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几大发祥地之一,对内而言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对外而言很早就发生了广泛的异域往来。在可考的文献中,周代就已经设置了翻译的官职(象胥、舌人)。术语的翻译在中国较早的历史时期则主要体现在佛学典籍的引介上。很多来自佛学的术语成为沿用至今的基本词汇,诸如"世界""时间""睡眠""实际""真理""平等""希望""转变""究竟""现在"……到了明代后期和清代前期,一些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华,与中国学者合作,编译了包括《几何原本》《山海舆地全图》《泰西水法》《远镜说》  相似文献   

2.
"法人""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虽外形相似,却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和相互替代,英译名更应仔细斟酌。文章围绕这三个术语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讨论了它们分别对应的英译名。  相似文献   

3.
"科学论战"是由"科学"引发并主战一方的学术论战乃至社会论战。梳理与中国密切相关的两场"科学论战"——"人类起源之争"和"转基因食品大战",及其中中西方学界,科学与人文领域学者,科学家与大众等群体间的差异和对话,发现论战背后的"利益共同体""民族主义""对话机制"等问题及"德先生与赛先生"的曲折发展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是近期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文章尝试讨论其内在含义,通过理解互联网的概念,进而探讨"互联网+"的概念,分析了互联网"+"什么与如何"+",并比较了其与"+互联网""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相关概念的异同,以便更深入地理解"互联网+"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生态学实验更多地直接面向大自然,进行实验。其中的"测量实验""观测"自然,"操纵实验""处理"自然,"宇宙实验""模拟"自然,"自然实验""追随"自然。如此,生态学实验的目标就是面向、观察、追随、模拟自然界中自在状态的生物(包括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最终达到认识这种关系的目的。这是实在论的而非建构论的,更多地是在逼进"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的,"追寻"并且"发现"自然,属于自然的"回归",具有"自然性"的本质特征。这种特征与传统科学实验的本质特征"建构性"有着根本性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对布迪厄思想关键词reflexive sociology,现至少有"反思社会学""反思性社会学""反观社会学""反身社会学""反身性社会学"等五种译法。鉴于"反思社会学"之"反思"混淆了reflexive和reflective,前者尚可译为"反身",后者除了"反思"再无词可译。使用"反思社会学"无异于让reflexive抢了reflective的地盘,而reflective在布迪厄著作中同样常见。reflexive本义即为"反身",且布迪厄赋予实践突出的意义,而实践仰仗行动者的身体。在汉语中,"身"有"我自己""你自己""他自己"之意,如"反求诸身";又有实践的意蕴,如"身体力行"。故建议使用"反身社会学"翻译reflexive sociology。  相似文献   

7.
中国媒体通常将体育赛事项目中的"体操"与"artistic gymnastics"等同起来,而将"艺术体操"与"rhythmic gymnastics"等同起来。然而,从语言逻辑上来说,这种翻译存在问题。为了避免引起误会,无论从语言自身逻辑自洽角度而言,还是为了实现同国际接轨,都应当将"rhythmic gymnastics""再约定"译作"韵律体操",而将"artistic gymnastics""再约定"译作"艺术体操",实现语言回归。翻译语言的"约定俗成"不是一劳永逸的。为了实现语言逻辑自洽,翻译语言"约定"之后局部需要"再约定"。翻译核心概念时,应重视语言逻辑问题,既要重视语内连贯,也要重视语际连贯。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打着各种排毒旗号的产业比比皆是,如"皮肤排毒""肠道排毒""肝脏排毒""肾脏排毒"不一而足,但排毒效果着实堪忧。古方、偏方、秘方有"排毒功效",酵素、青汁则有"排毒魔力"。这些花式"排毒大法",真能奏效吗?  相似文献   

9.
正"古希腊科技与艺术展"在中国科技馆开幕,53件展品充分展示出古希腊在科学、技术与艺术方面的辉煌成就。"机器人""自动门""键盘乐器"……谁能想到这是2000多年前的高科技?近日,由中国科技馆和希腊赫拉克莱冬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古希腊科技与艺术展"在中国科技馆展出,53件展品分展示古希腊在科学、技术与艺术方面的辉煌成就。在希腊赫拉克莱冬博物馆创始人Pavlos Firos看来,每件展品绝非今人的凭空想象,而是特定学者  相似文献   

10.
对"浑天仪"一词的历史渊源,以及"浑象""浑仪"两种仪器的取名做了较为详尽的考证,试图理清"浑天仪"一词在历史上使用与演变的线索。并比较和分析了现代部分辞书中"浑天仪"条目的解释,按学术界和日常使用现状对"浑天仪"一词的界定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道""技"关系的观念对技术发展有着深刻影响。这种观念对近现代技术发展也有重要价值。"道"作为"技"的理想境界,通过直观体验的途径,从思想方法、结构功能和文化特色等方面引导"技"的进步。以"道""技"关系为核心形成的技术文化理念,有益于当代技术活动相关要素的和谐,克服技术异化,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技术"在人类存在中的作用及影响,《淮南子》认识深刻,并基于道家立场,形成独到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淮南子》从"道""技"关系、"技""器"关系、"人""技"关系,以及"技""德"关系等方面着眼,深入探讨"技术"的本质内涵及其与人类存在之间的复杂关系,试图在以"道"驭"技"、"人""技"合一中,消解技术对人性的工具化遮蔽,使之成为人类生命审美存在的有利条件。《淮南子》不仅承续先秦老庄的技术思想,而且在汉代"黄老"影响下,对其进一步深化发展,赋予技术更多的现实意义。《淮南子》技术哲学是汉代技术思想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古代技术思想史的重要的历史环节。  相似文献   

13.
梳理总结了"变种""亚种"的概念及其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不同生物类群中的分类地位、习惯用法和拉丁学名的规范表述,以期对使用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吴文俊的数学史观,来自他对中国数学史的独创性研究。在"古为今用"思想的引领下,开辟了数学机械化的新领域,让中国古代数学为世界数学作出新贡献;"古证复原"原则的确立,开启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时代;"两种数学主流"思想的提出,确立了中国传统数学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2002年,吴文俊指出"丝路精神"的核心价值是"知识交流与文化融合"。因此,"古为今用""古证复原""两种主流"和"丝路精神"构成了吴文俊数学史观的核心要素,是指引新时代中国数学史研究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5.
<正>航天(space flight),又称"空间飞行""太空飞行""宇宙航行"或"航天飞行"。指航天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目前,大部分科学家赞同把航天器在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天",航天器在太阳系外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宇"。航天活动的目的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与天体,为人类服务。提到"航天"一词,就不能不说起钱学森。他不仅是中国航天之父,同时也是"航天"一词的首创者。从《钱学森书信》(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我们可以了解到,早在1963年,钱学森就说要为空间技术名  相似文献   

16.
首先在对语言学与术语学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术语学的学科特性;简述了"3W论"的要义,指出了"本体论"在术语学中的深层机理。进而以基本术语"标准"和"标准化"为具体案例,着重分析了由于语境和视角的不同长期以来形成"广义说"和"狭义说"的来龙去脉,并解析了"多样化""标准化"以及"个别级"(即单件定制化)这些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最后,就"标准""标准化"面临国情改变和同国际接轨这两个话题,对如何实现相关概念和术语的能动转化提出了两点创议。  相似文献   

17.
汉语本无"西医""中医"之名,自从西方医术、医药传入中国以后,情况才发生了改变。这两个名称的出现是在19世纪,"西医"见于1839年林则徐的《华事夷言》;"中医"的出现虽然晚一些,但至少在1876年也已经有了,例如,当年徐寿在《医学论》中就使用了"中医"一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由"淤""瘀"为语素构成的词的使用情况,对其中七组词进行了调查,并对照了常用语文辞书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发现这些词在医学期刊和书籍中使用十分混乱。分析了这七组词使用不规范的原因,提出了如何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军语中一些相同或相近的军事概念,通过《军语》词典的释义无法辨析,可以通过语料库的方法辨析。基于《解放军报》语料库的真实语料和数据,从"防御""抵抗""抵御"三个术语在《解放军报》语料库中的索引和MI值分析来看,三者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从概念体系和概念体系构建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术语(集)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文章探讨与概念体系、概念体系构建相关的三个基础性问题,即从术语、概念与定义的相互关系入手,明确三者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分析概念体系构建的含义及其作用,并以术语“词汇学”“词汇意义”为例,对这两个术语进行概念图示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