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非粘结混凝土路面加铺层是先在现有的混凝土路面上设置中间隔离层,然后在隔离层上再铺筑加铺层。设置隔离层主要是为了防止现有路面的裂缝及接缝反射到混凝土加铺层上。非粘结混凝土加铺层可避免因路面重建而带来的费用大、工期长、对正常交通秩序干扰大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
非粘结混凝土路面加铺层是先在现有的混凝土路面上设置中间隔离层,然后在隔离层上再铺筑加铺层.设置隔离层主要是为了防止现有路面的裂缝及接缝反射到混凝土加铺层上.非粘结混凝土加铺层可避免因路面重建而带来的费用大、工期长、对正常交通秩序干扰大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立国  王晓东 《河南科技》2013,(15):174+191
桥面防水粘结层是桥面铺装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柏坡高速公路桥面防水层结构形式为热沥青防水粘结层,采用质量性能合格的SBS改性沥青,并对桥面铣刨处理、施工机具、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桥面防水层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道路拼接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原路面结构,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高速公路拼接方式和材料应用角度出发,重点对拼接技术中最为重要的层间粘结施工环节进行分析,并对基层、面层拼接的施工程序和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热障涂层热循环过程中的界面扩散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磁控溅射力方法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基体上沉积Ni-30Cr-12Al-0.3Y(质量分数,%)粘结层,采用电束物理气相沉积方法(EB-PVD)沉积7%Y2O3(质量分数,%ZrO2)陶瓷层.对粘结层与陶瓷层界面在1050℃循环100次时的元素扩散,提出了电子探针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求出元素在界面的扩散系数.继续热循环,粘结层中Al贫化.Ni和Cr参与氧化,加速氧化反应,增加氧化膜内应力,使氧化膜破裂、陶瓷层剥落,最终导致热障涂层失效。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的力学性能,分别对国产HLN-7611环氧沥青、日本环氧粘结剂、日本环氧沥青等三种环氧基防水粘结材料进行制备并比较测试其拉剪及拉拔性能。根据相关试验结果研究结论为:国产HLN-7611环氧沥青A、B两组分的最佳比例为1:7.6;日本环氧粘结剂A、B两组分的最佳比例为1:1;日本环氧沥青A、B两组分的最佳比例为1:1,且环氧树脂与基质沥青的比例为1:1。钢板间拉剪和拉拔强度优劣依次为:日本环氧粘结剂、日本环氧沥青、国产HLN-7611环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且三种环氧基防水粘结材料的强度远大于SBS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高度隔震层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方法】基于某高层框架结构,运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非隔震模型进行建模,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基础隔震、6层隔震、12层隔震、18层隔震及22层隔震结构模型。【结果】对于上述结构模型进行反应谱和时程分析,通过软件运算得到模型在地震波下的基本周期、层间剪力以及层间位移,使其之间相互对比,探究不同隔震层位置对结构受力的影响。【结论】研究表明,随着隔震层高度的上升,基本周期在逐渐缩小,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逐渐增大,在隔震层接近顶层时,基本周期、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接近非隔震结构。  相似文献   

8.
CRC+AC复合式路面层间剪应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采用BISAR软件对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层间剪应力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RC+AC复合式路面层间最容易发生剪切破坏的点坐标为1.1δ与1.5δ标准轴载当量圆半经;AC面层模量对层间剪应力影响不明显,而当超载达到200%时,层间剪应力将增加74.5%,更容易导致CRC+AC复合式路面发生剪切破坏;AC+CRC层间结合状况对于最大剪应力有显著影响,随着层间结合状态变差,层间抗剪强度迅速降低;剪切试验的结果表明,层间采用SBS改性沥青+土工布的形式抗剪性能较好,建议工程实践中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地基处理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复合地基由于其充分利用桩间土和桩共同作用的特有优势和相对低廉的工程造价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钻孔灌注超流态砼桩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工艺,其桩径在400mm~800mm之间,柱长可达30m。本工程应用CFG桩复合地基,充分发挥了CFG桩的高承载力性能,并通过褥垫层的设置发挥桩间土的承载力。它克服了钢筋砼桩忽略地基土承载力及搅拌桩桩身强度较低的缺点,适用于有较好的持力层的软土地基。一、基本原理CFG桩复合地基粘结强度桩是复合地基的代表,多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CFG桩是水泥…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多层网络链接预测中层间信息融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朴素贝叶斯模型的链接预测方法。该方法结合目标层的邻域信息和辅助层相对于目标层的全局信息进行链接预测。在目标层中,根据节点对的邻域信息,利用朴素贝叶斯模型计算其连接概率;在辅助层中,计算节点对在该层有边或无边时在目标层存在链接的概率。在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多层网络中都有很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阶结构与化学结构两方面论述了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按插入剂的状态论述了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同时阐述了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扩展到f轨道计算的INDO程序,对轻稀土的石墨层间化合物(REGIC)进行计算,从原子净电荷和Mulliken重叠布居讨论了稀土在REGIC中的电子结构和成键特性,并与碱金属、碱土金属石墨层间化合物(AGIC、AEGI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稀土与碳层间主要是离子键,且稀土带钢电荷,而碱金属、碱土金属石墨层间化合物听金属带正电荷,同时在REGIC中,稀土与碳层间还有共价成键作用,而AGIC和AEGIC中则没有。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用于提供预紧力的阀门用多层波纹管,其刚度及应力计算主要以EJMA标准为主,未考虑层间摩擦状态的改变对波纹管刚度的影响,导致波纹管刚度计算不准确。为此提出新的方法,用ANSYS Workbench间隙建模技术建立多层波纹管间隙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模拟得到摩擦接触条件下的层间接触状态及波纹管刚度,通过层间间隙、滑动距离、摩擦应力及接触压力来描述层间接触状态,观察在轴向压缩载荷及高温下层间接触状态的改变对波纹管刚度的影响,得到层间接触状态对波纹管刚度的影响程度及波纹管刚度的变化趋势。将仿真结果与波纹管压缩试验的试验值、刚度的EJMA标准计算值及刚度的能量法计算值进行比较,验证常温及高温下,为阀门提供预紧力的波纹管的刚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研究带高位厚板转换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通过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探讨地震强度水平、转换层层位、转换板厚度、下部结构刚度和楼层屈服承载力对层间位移和楼层剪力等结构弹塑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层间位移和楼层剪力随地震强度增大而增大,地震强度越大影响越显著;随转换层层位提高,层间位移增大;转换板厚度增加对转换层下部结构的抗震不利;转换层下部核心筒剪力墙厚度和框支柱截面增大,均会减小结构的层间位移,但下部楼层剪力增大;楼层屈服承载力是影响结构位移反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砂和碎石或天然砾石及少量外加剂组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经过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一系列工序制成的人造一次成型的石材。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作用主要由胶结力、摩擦阻力和机械要咬合力组成。在钢筋混凝土构件或结构受荷载作用时,钢筋和混凝土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它们两者之间的变形差形成了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的相对移动也就是滑移,当滑移超过一定限值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就会完全失效,可见粘结锚固性能是理论方面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钢纤维纳米再生混凝土可从微细观层面复合化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为推广其工程应用进行了27个钢筋与钢纤维纳米再生混凝土的粘结拉拔试验,分析了钢纤维体积率、纳米SiO2掺量和再生骨料替代率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纳米再生混凝土主要发生劈裂拔出破坏;随着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钢纤维纳米再生混凝土粘结强度明显提高;纳米SiO2掺量对粘结强度影响不显著;随着再生骨料替代率的增加,钢纤维纳米再生混凝土粘结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针对空间可分级视频编码中编码复杂度高、计算量大的缺点,利用编码层间的模式相关性,提出一种快速层间帧内预测算法.本算法通过分析编码层之间的模式分布规律,由基本层信息指导增强层编码,减小增强层中备选模式数量,从而提高编码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在PSNR和比特率微小变化的情况下,该方法使编码时间平均下降了34.48%,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L”型平面不规则钢框架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以及此种不规则建筑的薄弱位置,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某“L”形平面不规则钢框架结构建立三维杆系模型。对不同地震波下钢框架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研究结构的顶层位移、最大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以及基底剪力,分析钢结构的薄弱部位。结果表明:在3种地震波作用下,位于结构内部的各轴地震响应差别不大,而位于轴8的角柱上二层的层间位移与层间位移角均相对较大,为该结构的薄弱部位;“L”形平面不规则结构边柱的地震响应要高于中柱的地震响应;结构柱应力变化自下而上不断变化,呈现不连续线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首先叙述了双层(BiAl)YIG薄膜的生长及层间晶格失配情况,测量了与膜面法向成任意角度磁化的铁磁共振谱,铁磁共振场和线宽随磁化方向的变化与单层膜明显不同,用薄膜层间磁耦合解释了这种薄膜的铁磁共振线宽的非均匀增宽和共振波谱出现的异常现象,计算出的层间磁耦合系数与磁化方向有关。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用等效介质理论计算了层间有反铁磁交换的侧向晶格。当外场垂直于磁性或非磁性层时,在这种超晶格中存在两种磁序:反转自旋(flop)和平行自旋磁序。我们发现,这两种磁序的表面模的频率随外场和层间耦合的变化情况很不同。前一种磁序中,模式的频率对层间耦合非常敏感,我们还发现使表面模存在的两个外场临界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