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18年7月10日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18:世界能源,创新为要(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2018:‘Energizing the World with Innovation’)》揭示了全球创新发展的主要趋势及特点,特别关注和强调了全球能源创新的迫切需求和能源转型的必要性,并针对国家层面提升创新绩效提出了政策建议。报告认为,全球经过近10年的不均衡发展,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已基本形成;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保持一个持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冠肺炎世纪疫情叠加,加速科技创新步伐并加剧了竞争.全球科技呈现出突破性快速发展态势,国际科技创新环境与竞争格局加速调整,我国科技整体实力也迈向系统性提升新阶段.同时,我国正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现代化建设对科技创新提出五大战略需求,即科技强国目标需...  相似文献   

3.
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近年来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世界知识产权指标》《世界知识产权报告》为基础,进一步解读国际技术创新发展趋势与特点;基于对WIPO报告的系统分析结果,对比近20年来中国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五大科技强国在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方面的变化趋势,揭示我国的知识产权发展与创新的进步与差距。最后,针对我国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不足与短板,提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赋能创新驱动发展的方向性建议与展望:营造促进创新高效转化的政策制度环境,激励高质量、原创性知识产权创造供给;提高知识产权全球化治理能力,完善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治理体系,促进知识产权与国家经济社会全面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智库支撑作用,重视和强化知识产权与区域创新政策的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4.
基础研究是所有科学技术的理论和知识源头,是科技、技术、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一个国家基础研究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其科技水平的高低和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英、德、法、美、日等科技强国都是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的基础科学研究强国。我国当前多项科技指标位居世界前列,但对现代人类知识体系的基础科学贡献仍不多见,领先技术屈指可数。在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本文在阐述基础研究的重大意义、科技强国加强基础研究的有益经验启示、我国建设基础研究强国的有利条件和时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以下建议:制定长期稳定的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政策体系;立法确定长期稳定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机制;遵循基础研究规律,支持新型基础科学研究卓越创新机构建设;面向重大问题和需求寻求在重点领域实现引领和突破;推动基础研究机构与应用研发机构之间的研发合作;建立符合基础科学创新规律特征的考核评价机制;创造与国际一流卓越科学创新机构的良好开放合作模式。在未来三十年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中,我国必须为满足国家某些特定目标的需要,积极布局相关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强调创新自信,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性科学理论,作出更多原创性科学发现,以便有力支撑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更多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没有良好的创新体系就无法突破核心技术,进而在全球化竞争中受制于人。韩国采用了与中国类似的科技管理体系,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科技发展道路。本文结合最新数据资料,分析了韩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特点,总结了韩国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构建的经验,以期为我国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深入了解当前中国创新能力现状,对于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7年发布的多个全球典型创新指数报告,对中国创新能力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伴随中国创新能力的逐步提升,对全球创新格局的影响在不断增大。近年来,中国研发支出快速增长,在全球的研发份额逐年上升;优势技术领域快速增加,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中国正逐步发展为全球创新的又一核发地带。与此同时,当前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针对其在制度环境、原始创新和企业创新效益方面的存在问题,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创新障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支撑和引领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既是全球产业变革的主要趋势、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也是推动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以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和中国为研究对象,分析2000—2015年间科技大国产业结构演变的现状和特点。研究发现,科技强国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科技创新和成本效益驱动相对低端产业及其环境污染成本向外梯度转移,长期保留高端价值链产业并形成全球化品牌效应,而且产业结构趋同化发展,价值密集型、高端知识型服务业占比大,制造业与服务业高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中国的产业结构与主要科技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体系,以科技创新、人才智力、产业政策、品牌理念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创造科技型新产业,从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8.
通过梳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科技强国,欧盟以及在某些特定领域领先的其他科技发达国家近年来发布的重大科技战略布局,归纳出科技强国面向未来的科技战略布局趋势与特点,包括:长期战略部署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重点战略部署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网络空间与安全科技、未来信息通信、健康与生命科学、现代农业与食品科技、纳米科技与新材料新制造、空间科技、科学与技术大数据等前沿科技领域;重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培养与造就适应未来科技创新需求的人才队伍。最后,提出了4点建议,即: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夯实创新根基;创新组织方式,加强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瞻规划部署未来重大引领性科技创新领域;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等,以期促进我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学测度和评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进程,本文在归纳科技创新中心功能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中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北京为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京、沪、苏、浙、粤五省市的相对优劣,以及北京近6年的发展态势。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在横向对比评价中总指数稳居首位,且在自身纵向评价中综合指数上升态势明显。在评价结果基础上,围绕科技创新中心五大功能提出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研发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本文以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近年来发布的《欧盟产业研发投入记分牌》为数据基础,深入解读全球企业研发投入趋势,动态分析其中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的产业结构、所有权性质等情况,对比中国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变化趋势,揭示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的进步与差距。同时,针对欧盟研发结构特性,结合欧盟国家投资中国科技企业现状,对中国企业科技创新及中欧科技企业创新合作提出方向性建议和展望:多维度提升企业的创新动力和能力,特别指出应完善国有企业创新绩效考核;加强中欧科技创新多渠道交流,对冲逆全球化风潮;在5G、生物医药、汽车等领域深化中欧多层级合作;聚焦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和共性问题,开展多主题协作。  相似文献   

11.
中长期科技规划是印度政府长期采用的政策工具,建国以来印度共推出了四套中长期科技政策,每一套中长期科技政策涵盖的时间约为10~30年,起到了"顶层设计"的政策地位,发挥着引领和规范印度五年规划的政策功能。2013年初,印度政府推出了第四套科技创新政策(STI)。有鉴于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界对此涉猎较少,本文总结了第四套科技创新政策的出台过程和主要内容,分析了这一套中长期规划如何服务于印度提出的要从服务业大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并集中围绕其如何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印度创新模式"、强化科技创新的管理协调职能、加大科技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国内外双轮驱动等方面,研究了该规划的设计和制定过程。最后结合我国情况探讨了印度第四套科技创新政策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瑞典是欧盟内部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位列全球创新型国家第3位。瑞典的科技创新成就,与其悠久的创新文化、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富有活力的创新主体密不可分。瑞典研究理事会是瑞典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公共资助机构之一,主要负责基础研究领域的资助,自2015年起每年提供的资助额超过60亿克朗。本文重点介绍瑞典研究理事会的组织架构、部门职能、资助评审与分析评估机制等,以期为我国基础研究与创新工作提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以色列是全球领先的创新型国家,享有"创业创新的国度"的美誉。本文详细分析了以色列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态势及以政府、企业、高校为主体的高效运转的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体系的构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以色列国家创新竞争力形成的主要原因(勇于质疑的创新国民文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制度、活跃的创新生态环境);最后,从培育勇于创新的思想文化、搭建高校创新创业平台、监管与扶持企业创新发展三方面提出启示,为当下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新一轮产业迭代升级的推进,信息通信产业逐步成为决定技术演进趋势、影响前沿产业生态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典型科技强国美国为研究对象,对21世纪以来的近20年美国信息通信产业发展态势和趋势进行详细的定量梳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信息通信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国际贸易市场广阔,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细分行业发展差异较大,国家政策、科技创新对其发展具有重要驱动作用。未来产业发展将更加注重产业服务、个人互联网市场、量子安全通信、卫星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发展以及优势领域保护等。基于此,结合我国发展实际,从产业创新战略规划及创新政策、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5G技术产品的终端应用、科技创新投入与产业核心技术、标准与品牌战略、产业国际循环等方面,提出了对中国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启示与建议,以推动网络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全球创新网络是在科技创新全球化过程中围绕产业创新发展而形成的全球范围内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制度之间建立起各类正式和非正式的跨国关系的总体结构。本文针对全球创新网络及相关研究主题,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采用社会网络和可视化方法,刻画分析了全球创新网络研究热点、学科及空间分布网络特征;并通过构建活力指标和吸引力指标,评估了主要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潜力,包括自身研究的活跃度和在网络中的吸引力。结果表明,全球创新网络研究领域中新兴市场、创新政策等主题正在成为研究热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受到商业与经济交叉相关学科领域学者的关注,其次是地理相关学科;欧美地区的研究工作较多,亚洲新兴经济体也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德、中、英四国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国家,在不同时期其研究潜力和优势领域不同,美国和德国研究实力较强并具有借鉴式合作潜力,中国和英国正在成为重要的研究节点国家并具有开创式合作潜力。  相似文献   

16.
以2007~2014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随机前沿面板模型测度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绩效,并就其空间集聚性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研究发现:研发资本存量和人员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资本存量有更高的产出弹性;政府支持和外部技术获取与创新绩效负相关;企业科技投入强度和对外开放度对创新绩效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绩效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且表现出"东高西低"的集聚特征。这些研究结果可为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提供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竞争要素。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博弈日益凸显,如何加强数据的顶层统筹、要素集聚和广泛应用,已成为攸关国家命运的大事。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欧盟、英国、日本、德国等科技强国和地区最新发布的数据战略及其要点与实施应用态势,研究发现这些科技强国将数据作为国家和地区重要战略资产进行管理和使用,致力维护数据主权,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围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改进数据治理以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同时通过高效的国际数据共享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危机,以最终赢得话语权和竞争优势。本文从中得到几点启示供决策者参考,包括:完善数据治理并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促进数据流动并打造开放高效的数据共享体系,提升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资源汇聚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科学数据共享应用与安全防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英国“脱欧”后,英国政府为了解决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和风险,提出了英国成为全球科技超级大国和创新领域全球领导者的战略目标。英国研究与创新署(UKRI)作为脱欧后英国最大的科学研究公共资助机构,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共同改变明天:2022—2027战略》、统筹9家研究理事会及机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制定新政策等措施,在英国研究与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断推动相关举措落地与实施,从而实现英国研究与创新战略目标。本文将重点剖析英国研究与创新署的运作机制,梳理UKRI在支持和推动英国研究与创新的实施和开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总结UKRI在科技战略规划、研发资源整合、资助基金运作及政策制定与管控等方面的模式及经验,并针对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下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提出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澜湄合作"机制形成以来,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区域国家内部合作理念、层次、领域不断扩展深入。在此背景下,区域国家多领域合作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旨在梳理"澜湄"区域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现有科技基础,包括国内研发支出、每百万居民中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量、科研机构与平台、高科技出口占制成品出口的百分比;结合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所提出的经济发展阶段、综合创新能力等指标,研究分析区域发展科技创新合作需求强弱程度;围绕"澜湄合作"的五大优先方向,就区域国家间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具体方向提出建议,包括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环境保护与新能源示范推广、技术转移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等;最终,为后续构建完善该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理论框架体系,丰富理论内容,探索区域合作的新思路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十四五"时期及未来十五年,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已经明确,即"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面坚持新的科技发展战略,大力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生产力,是从容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本之策。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主自立自强,需要以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树立和坚持科技发展的正确理念——科技开放发展、科技竞争发展、科技系统发展、科技安全发展,以促进科技进步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迎接和适应新科技与产业革命,必须建立适应新科技与产业变革趋势和规律的现代科技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包括发展与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和新规律相适应的科技与创新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