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过氧亚硝酸盐的化学特性与化学发光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亚硝酸盐(ONOO)是一氧化氮衍生物,由一氧化氮和超氧阴离子反应生成,它是很强的生物氧化剂,具有高的反应活性和不稳定性。本文评述了过氧亚硝酸盐的形成、生物地位、分解、测定,重点介绍过氧亚硝酸盐化学发光研究以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引用参考文献152篇。  相似文献   

2.
利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高分辨电镜(HREM)对Zr60Al15Ni25块体非晶合金在室温轧制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 实验发现XRD衍射峰的半高宽FWHM和DSC曲线上的晶化放热焓ΔH的值在较小变形度ε(约为20%)的情况下小于铸态值; 当e 增大到一定值(大于30%)后, FWHM和ΔH的值又大于铸态值; 当ε进一步增大到约85%时, FWHM和ΔH的值又大幅减小. 实验结果表明, 在轧制过程中合金原子的组态发生了有序化和无序化之间的可逆转变. HREM图像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可逆相变. Zr60Al15Ni25块体非晶合金在轧制变形过程中出现的可逆相变是扩散控制的有序化和剪切应力诱导的无序化两个相反过程之间竞争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电脉冲作用下Al-22%Si合金的价电子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计算了Al—22%Si合金熔体相价电子结构参数,研究了铝硅合金熔体基元键络对温度(能量)变化的敏感性及其对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过热铝硅合金熔体中n4值较大的Si-Si团簇为过共晶铝硅合金初生硅形核提供了核心,对其周围的Al—Si团簇产生强烈的“类拖曳”效应;熔体温度的变化较明显地影响了该核心键络的稳定性,从而影响了组织形态;脉冲电场作用于合金熔体后,不可恢复地改变了Si-Si团簇键络稳定性,从而对合金凝固组织形态起到变质作用,施加电脉冲的能量越高,Si—Si团簇越不稳定,电脉冲孕育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4.
金属熔体中程有序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高温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纯铜,纯铝,Cu-Al,Al-Ni,Al-Fe,Al-Si等合金的熔体结构,发现Cu-Al,Al-Ni,Al-Fe合金熔体中除存在短程有序结构外,还存在中程有序结构.在纯金属铜、铝及Al-Si合金熔体中的不同温度范围内,只测取到了短程有序,没有发现中程有序结构.同时发现金属熔体中的这种中程有序结构的存在与消失是温度的函数.结构因子预峰是中程有序结构的表征.在铁含量分别为14%,16%和19%(质量分数,下同)的Al-Fe合金的结构因子曲线S(Q)上,温度为1550℃ 时,都存在预峰,即熔体中都存在中程有序结构.Al-35%Ni合金熔体温度在≤1300℃范围内,存在预峰;温度高于1400℃时,预峰逐渐消失.在Cu-12%Al合金熔体中,当温度低于1250℃时,结构因子曲线上18.5 nm-1位置有预峰出现.随着温度的下降,预峰变得更加明锐.依据Cu-Al合金熔体结构测试结果,建立了中程有序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含合金元素奥氏体中各结构单元出现几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相变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各结构单元实际出现几率的计算模型,定义了合金元素相变作用因子舭,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研究了合金元素相变作用因子舭与其淬透性系数的关系,表明两者在变化规律、意义及数值上是一致的,说明淬透性系数实质上反映了含合金元素结构单元在过冷奥氏体内的相对数量,从而给出了淬透性系数的本征解释.  相似文献   

6.
方向EMD分解与其在纹理分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提出了方向EMD(Directional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写为DEMD)的定义和框架并用来进行纹理分割.EMD是由Huang等人提出的新的时频分析工具.这种工具使用筛法对信号分解,再对成分的瞬时频率进行分析.虽然已有文章讨论将一维EMD推广到二维情况,但有两个方面还没有考虑:一方面是从二维EMD中提取特征,另一方面是考虑图像固有的方向性在二维EMD分解中的作用.文中考虑到这两方面,提出了DEMD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分解框架中考虑了图像的方向性,并从分解的每个成分中对每个点提出三个特征以进行图像处理.使用DEMD分解提取的特征进行纹理分割的实验说明了这种方法对于纹理处理的有效性.此外,给出了关于DEMD区分纹理在视觉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非晶合金是采用现代冶金技术和合金设计理念研制出的新型高性能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弹性、易加工成型、耐腐蚀和软磁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在国防、空天等高新科技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非晶合金是结构材料中的热点和前沿课题。本文对非晶合金领域的研究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梳理,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对世界主要国家在非晶合金领域的基础研究能力以及我国在该领域的竞争态势进行全方位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正处于从数量到质量提升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总体上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但综合研究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的系统分析结果,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竞争发展态势、问题和国际影响力,并为今后国内非晶合金基础研究发展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和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8.
二硝酰胺铵(AND)作为一种绿色无毒推进剂已在固体推进剂以及液体推进剂领域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是未来化学推进技术的一个新方向.目前我国正处于ADN基液体推进剂研究的起始阶段,对于其燃烧反应过程的研究是当前的一个研究重点.由于ADN基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及燃烧反应过程复杂,相关的实验结果国内外公开文献发表较少,因此有必要开展ADN基液体发动机催化分解及燃烧反应的实验研究.本实验采用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吸收光谱诊断技术,对ADN基液体发动机燃烧室内燃烧过程进行探究.CO是ADN基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及燃烧反应的特征产物之一,通过测量ADN基液体发动机典型工况下CO的特征浓度,可以定量获得ADN基发动机中描述催化分解及燃烧反应进程的重要信息,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自主开发高效稳定的液体ADN基无毒空间发动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多孔NiTi合金的微观结构及超弹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SEM、图像分析和XRD等研究了元素粉末烧结制备多孔NiTi合金的微观结构、孔隙度、相组成和超弹性能。结果表明:用元素粉末烧结方法制备多孔NiTi合金是可行的;实验所得合金的孔隙度在36.0% ̄41.5%之间,孔隙相互连通、呈网状分布。1223K-9h烧结合金的XRD分析未发现游离态Ni。同时,多孔NiTi合金具有优良的超弹性能。粉末烧结多孔NiTi合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物医用材料的医学使用条  相似文献   

10.
在Al基非晶合金中,Al-Ni系的非晶形成能力(GFA)相比其他系列较佳,但是目前对Al—Ni二元合金系的原子排列、玻璃转变和堆垛密度与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至今还未形成系统的认识.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AIMD)模拟方法对AlxNi100-x(x=80,83,85,86,87,90)二元非晶合金的原子堆垛结构和密度进行了研究.双体分布函数和Voronoi多面体分析表明,在该非晶合金系中存在明显的拓扑和化学短程有序,拓扑短程序主要是由以Al原子为中心的类似二十面体结构和以Ni原子为中心的三棱体覆盖三个半八面体(TTP)结构组成.在该合金系非晶中A-与Ni原子间存在强烈的化学交互作用,Al—Ni原子对键长小于原子半径和,化学有序随着Ni含量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AIMD计算结果表明,当x=85时,合金的堆垛密度出现了峰值,偏离了直线规律.综合结构特征和密度特征,从理论上推断,当Al含量为84%~86%时,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较好,可以推广至多元合金体系.  相似文献   

11.
热化学硫碘循环是一种有潜力的制氢方式,而碘化氢分解反应是制氢过程的关键步骤,碘化氢的分解转化率决定了制氢效率的高低.为进一步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角度对碘化氢分解过程进行分析优化,本文建立了碘化氢分解一维活塞流管式反应器模型,并基于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以系统中熵产率最小为优化目标进行研究.考虑传热、流动和化学反应过程的总熵产率,在给定的混合气体进口温度和混合气体进口压力及氢气产率约束条件下进行优化分析,分别考虑管长度固定和自由的两种情况,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求解管外的热源温度最优分布.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反应器中管外热源温度和混合气体温度差值存在相对恒定的子区间,并且管外热源的温度变化范围相对热源线性变化的参考反应器更广.与参考反应器相比,管长固定时(L=3 m)最优反应器的总熵产率降低了51.3%,管长自由变化时总熵产率存在二次最优,此时最优反应器长度L_(opt)=4.91 m,总熵产率相比参考反应器降低了57.6%.总熵产率的降低主要是由降低传热过程不可逆性实现的,适当延长管长可进一步降低反应过程中总熵产率.同时结合工业生产实际对如何实现热源温度最优分布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碘化氢分解反应器的尺寸参数和工艺条件设计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合金相结构的描述取决于所采用的结构单元序列.在系统合金科学(SSA)的合金相特征原子排列晶体学中,合金相的结构是采用对称要素序列和特征原子序列相结合的方式来描述,称之为合金相的特征原子排列结构.它除了能显示结构的对称性之外,还可以给出格点上的特征原子种类以及合金相微观不均匀性.每个特征原子都有其自身的特性:近邻原子组态,势能,体积和电子结构等.合金相的微观不均匀性可以通过特征原子的浓度分布和短程有序参数分布来描述.同时本文对合金相的电子结构和合金相中特征原子的电子结构之间的差异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盐湖卤水资源的成功开发,需以相应的相平衡与相图研究成果为指导,开展含钙多组分卤水体系相平衡的研究,对于我国近年发现的含钙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含钙的海水体系、碳酸盐体系、硼酸盐体系和锂钙共存的卤水体系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含钙卤水体系的相平衡研究进展,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指出了含钙卤水体系相平衡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无机生油理论研究取得的新成果及无机成因油气田的不断发现.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生油理论,以更好地指导油气勘探工作。深大断裂与油气资源分布的联系,不但促进了无机成因理论的产生,也为其提供了无可辩驳的事实依据。全球八个成矿时期与煤、油页岩等的匹配,为有机成因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是二者都没能在实验室条件下生成与原油成分完全一致的产物,并且实验室并不能真实地模拟天然地质条件,从时间尺度上也是不可能的。两者争论的焦点仍集中于油气成因的判别指标上,油气成因理论仍然停留在假说阶段。笔者坚持二元论,认为在地球不同深度,存在不同的生烃机制。从生物气、低熟油到干酪根热降解生烃,再到深层生烃,而在上地幔超高压环境下,温度促进了无机合成烃类。关注中地壳低速高导层以及岩石圈级深大断裂不失为石油勘探工作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5.
单相合金定向凝固时,固液界面处液相溶质浓度会受抽拉速率的跃迁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改变.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抽拉速率从V0跃迁变化到V时,定向凝固系统并不能立即达到抽拉速率V,而是经过一个非稳态凝固过程才能达到矿跃迁加速中,界面处液相溶质浓度呈现小大小的不对称分布,且刚开始时,界面处液相的溶质浓度随抽拉速率跃迁比V/V0,原始抽拉速率V0和温度梯度GL增加而增大,相应的溶质扩散长度随V/V0和GL增加而减小.对于跃迁减速过程,变化情形刚好相反.另外在跃迁加速中,即使合金跃迁变化的抽拉速率仍处于平界面临界失稳速率范围之内,如果固液界面处液相溶质浓度过大,也会使合金凝固的平界面发生失稳现象.上述分析结果在Al-2%Cu合金的数值计算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极化分解理论是雷达测量数据与目标物理散射属性相联系的一座桥梁,在极化SAR信息处理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基于目标方差矩阵的特征矢量分解(H/A)在极化分解理论中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用新方法重点分析了H/A分解中特征值、特征矢量以及H/A等参数的统计特性,给出了特征值分解的各参数物理机理以及描述其起伏特性的概率密度函数;指出了其受杂波影响导致分解的特征不稳定性,且视图数的不同会导致分解参数不同程度地偏离真实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H/A分解中特征值、特征矢量以及H/A等极化分解参数最大似然估计的偏斜性评估,为准确获得极化特征参数打下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在原子力显微镜对Fe-Ni-C多晶体合金中的马氏体浮突进行了系统的定量研究,并与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利用PTMC理论,计算了试验材料中马氏体的切变角,与AFM测量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Ag—Cu系相图和热力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CC理论中反映组元间不同相互作用规律的Gibbs自由能函数都 能以相同的精度来绘制Ag-Cu系相图,由这些函数求得组元的偏摩尔性质值相同,这暴露出传统合金热力学的不足之处,由Ag-Cu系的能量、体积、原子排布和电子结构相关性研究选择的G-函数,求得了合金及其组元的各种平均热力学性质、CC理论是建立合金设计用的晶体结构参数、电子结构参数和多种性质数据库的知识系统。  相似文献   

19.
M3C型碳化物层内和层间键合力迥异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计算了低合金白口铸铁中M3C型碳化物的价电子结构及其晶胞中各共价键的键能,提出了层内与层间键合力贮迥系数θ,并据此分析了凝固过程中合金元素Cr,Mn和W对渗碳体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Mg和Ag元素对二元Al-Cu合金时效析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旼  肖代红 《中国科学(E辑)》2006,36(11):1283-1290
研究了微量Mg和Ag元素对二元Al-Cu合金时效析出的影响. 研究表明, 单独加入Mg或Ag元素没有显著地改变合金的时效析出相, 但影响了析出相的形核速率和生长速率. 然而, 当Mg及Ag元素共存于二元Al-Cu合金时, Mg和Ag元素相互吸引强烈, 在Al基体{111}面形成原子簇. 这种原子簇促进了Cu原子沿基体(111)面的偏聚与非均匀形核, 降低了给基体带来的晶格畸变能, 从而使得Mg原子簇成为Ω相的优先形核区域, 抑制了θ′相的形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