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周棉6号     
《河南科技》2009,(10):6-6
审定编号 豫审麦2008005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品种来源 豫麦2号×周8826 特征特性“豫保1号”屠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6天,比对照品种“豫麦49”晚熟1天;幼苗直立,叶色灰绿。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亩成穗数偏低;株高81厘米,较抗倒侠;株型略松散,叶片较大,穗层整齐;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技》2009,(8):6-6
审定编号 豫审麦2007002 选育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 豫农21×豫农127 特征特性 “豫农202”属半冬性中早熟小麦品种,全生育期227天,比对照品种“豫麦49”早熟2天.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技》2008,(11):6-6
特征特性“许科1号”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31天,比对照品种“豫麦49”晚熟2天。该品种幼苗半直立,苗势壮,抗寒性好,返青起身快,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植株85厘米,茎秆粗壮,较抗倒伏;株型半紧凑,旗叶上举,穗层整齐:穗长方形,小穗排列较密,穗粒数较多,半角质、籽粒饱满,容重高,成熟落黄好。2007年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许科1号”中抗白粉病、条锈病、叶枯病,中感叶锈病、纹枯病。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河南省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了571个农作物新品种,主要农作物品种经历了4-7次大规模的更换,每次更换都使产量增长10%以上。尤其是“八五”以来,我们加大了新品种选育工作力度,先后选育出了一大批优良品种,如小麦方面的豫麦13、豫麦18、豫麦21、豫麦41、豫麦49、豫麦54等。到目前为止,已选育出25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其中小麦品种已审定62个,这些品种在生产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大力选育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的同时,近年来还加强了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选育,选育出了如豫麦34、豫麦35、豫麦47…  相似文献   

5.
《河南科技》2008,(8):6-6
审定编号 豫审麦2006013 选育单位 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 品种来源 豫麦57诱变 特征特性“富麦2008”为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17天,与对照品种“豫麦49”熟期相当。  相似文献   

6.
1.自身因素。选择一个好的小麦品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优质的小麦品种是获得优质小麦的内因和基础,也就是说遗传物质是小麦品质的决定因素。目前.适宜我省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有豫麦34、豫麦47、郑麦9023、郑麦98等。  相似文献   

7.
豫麦70-36     
《河南科技》2006,(8):6-6
品种来源豫麦70—36是内乡农科所对国审豫麦70(内乡188)进行改良培育而成的新品种。2005年3月1日农业部对豫麦70—36品种权进行了公告。  相似文献   

8.
鹤麦1号     
《河南科技》2007,(8):6-6
特征特性 鹤麦1号为半冬性大穗型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0天.比对照品种“豫麦49”晚熟3天;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壮,抗寒性较好;分蘖中等.大分蘖多。成穗率偏低;株型紧凑.拔节后叶色浓绿,叶片较长、半披,茎秆有蜡质,植株偏高,茎秆粗壮,较抗倒伏;成熟相对较晚,落黄一般;穗长方型,穗大.小穗排列稀;籽粒半角质,黑胚率低。  相似文献   

9.
成果连载     
成果连载新品种GS豫麦21号新品种GS豫麦21号(周麦9号)是我国首次将矮秆、高产、多抗(抗倒、抗寒、抗条锈、叶锈、白粉等病,抗耐旱、抗干热风)结合于一体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1992年通过河南省审定,1993年通过国审。该产品以4个遗传背景不同、各具...  相似文献   

10.
信息博览     
小麦新品种豫麦49 优质、高产、强抗倒小麦新品种“豫麦49”的选育及应用课题由温县祥云镇农技站、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完成。豫麦49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稳产性好,抗倒伏性强。参加黄淮生产示范平均单产461.7公斤,品质达到优质面包小麦和优质方便面标准。经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该品种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白粉病和叶枯病。该品种是将优质、多穗与抗倒结合于一体的高产、超高产品种,经济效益突出。(沃 文)棉花新品种豫棉19号豫棉19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双油9号     
《河南科技》2009,(7):6-6
“驻麦4号”是由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干2004年8月31日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04014。  相似文献   

12.
《河南科技》2008,(9):7-7
珍玉10号是河南农业大学豫艺种业最新培育的早熟、高产、优质西葫芦品种,植株生长势均衡,是目前国内少有的早熟性突出,耐热、耐寒性好,抗病毒病能力强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一、选用适宜晚播的品种 晚播小麦应选用弱春性或春性品种.适合平顶山市种植的中晚播弱春性品种有:豫麦18、豫麦34、豫麦47;晚播春性品种有郑麦9023.  相似文献   

14.
《河南科技》2009,(9):6-6
审定编号豫审麦2008014 选育单位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百农64×豫麦21 特征特性“济麦6号”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全生育期228天;幼苗半匍匐,长势壮,苗脚利落,抗寒性一般;返青起身早,两极分化快,分蘖成穗率高;株高76厘米,  相似文献   

15.
成果推广     
<正> 豫麦14的选育及加工利用豫麦14的产量水平常年稳定在300~350公斤,也有突破400公斤以上的地块。豫麦14和国内外优质小麦品种相比较,具有产量较高,各项品质指标优良,并且互相协调的特点,整体表现为面团流变学特性好,面包体积大,蜂窝均匀壁薄而富有弹性,口感好,外观喜人,其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居国内先进水平。据中国农科院、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和郑州几家面包厂烤制面包鉴定结果看,豫麦14具有较好烘烤品质,一致认为该品种基本上达到了面包小麦的要求。豫麦14具有抗旱、抗寒、抗病、后期抗高温、落黄好、适应性强、稳产性好的优点,在一定范围内打破了产量和品质相关,克服了长期以来优质品种产量不高的缺陷。豫麦14茎杆祖壮,根系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技》2008,(10):6-6
审定编号 豫审麦2007009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内乡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8941×94C20)F1×豫麦49 特征特性“内农科201”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系,生育期206天,比对照品种晚熟2天。该品种幼苗匍匐,抗寒性强,叶细短,分蘖力强,亩成穗多;株高77厘米,株型略散,抗倒性好;  相似文献   

17.
豫麦66号由河南省豫东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采用染色体生物技术培育而成,原名兰考906—4。2000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一、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半冬性、大穗、多粒型。单穗平均60粒以上,千粒重45克左右,白粒、角质,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茎杆粗壮,抗倒伏,耐旱、耐渍、耐盐碱,抗干热风,落黄好。以主茎成穗为主,高产栽培和晚播条件近似独杆。高抗 白 粉病、条锈病、叶锈病,中抗纹枯病、叶枯病和赤霉病,广泛适于黄淮麦区高、中水肥地早、中、晚茬种植。 经测定,该品种品质优良,属强…  相似文献   

18.
豫麦36号(豫农001)豫麦36号系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育种研究室在范濂和吕德彬教授指导下,用(百农3217×豫麦1号)×陕农7859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品种。原名豫农001,1995年9月第四届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二次会议审定通过,并命名为...  相似文献   

19.
<正> 小麦新品种豫麦13号(郑州891),从试验,示范到大面积推广,经受过不同年份各种因素的考验。该品种产量较稳,增产显著,特别是1990和1991年在重发白粉病的情况下,各地反映其亩穗数较多,穗粒数和粒重较稳,早熟,熟相好,亩产多在300-400公斤之间。它不抗白粉病,抗条锈病。凡抽穗期喷施粉锈宁防治白粉病的麦田,植株熟相更好,粒重显著提高。我们认为,选育小麦高产稳产品种,提高产量的关键是了解品种各个生育阶段的不同特点,充分利用气象条件,趋利避害,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措施,才能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为此,笔者于1987-1991年,连续5年对豫麦13号等小麦品种进  相似文献   

20.
《河南科技》2009,(6):6-6
“豫麦49-198”是平安种业公司董事长吕平安在“豫麦49”变异单株中定向优选改良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品种,生育期227天;幼苗生长健壮,叶色深绿,分蘖成穗率高,抗寒性好;株型紧凑,长相清秀,株高75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