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宋词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与其运用各种各样的意象不无关系。在大量的词作中。作者运用月意象、梧桐意象、黄昏意象、草意象和梦幻意象,构成丰富多彩的意境,表情达意,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包含了独特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2.
汉代文人在五言诗创作上取得了较高成就,晋宋时期,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典范,西晋陆机,东晋陶渊明,宋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和风格的拟古诗.与汉代文人五言诗相比,这些拟古诗虽然也渗透着感于乱世的时代精神,保存了"古诗"凄美哀伤的风貌,沿用了原作中典型的诗歌意象和比兴的创作手法,但也显露出了晋宋文学由"情的自觉"到自发式"情志结合"、语言风格由"俗"渐"雅"的趋向.  相似文献   

3.
宋人诗文中“戏作”之多,实属空前,恐亦绝后。这不仅与宋代的社会环境以及文人心态有关,而且与宋人对韩愈的“以文为戏”的接受有密切的关系。韩愈的这种创作理论与实践深深地影响了宋人,并且,通过宋人的接受对后代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词中杜甫"说不是王国维的"专利",周邦彦不是唯一的"词中杜甫"。被誉为"词中杜甫"的宋词人还有柳永、苏轼、辛弃疾、姜夔、刘克庄、吴文英、王沂孙、张炎,清词人则有陈维崧、蒋春霖、郑文焯等。宋人只以柳永比拟杜甫。"词中杜甫"说主要是清人推尊词体观念的体现,多是论者对所推崇词人的最高评价,实质上是为自己词学理论服务。"词中杜甫"的价值和地位多是"层累"地造就的,对其"身份确认"多不是基于事实的客观陈述,而是基于目的性的主观价值评判,有"片面的深刻",但往往远离史实和原生态。不同时代的词论家有各自心目中的"词中杜甫"。此说只有一定角度和程度上的合理性,其中以辛弃疾、周邦彦比拟"词中杜甫"合理性程度最高。应从不同角度综合评价此说。  相似文献   

5.
缠足及弓鞋滥觞于宫廷歌妓舞女,北宋熙宁、元丰年间,流行于贵族妇女和妓女。至南宋末年,缠足已成习气;因劳动的需要,下层劳动妇女及化外之地的妇女,无缠足的习俗。宋代缠足、弓鞋的流行,同宋代理学毫不相关,也非宋人性心理变态的产物,而是“受益”于宋词对弓鞋(缠足)的“雅化”。从宋词对“弓鞋”、“金莲”表达方式的变迁,可以发现“雅化”的过程。弓鞋的“雅化”使其由歌妓所穿的舞鞋,蜕变为“优雅、高贵”的象征,从而推动了缠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卢照邻是"初唐四杰"之一,也是"四杰"中命运比较凄惨的一个,落得个自尽的下场。他的作品有其独特的"意象"。根据这些"意象",可以发掘卢照邻的"情志"。分析这些意象,卢照邻作品中的意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组。三组意象分别表现了卢照邻孤独寂寞的感受、伤叹衰老的心境和悲哀伤感的情调。究其悲哀原因,一是生不逢时,才高位下;一是病魔缠身。  相似文献   

7.
在文人文化传统和诗歌创作风气的影响下,自然山水逐渐成为宋词的重要内容。宋代山水词中包含了道德、情感、哲学等多重文化内涵。从道德层面而言,词人们继承了儒家"山水比德"的传统,并使山水词承载了新的人格化的象征意义;从情感层面而言,词人丰富的感情和强烈的个性赋予自然山水浓厚亲切的人情味和非比寻常的精神气魄;从哲学层面而言,宋代词人深受道家"自然"哲学的影响,在对自然的观照中,他们领悟自我存在的价值,实现了人的自然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数码图像意象视觉的阐述,探讨意象性图形语言的创意方法,借助视觉理论对视觉意象分类的知识,总结了数码影像行为转变的同时也改变了图形影像的形式与意义,进而试图以视觉意象的设计过程来说明图形被数字技术赋予自创能力之后不再像以往那样拘泥于常规逻辑,现今视觉传达目的性建构塑造的特性已经成为数码方式下表达视觉意象的最适当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药用菊花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从而激发了药农种植菊花的积极性,菊花的种植面积也随之扩大,为了协调粮药生产,减少与粮食争地的矛盾,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了麦茬菊花栽培技术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疾病一直以来就是文学创作的独特意象资源。疾病在一定意义上己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话题,它同时也属于文化范畴。“疾病”穿越了鲁迅的所有文章和他整个一生,也被他赋予了各种精神意义。在鲁迅的小说中,“疾病”是出现频率很高的意象。在这些疾病意象背后,也有着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指向。  相似文献   

11.
忧患意识在南唐词人冯延巳的词中多有体现,这与他的个性气质及所处的环境有关。冯延巳的这种词风,既影响了李璟、李煜的词作,亦开启了北宋晏殊、欧阳修诸家的风气。  相似文献   

12.
晏几道是晏殊第七子,北宋杰出的词人,后世并称其父子为大小“二晏”。晏几道深受道学思想的熏陶,性格孤高自傲,不慕权贵,致使他不被当势者所容,穷困潦倒。晏几道情感细腻丰富,待歌女之心真诚友善,其词风接近温韦,把花间派的艳词小令推向了极致,其造诣超过其父。  相似文献   

13.
宋人笔记中的科举史料包括唐、五代和宋代两部分,两相比较,有关宋代的科举史料要比前更加丰富、全面。从史料来源看,前主要来源于唐五代人旧籍、金石遗物等,后则主要来源于作的履历见闻、父兄师友相与谈说等。二都有重复记载的现象,但都对有关史料进行了辨证。  相似文献   

14.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词人,他一生创作的340余首词,"哀怨骚屑,类憔悴失职者之所为。"具有着强烈的审美意蕴,在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挚而哀怨的情思,流露出孤寂凄婉的物哀意识。一是流露出作者对生命易逝、人事易衰的宇宙时空恐惧感;二是流露出作者对岁月更替、草木荣枯的伤逝情怀;三是流露出作者感喟沧海桑田、盛衰无常、兴亡无据的悲凉感。可以说,这种能给人以最大审美感受的物哀意识贯穿了纳兰性德的整个创作历程。  相似文献   

15.
诗词教育是对传统诗教的新的超越。历代诗词吸纳、熔铸汉语言学的精华,是学习汉语和培养语能力乃至不断提高语修养的最好的教材。造就现代化人,建设语生态明正是诗词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赠答送别之作是纳兰性德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题材的词作,因其词风有激切悲凉与抑郁哀伤之不同,可区以别之,分为两类.这些作品充分地体现了纳兰性德词多愁善感、尚友重交的品质,而这是与词人颇为独特的世界观以及个体性情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受化和地理环境差异的影响,晚清词人分布呈明显的区域“出产”和区域“群居”格局。晚清词人的区域分布已从清初、清中叶江浙两省的一枝独秀变为江浙、岭南、湖湘、闽中、皖上五区的众花争放。岭南、湖湘、闽中、皖上词人奋力急追,和江浙词人一道,为晚清词学的繁荣共倾情思和心力。  相似文献   

18.
秦观词的内容大多抒写闲情、柔情、别情.秦观以纯情、敏锐、善感的词人之心,写出了大量柔婉精微而又蕴意无穷的作品.其词情感真挚,自然单纯,体现了醇正的词之本质.  相似文献   

19.
七夕民俗在宋代具有普遍性,文人词作对七夕的描述也很多,内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表现七夕民俗活动,展现了乞巧的场景和情态;诉说或重新审视牛郎织女的爱情、以及描摹人间爱情的悲欢离合;在七夕情结中注入对家国沉浮、自身命运的反思和感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