科技传播普及与科学精神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重要内容,是科学知识的灵魂。它是科学发展历史本身的产物。科学精神中最重要的是客观精神、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和进取精神。在传播与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内在地包含着科学精神的培育。培育科学精神是科技传播与普及的重要功能和使命。只有使公众逐渐领会和具备科学精神,才能更快地卓有成效地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才算达到了科技传播与普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精神结构的多维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首先分析了科学精神的含义及其构成的六大要素,即求实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竞争精神、批判精神和自由开放精神,深入地分析了科学精神诸要素在知识层、活动层和社会层上的具体表现,并阐述了它们在各层次相应的结合方式。最后本文构建了科学精神的立体网络结构,即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理性精神和求实精神为基本点,以竞争精神为动力,以批判精神为武器,以自由开放精神为保证的立体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4.
科学精神与诺贝尔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核心,其本质是非实用、非功利地探索知识、追求真理。诺贝尔奖鼓励人类在科学精神引导下探索自然界的深层规律。它以促进人类深入理解自然为目标.不追求直接的应用价值。中国未能产生诺贝尔奖得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功利主义科学观在科学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全民族缺乏科学精神。由此导致的急功近利思想侵蚀了科学应有的品格。我国要想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必须从塑造科学精神开始。  相似文献   

5.
科学精神的启蒙——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文化运动时期,自然科学家和人文思想家所做的科学传播,分别从不同角度系统阐述了科学精神。以自然科学家为主的科学传播者,在知识、方法和社会建制三个层面上,系统阐述了科学所蕴涵的求真精神,而以人文思想家为主的科学传播者,又从批判传统文化、开启民智、推进民主三个角度系统阐述了科学精神的作用和影响。由此,新文化运动的科学传播,开始触及到科学的灵魂,实现了科学精神的启蒙,从而为中国科学的发展和文化的革新,做出了必不可少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考察爱因斯坦的科学实践活动,阐明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主旨,认为爱固斯坦的科学实践体现了由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实效精神所构成的科学精神与由价值精神、伦理精神、现实精神、历史精神和理想精神所构成的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进而揭示了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通、两种精神的统一是人类科学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论科学精神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认为,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核心要素,默顿从社会关系视角提出的“科学的精神气质”概念, 能作为科学文化的核心即科学精神的全部内容。本文对科学精神的研究从社会关系视角拓展到文化人类学视角,从文视角提出了科学精神的层次结构概念,认为科学精神是由认识论层次、1社会关系层次和价值观层次等三个层次构成的逐步递进的有机整体,而第一层次有着相应的具体规范,并由此构成科学文化的核心结构,本文最后就科学精神对科学  相似文献   

8.
试论日本科学精神的内涵特征——以仁科室传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科学精神是在日本现代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积淀和改造的结果;另一方面又受到西方科学精神的巨大冲击。本文通过对仁科室传统的个案分析,试图具体地、历史地揭示日本传统文化与外来科学精神融铸为一的内在特征,进而探讨日本科学精神产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
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之灵魂和动力,在方以智科学实践中,体现出中国传统科学精神与西方近代科学精神的共存和融合,它们是:“穷理极物”的求索热情、“物共一理”的理想观念、“集千古之智”的宽阔胸怀和“以实事证实理”的怀疑实证精神。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人文维度--多侧面认识科学的人文蕴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为”的和“为人”的科学,不仅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结果,也是一种动态的过程。科学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表现形态上都与人文文化有相通之处,这正是科学与人文沟通与融合的基础。从科学的精神文化功能,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思维方法,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力等方面阐述科学的人文特性将成为科学问题研究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