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研究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的特点及适用性,基于三种不同核心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对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受力全过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从极限承载力、轴压刚度、耗能因子等方面对数值模拟结果与93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极限承载力方面,未考虑约束作用对峰值应力影响的本构模型计算结果偏安全;基于统一理论的本构模型计算结果对套箍系数较大的试件符合较好,而套箍系数较小时结果偏保守;考虑取代率、含钢率、钢材屈服强度对核心再生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影响的约束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程度较高.轴压刚度方面的分析表明,按照弹性叠加原理计算的构件轴压刚度相对于试验值偏低,而考虑再生混凝土取代率的组合轴压刚度计算方法及本构得到的计算刚度值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另外两种本构的计算值偏于不安全.此外,三种本构模型计算的耗能因子均高于试验值,表现为模拟的荷载 位移下降段比试验曲线平缓.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的特点及适用性,基于三种不同核心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对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受力全过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从极限承载力、轴压刚度、耗能因子等方面对数值模拟结果与93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极限承载力方面,未考虑约束作用对峰值应力影响的本构模型计算结果偏安全;基于统一理论的本构模型计算结果对套箍系数较大的试件符合较好,而套箍系数较小时结果偏保守;考虑取代率、含钢率、钢材屈服强度对核心再生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影响的约束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程度较高.轴压刚度方面的分析表明,按照弹性叠加原理计算的构件轴压刚度相对于试验值偏低,而考虑再生混凝土取代率的组合轴压刚度计算方法及本构得到的计算刚度值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另外两种本构的计算值偏于不安全.此外,三种本构模型计算的耗能因子均高于试验值,表现为模拟的荷载-位移下降段比试验曲线平缓.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自动泄压阀原理及结构,泄压阀体的分析、设计,液位高度与压力差的计算、分析,单向阀的设计、分析,材质选择等。对泄压阀进行性能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液体密封和单向逆止术"完全可行,目前已得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针对工程实际中复合式调节阀内由压降造成的空化问题,利用CFD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和动网格技术,研究了不同出口背压与不同开度对空化强度的影响,并计算得到不同条件下的阀内气液两相分布、气含率和空化数曲线、初生空化数。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式调节阀窗口处的空化随开度减小而增大;当出口背压由0.4MPa增加到1.2MPa时,最大气含率由0.71降低到0.146;增加出口背压可有效的抑制和减弱空化,同时获得最佳背压为1.24 MPa。  相似文献   

5.
压点式反弯校宜问厄包含弹回做弯曲,本文提出应用ADINA——自动动志增量非线 佐有限元分析算法,辅以败值分析计算,直立压虑压下量的数学棋型.  相似文献   

6.
从断裂的形成机制入手讨论了活断层与构造应力场的关系,利用断层资料计算了甘肃地区的主压应力方向,结果表明,主压应力为北东向,新构造应力场、现代构造应力场、地震应力场趋于一致,认为晚第三级以来,甘肃地区地壳构造应力场相对稳定,应该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以两端铰支细长压杆为例,考虑轴向位移的边界条件,通过建立微弯平衡状态下的挠曲线方程确定了微弯压力.将微弯状态的挠曲线退化成直线,即压杆对应的直线平衡状态,计算推演了最小临界压力,进而讨论了最小临界力与微弯压力的区别.对压杆施加扰动,讨论了压杆非最小临界力与给予压杆扰动的稳定性关系.结果表明,微弯压力值只有在轴向位移无限趋近于零时,才会接近最小临界压力值;对细长压杆来说,在扰动下,非最小临界压力会导致挠度无限增大,因此只有最小临界力才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九里山煤矿14141工作面基本顶来压强度大的难题,综合考虑工作面顶板岩层覆存情况、顶板岩石物理特性,决定对其顶板进行深孔爆破切顶卸压工作。根据地质情况,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得出了钻孔布置、孔间距、钻孔深度、装药量、封孔长度等参数,并结合现场实际对多个参数进行修正。应用实践表明:方案实施后采场矿压显现不明显,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较小,来压强度低,没有出现大面积的冒顶、片帮,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利用正交试验对SHS/PHIP工艺制备TiC-TiB2/Cu复合材料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和计算,分析了延迟时间、保压时间和加压压力三个因素对合成材料致密度的影响规律,通过扫描电镜对合成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延迟时间7s;保压时间10s;加压压力180MPa。  相似文献   

10.
纳米压痕法测量电沉积镍镀层的残余应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ano IndenterⅡ纳米显微力学探针加载得到电沉积镍镀层的载荷-位移曲线,并对镍镀层中的残余应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普通镀镍带中镀层存在残余拉应力,T处理使得镀层的残余拉应力减小,T处理镀镍带轧制后镀层拉应力变为压应力,再结晶处理也使得镀层的拉应力变为压应力,轧制后的再结晶镀镍带残余压应力变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持有荷载作用对钢筋混凝土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钢筋混凝土节点的抗震性能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持有荷载比、柱截面含钢率、柱箍筋加密区体积配箍率、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柱线刚度比对持有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节点抗震性能影响显著,钢筋强度等级对持有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节点抗震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把玻璃钢与菱镁混凝土复合在一起制成新型构件,从组分材料特性和组合结构两方面综合阐述了玻璃钢-菱镁混凝土复合构件的优越性,对该构件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其结果显示,在强度、刚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玻璃钢-菱镁混凝土柱较之角钢、普通混凝土柱有轻质高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假设核心混凝土刚性很大,通过压杆和圆柱壳2种模型,假定了位移函数的三角函数形式,用能量法求解圆钢管混凝土柱在轴压下局部屈曲的临界载荷和临界应力,2种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相同.结果表明,核心混凝土的存在大大提高了钢管管壁抵抗局部屈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普通钢筋混凝土,钢纤维钢筋混凝土和增稠剂钢纤维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对比试验及分析,为钢纤维和增稠剂等新材料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5.
楼梯作为建筑结构中重要的体系,设计方法对建筑结构有重要的影响,依据一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立了不带楼梯的模型(BD1)和带有楼梯的模型(BD2),选取Ⅱ、Ⅲ类场地4种地震波,采用时程分析法模拟了结构在8度大震时4种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对比了顶层的加速度和位移响应.结果表明,楼梯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动力响应的影响不同,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对结构响应既有放大作用也有加速衰减效果.建议在结构设计和计算过程中应该考虑楼梯对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简要回顾了最近十几年来,复合受力下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概况,对软化桁架模型理论作了扼要的评述,并重点介绍发板-桁模型理论的建立。最后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统一理论发展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混凝土三维本构模型,基于塑性流动理论,混凝土的非线性受压特性通过屈服条件、流动和硬化规则描述.编制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8节点和20节点的三维等参单元程序.程序中钢筋分别采用分离与分布模式模拟.通过三个经典的算例对比分析,表明了提出的混凝土本构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结构的破坏荷载和破坏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应用SHPB试验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动力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opkinson压杆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动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分别对有约束和无约束的素活性粉末混凝土、掺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在静载和不同动载速率下进行试验,得到不同应变率下试件的动态压缩强度、动力增长系数及应力应变过程曲线.  相似文献   

19.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在兰州地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兰州地区常用的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制作混凝土标准试块,按照技术规程进行回弹值及抗压强度测试,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回弹值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几种回弹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关关系的数学函数模型;基于精度分析与国家测强曲线的比较,得到了兰州地区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地区测强曲线,验证了测强曲线的优越性;对影响混凝土测强曲线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楼板模型和预应力空间组合结构模型,对楼板模型和预应力空间组合结构模型分别进行了模态分析,同时分析了垂跨比、预应力度、拉索截面面积、纵向连接索数和楼板厚度对预应力空间组合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