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抗虫棉都是转基因抗虫棉,主要抗鳞翅目害虫,如棉铃虫、玉米螟、造桥虫等;对非鳞翅日害虫如棉叶螨、棉蚜、棉盲椿、烟粉虱等不产生任何抗性。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在1、2代时表现良好,对3代及以后的棉铃虫的抗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高等白蚁亚科Macrotermes subhyalinus的消化道结构及其在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的特征,以及内共生微生物的条件等,为有效地防治白蚁Macrotermes subhyalinus,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自电脑病毒产生并蔓延以来,人们就开始研究如何防御电脑病毒的产生和蔓延,出现了反病毒技术。尽管各种反病毒技术软件不少,但病毒还是不断地出现,看来单从技术上彻底防御病毒是不太现实的。  相似文献   

4.
海口东湖降解磷细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口东湖磷细菌研究的结果表明:至少有芽孢杆菌属等13个属的不同菌株以其对磷化合物的分解能力推动着湖泊中磷的循环;在以芽孢杆菌属,假单孢菌属,微球菌属为优势的菌属中,假单孢菌属的解磷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5.
<正> 一、生活特性:埃及胡子鲶也叫埃及塘虱鱼,原产非洲尼罗河流域。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广、生  相似文献   

6.
李明辉 《河南科技》2008,(10):35-35
鸡羽虱主要啮食鸡的羽毛和皮屑。严重感染时,表现为脱毛、皮肤损伤,鸡群骚躁不安,体重减轻,消瘦贫血,雏鸡和肉鸡生长迟缓,产蛋鸡产蛋率下降。在秋、冬两季,鸡体表寄生的羽虱最多,是防治重点,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要想有效地防治鸡羽虱,必须对鸡体、鸡舍、产蛋箱等同时用药,一般每7-10天用药1次。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了解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对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及临床用药具有指导作用;本实验结果表明多数菌对苯唑西林、克林霉素、青霉素G等出现不敏感;某些菌对链霉素、头孢拉啶、万古霉素、阿奇霉素等出现敏感性,但某些菌对其则出现耐药或轻度耐药;10种菌对阿米卡星、氨苄西林/舒巴坦等均强的出现极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拟环纹狼蛛是稻田蜘蛛主要优势种之一,它的个体较大、贪食,种群稳定,居留稻田时间长,是稻田捕食飞虱和叶蝉的重要天敌。日本KeiziKiritani在1977年第十五届国际昆虫学讨论会的“水稻害虫管理系统探讨”报告,介绍了拟环纹狼蛛(LycosapseudoannulataBoes.etstr.)——黑尾叶蝉(NephotettixbipunclalusFabr.)系统研究,认为被捕食的叶蝉和飞虱,90%是它的功劳。可是拟环纹狼蛛从幼蛛发育为成蛛,相互残食表现得相当激  相似文献   

9.
<正> 水稻白叶枯病由黄单孢杆菌属水稻白叶枯菌[Xanthomonas oryzae(Uyeda etIshiyama)Dowson]所致。素称水稻三大害病之一。自六十年代初期大面积引种和栽种水稻矮杆品种之后,在我国的东部、中部、南部、西部发病较重。随着稻种的调运,由南方传至北方,现已成为北方稻区限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选取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l为研究对象,利用甲醛制备嗜水气单胞茼AH1全菌灭活疫苗,终浓度为0.06%甲醛可将嗜水气单胞菌AHl完全灭活;该灭活全菌疫苗腹腔注射小白鼠未见不良反应,在第21d免疫组小白鼠的血清凝集效价达2^8,而对照组没有出现凝集反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白鼠免疫保护实验,结果表明该全菌灭活疫苗保护效果达100%.本实验将为我们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嗜水气单胞茼全菌灭活疫苗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 七十年代以来,一种新型的活菌饮料—双岐杆菌(Bifindus)发酵乳饮料,正风靡于美、苏、日、西德等发达国家。这是把一种叫做双岐杆菌的细菌加入麦芽汁(或者牛乳、豆浆、蛋白胨等液体)中,经过发酵培养,然后加入糖和赋香剂所制成的甜、酸香醇可口的保健饮料。这种饮料自1968年在西德问世以来,迅速赢得了西方国家消费者的青徕。美、苏、日本等国都竞相研制推广。日本更是后来居上,专门设立了双岐杆菌研究中心。因此,制备双岐杆菌活菌饮料的技  相似文献   

12.
以分离自亚麻温水沤麻液中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HDYM-02为出发菌株,探究沤麻液的理化性质以及一系列脱胶酶的活性,进行了亚麻加菌生物脱胶研究。结果表明,加菌组中的细菌总数始终大于对照组,pH值整体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加菌组果胶酶和果胶裂解酶活性都有所提高,最大值分别为200.1±4.9和366.1±3.1 U·mL~(-1)。相对对照组,加菌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活性都有所提高,半乳糖醛酸的含量也比对照组含量提高了31%。B.cereus HDYM-02能够提高体系中脱胶酶的酶活,且脱胶周期缩短了24 h。  相似文献   

13.
对锰氧化还原菌生理生化和酶活力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锰氧化还原菌均具有异染颗粒(Poly-p)和类脂粒(PHB),易形成菌胶团,适于在贫营养水环境中生长.在10~15℃,pH中性偏碱条件下菌株均表现出较强的酶活力.Fe~(2+)、Al~(3+)和Mg~(2+)对锰氧化还原菌酶活力具有促进作用,其中Fe~(2+)促进作用最为明显;Cu~(2+)和Zn~(2+)对不同菌株酶活力的影响具有选择性;Hg~(2+)对多数锰氧化还原酶无促进作用,明显抑制菌株Exiguo-bacterium sp·MB4的酶活力.  相似文献   

14.
以能量为统计标准,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水稻生育期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的种群能流动态。结果表明:稻田能流分析法比单纯种群数量动态调查法更能科学、准确地反映不同水一育期白背飞虱的危害程度以及拟水狼蛛对白背飞虱的不同控制水平。早稻全期,同化效率:水稻>白背飞虱>拟水狼蛛;生长效率相反;白背飞虱的林德曼效率和消费效率明显低于拟水狼蛛。虽然在整个早稻期间白背飞虱出现两次(分蘖期、乳熟期)种群能量高峰期,但水稻各生育期的生态效率显示:拟水狼蛛对白背飞虱有良好的控制效应,唯有乳乳期为白背飞虱危害早稻较为严重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正> 葡萄白腐病是葡萄的重要果穗病害之一,我区每年都有发生,成令果树,结果部位低,病害尤为严重,多雨年份造成经济损失更大。如1982年由于雨水偏多,利于病菌传播蔓延,病害十分严重,致使大量落粒、落穗,葡萄减产30%以上。目前,生产上采用的药剂防治措施,仍难以控制病菌为害,而且药剂品种甚少,为此我们自1983年—1985年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研究,筛选出防病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敌菌  相似文献   

16.
一种适合抗癌药紫杉醇产生菌AFLP分析的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2种常规的DNA提取方法及一种新改进的抗癌药紫杉醇产生菌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CTAB提取法DNA产量低,多糖和蛋白质含量高;高盐低pH法(SD S法)提取DNA的产量较高,蛋白质和多糖含量高,需要进一步去除;新改进的DNA提取方法,DNA产量极高,而且蛋白质含量和多糖含量也低,适合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该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 1. 发菌期的管理。将接种后的菌袋搬至培养室,室温控制在25℃左右,相对湿度在75%以下。在发菌期间,由于菌丝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会使袋里温度比袋外高2~4℃,发菌期间要注意防止温度过高,特别是中后期室温不宜超过25℃。15~20天当菌丝长至菌圈直径8~10厘米时,可将胶布由下向上揭开一角,使开口处朝下,以加快菌丝生长,同时进行翻堆与检查。接种后30~35天进行第二次翻堆。当菌丝长至两穴相接时揭去胶布,挖去菌种快。 2.脱装至转色期间的管理。 ①适时脱装。脱袋过早,菌筒不易转色;脱装过迟,则菌被过厚,都会影响出姑。适时脱袋要掌握好两点:一是掌握香菇的菌龄,早熟种一般在60~65天,中  相似文献   

18.
宋典  顾书勤 《河南科技》1992,(10):14-14
<正> 猪细小病毒可以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产、胚胎死亡,木乃伊化胎儿。本病最早发生于欧洲一些国家,后发展到北美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及大洋洲的各地区国家。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也从患病猪群中分离到了猪细小病毒。由于本病易给养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对本病的防治研究。目前,已有10多个国家研制出猪细小病毒疫苗。由于本疫苗在我省还未使用,为了证实其防疫效果,我们于1992年无月4日至1992年6月10日在河南大学养猪场进行了初配母猪接种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的试验。  相似文献   

19.
从污泥中分离出两株降解水胺硫磷的细菌,编号为HDNJ-1和HDNJ-3;两者在琼脂平板培养时对40%水胺硫磷乳油的最大耐受浓度分别为14%和12%;液体培养96 h后两株菌对水胺硫磷的降解率分别为67%和74%;根据两株菌的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沙雷铁氏菌属(Serratia)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  相似文献   

20.
甘勇 《河南科技》1991,(1):20-20
<正> 所谓“计算机病毒”是指进入计算机系统的某些错误信息,它们能够在计算机内部反复自我繁殖和扩散,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给计算机系统造成种种不良后果,甚至使计算机系统发生故障,以至瘫痪。这种现象与生物界病毒在生物体内部繁殖,相互传染,最终引起生物体致病的过程极为相似,所以人们把它形象地称为“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起源于美国。最初的计算机病毒程序是在十年前贝尔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因工作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