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选取1990、2000、2006、2012年的常住人口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和半方差函数等方法,研究武汉城市圈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12年城市圈人口密度呈现"西高东低,中间高、南北低"的特征,人口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空间对应关系;1990年以来,人口密度相似的地区在空间集聚分布,且集聚趋势不断增强;人口分布越来越不均衡,由空间相关引起的人口分布的结构化分异越来越显著;除东南—西北方向,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度在另外3个方向均增强;人口向以武汉中心城区、黄石市辖区集聚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及2005年和201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数据,测算黑龙江省每五年间迁移到全国其他30个省份的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及其变化率大小,分析黑龙江省省际迁出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黑龙江省省际迁出人口分布以北方地区为主且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并逐渐向南方地区蔓延,尤其海南省迁移选择指数上升幅度最为明显.(2)黑龙江省迁出人口迁移强度在各地区具有较强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高值集聚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地区.从2000~2015年集聚区范围逐渐缩小,逐渐向环渤海地区集聚.(3)人口迁移强度变化率在北方地区较小,且始终保持稳定;南方部分地区变化率逐渐递增;西北及内蒙古地区变化率大多呈先减小后增加再趋于稳定的趋势.(4)黑龙江省迁出人口的迁移强度变化率在2000~2005年和2010~2015年间空间关联性不强,在2005~2010年具有较强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高值集聚区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低值集聚区分布在天津地区.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的实时动态性与高效便捷性为商业中心布局特征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利用百度POI与百度热力图数据,选取株洲市天元区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热力人口空间分布情况与商业业态空间聚集度,分析其社区商业中心布局特征.研究表明,天元区社区商业中心体系呈现"三核,多点"的空间结构,社区商业中心空间等级与人群空间集聚程度保持一致.不同业态类型与人口集聚度的相关性表现出一定差异:其中餐饮业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关系更紧密,较其他业态具有先发性;零售业与商业业态空间集聚度呈现一致性,更能代表商业业态的整体发展趋势;服务业则在部分区域表现出一定滞后性,如高校社区、美的城片区等.最后针对社区商业发展现状,提出合理调整业态结构、差异化发展业态类型、科学完善布局体系等建议,以促进天元区社区商业中心空间体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济南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指数法及主成分分析法,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可持续性4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时间尺度、空间尺度以及协调度方面对济南市2000—2015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2000—2015年济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逐年提高,由2000年的粗放利用水平提升到2015年的中度集约水平,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成效显著;2015年济南市内部各区县发展各不相同,集约水平由中心城区向外围依次降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子目标间协调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协调度水平阶段划分看,2000—2006年为较高协调水平,2007—2014年处于高协调水平,2015年下降到较高协调阶段;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影响济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因素主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生态环境动力.最后基于济南市各区县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差异性,提出了今后应因区制宜、因县制宜、多措并举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百度指数平台,获取了2011年、2013年及2015年我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新疆旅游搜索指数.运用季节集中指数、周内分布偏度指数、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新疆旅游关注度的时空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引入GWR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新疆旅游关注度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且各年关注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节假日、周存在"前兆效应";(2)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新疆旅游关注度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大多数地区呈现出持续的"低—低"集聚现象;(3)GWR模型优于OLS模型,从全域视角看,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及互联网发展水平对新疆旅游关注度的影响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正向作用;从局域视角看,各影响因素作用整体上与OLS模型结果一致,但各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在空间上表现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陕南人口与经济空间关系及格局演变,以期为陕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采用不均衡指数、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和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利用Arc GIS 10.3软件,对陕南2000—2016年人口与经济空间关系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2000—2016年,陕南人口与经济分布集聚趋势不显著,并且存在不协调发展现象;以2006年时间节点,2000—2006年呈现经济要素集聚为主,2007—2016年转变为人口要素集聚为主。(2)陕南各县区经济地理集中度逐年上升,集中分布趋势加强,相比陕南整体的人口与经济不均衡指数,各县区平均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较大,集聚趋势更显著。(3)陕南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地区差异明显,呈现"核心—外围"分布,以汉台区为例的市辖区集中程度显著增强,留坝县、佛坪县、宁陕县和镇坪县一直是经济分散区。(4)陕南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一致的区域范围缩小,人口集聚略高于经济集聚的区域范围增加,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高值区出现分离。陕南人口与经济不一致发展趋势明显,将在一定程度上对陕南人口、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起制约作用。为了促进陕南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需注意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第5次、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县域GDP数据,运用地理集中度指数、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指数以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湖南省县域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及其空间耦合关联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呈不均衡发展态势,人口、经济二者的地理集中度指数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趋同性、一致性,且表现出较强的正向关联效应,在空间布局上总体呈"东高西低"分布态势;(2)2000-2010年湖南省县域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呈两极分化发展态势,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人口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明显优于西部区域,且这种空间非均衡性愈趋明显;(3)全局Moran指数表明人口与经济发展空间耦合分布呈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且集聚趋势有所强化;局部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进一步揭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是导致人口分布与再分布的主要驱动力,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耦合关联的东西部空间分异明显.  相似文献   

8.
依据2000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人口普查分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人口流动综合指数等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黑龙江省流动人口规模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呈现出"核心-外围"结构。研究的78个单元中,哈尔滨、大庆等主要地级市属于人口净流入型活跃区,黑河、同江等边境市、县多属于平衡型活跃区,中西部地区人口净流出型市、县连片分布,全省人口流动非活跃区数量大幅增加。各地区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在分布上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省内市、县内人口流动是黑龙江省人口流动的主导模式。黑龙江省流动人口流入地的选择受经济因素、政府支出因素和城镇化水平因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基于全国第四、第五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反映1990~2010年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人口老龄化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各县市老年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老龄化水平差异逐渐扩大,空间分布越来越不平衡;黑龙江省各市县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强的正相关,热点区由南向东迁移收缩,冷点区由北向西南迁移扩张;各个因素对不同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存在差异,地区间的差异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上海市单位面积人口密度和服务设施网点数的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其人口分布呈现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圈层式空间分布格局,且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超市网点的分布与人口分布具有较为一致的空间分布特征,银行网点分布则表现出明显的中心"高—高"集聚.另外,灰熵关联度分析结果也表明,在微观尺度上上海人口分布与服务设施布局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4~2015年哈尔滨各小区房价的相关数据,基于空间地理加权回归构建哈尔滨商品房房价模型,讨论分析哈尔滨房价空间差异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学校、医院和绿化参数变化振幅大,影响量级较高,是影响房价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公园、地铁因素对2014~2015年哈市房价空间差异的影响相对其他因素较小.商业中心、房龄对于房价有着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业大国和汽车消费大国,汽车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相关数据从省级和市级两个空间层面对中国汽车制造业空间布局及其演变进行刻画,运用区位熵和EG指数测度其空间集聚水平;构建省级和市级尺度的企业创新产出模型分析研发投入、企业规模、集聚程度等因素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上中国汽车制造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空间布局分散,其整体集聚水平较低并呈下降态势;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为代表的汽车产业密集分布区空间集聚程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呈进一步聚集态势,大分散、小集聚特征明显;(2)企业的研发人员、研发经费的投入及企业的规模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3)省级层面集聚程度较低未表现出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而市级层面局地较高的集聚水平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未来一段时间内扩大汽车制造业企业规模、增加研发人员和经费投入,进一步提高汽车制造业在局部地区的空间集聚水平是提升中国汽车制造业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外国入境旅游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聚类分析及相关分析方法对2004-2007年我国外国入境旅游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接待外国游客水平地区发展不平衡;入境外国游客的客源国呈规律性分布等特点.影响我国入境旅游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对外贸易、空间距离、客源国经济发展水平、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水平等,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探讨城市生活性服务业空间分布格局,对合理规划与建设服务型城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湛江市中心城区POI数据,结合多种空间分析方法,从空间方向与空间距离2个角度分析研究区生活性服务业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在空间方向上,各类服务业沿城市主干道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延伸,围绕居民与生活服务业呈环状分布,整体布局呈一主一副的双核心结构;湛江湾沿岸服务业集聚程度高于内陆地区与城市边缘区.(2)在距离尺度上,服务业集聚程度随距离变化而变化,在0~6 km范围内呈显著聚类模式分布,其中医疗卫生服务行业集聚程度最为显著,旅游休闲行业则最弱.  相似文献   

15.
摘要:运用区域重心、地理集中指数等分析方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1998—2010年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关系进行研究,并结合不一致指数对经济区发展类型进行了划分。研究结果显示:北部湾经济区人口重心位于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经济重心则由位于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往西南方向转移,并呈现南北波动的格局,人口重心的移动远远慢于经济重心的移动;研究时段内北部湾经济区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沿着南宁-北海一带分布;根据这两个地理集中指数将北部湾经济区各县(市)分为三种类型:人口集聚滞后于经济集聚、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协调发展和人口集聚超前于经济集聚。  相似文献   

16.
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为例,引用失衡度模型测度齐齐哈尔市各县域2010~2014年城乡生态文明的失衡程度,通过空间自相关中的Moran’s I和G*系数揭示齐齐哈尔市各县域失衡程度的空间聚散状态,最后利用Matlab R2012a的灰色预测模型模拟并预测其城乡生态文明未来五年的失衡值.结果表明:(1)各县域生态文明失衡程度多处在濒临失衡与轻度失衡之间.县域之间失衡度差异较为明显,拜泉县、富裕县和龙江县失衡程度渐趋严重.社会生态文明失衡是齐齐哈尔市城乡生态文明失衡的主因;(2)由失衡度Moran’s I值可知,各县域生态文明失衡度空间上多表现为弱性随机分布状态,极少出现失衡度集聚效应,各县域独立发展.由失衡度冷热点可知,失衡严重县域集聚现象逐渐加剧,严重区集中在齐齐哈尔市东北部;(3)齐齐哈尔市地区在预测的五年内城乡失衡持续加重,2015~2019年将持续处于轻度失衡状态,与均衡状态的差距愈发增大.  相似文献   

17.
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应用百度地图POI零售业网点点状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最近邻距离分析、叠加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零售业网点空间集聚特征进行探究.研究发现:(1)零售业网点数量分布不均衡性显著,各行政区内各业态比例差异明显;(2)不同业态类型集聚程度不一,高密度聚集区集中在城市传统中心区;(3)零售业网点空间结构呈现"南聚北疏"的发展格局,城市中心区呈现"T"字形结构,且由中心向外围集聚程度逐渐递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承德市2006—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熵值法和线性加权模型对其新型城镇化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保、经济、人类系统和社会建设水平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所占地位和影响力度不同.其中人类系统发展水平是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和薄弱环节,特别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以哈长城市群为对象,通过对城市群内部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分异特点,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四个时间断面为基础,描述2000年以来哈长城市群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研究得出:哈长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上升显著,但是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均有扩大现象;空间集聚发展的态势从负相关转为正相关,各地域之间的关联性呈现逐渐增强态势;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表现为低、高水平县市数量所占比重较大,南北地域分布两极分化特征明显,其中,北部地区较多县市发展水平较低,中部、南部地区发展较好.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人口分布的空间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省各县市1999年、2004年、2008年3 a人口数据的空间特征展开分析,发现人口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人口增长率由西低东高向西高东低发展,人口性别比呈现西北部最高,中部低,南部较高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