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燕 《河南科技》2023,(4):155-158
【目的】提出河南省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路径,为中部地区缝合经济与科技“两张皮”,促进中原崛起战略的实施提供建议。【方法】以河南省科技创新、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内容,通过数据搜集、分析和整理,对比国内北京、广州等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发展较为先进的省份,比较分析河南省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性难题。【结果】河南省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已经取得不少成就,但还存在科技创新的适应性有待提高、可操作性不具体、与经济协同融合不够、数字化覆盖面不广、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结论】河南省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力吸引高新技术人才,优化体制机制,拓展核心城市或重点领域的辐射力,以促进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健  赵苗苗  刘晟源 《河南科技》2023,(17):136-140
【目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金融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对发展科创金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河南省推动数字赋能科创金融的发展。【方法】在分析河南省数字赋能科创金融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河南省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具体措施包括搭建基于区块链的产业数字金融、知识产权和供应链金融平台,以及完善数字金融服务机制。【结果】通过实施上述方法,打造出一种数字赋能科创金融新模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事业。【结论】为推动科创金融发展,河南省应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建立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平台,完善金融服务机制,从而为国家创新高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河洛地区与粤澳地区在中医药产业化方面的优势与劣势,促进两地的互补、融合与创新,实现千亿规模经济和乡村振兴的双效益。【方法】依据国务院拟将澳门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的战略布局,分析“河洛-横琴”中医药全产业链合作的内在根据、综合优势、三产融合、发展格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预期。【结果】共同打造“河南著名药企+中药农业+智造中药+商业流通+终端连锁+生物医疗”的产业链条。【结论】协同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早在5年前就深刻指出:“本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兴办科技工业园区。”现在人们都认识到,发展高新区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我国高新区已用十年的艰辛创业、十年的拼搏奋斗筑就了高新区发展的基石。现在如何快速发展高新区,使高新区为我国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是我们必须探讨的重大课题。1.高新区要抢抓机遇,高速度、高质量发展中小科技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认识、把握和抢抓住重要机遇,借助世界产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推进河南省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为河南省乃至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提供行之有效的驱动机制方案。【方法】本研究对河南省生物医药企业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结果】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初步形成,全产业链体系逐步完善,政策环境优势初现。但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还存在企业聚而不合、品牌建设意识淡薄、内生创新动力不足、人才引进培养机制缺失、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结论】通过完善产业链布局,形成生物医药大产业集群、加大技术投入,转变绿色发展方式、积极培育人才,加强人才引进、提高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强化创新转型发展、提高产业集聚区服务质量,营造投资兴业新环境等措施,打造具有国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生物产业创新高地和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11月25—26日,被誉为科技界"达沃斯论坛"的第二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在广州高新区举行。此次峰会以"科技赋能·智汇湾区·产业生态"为主题,众多院士专家、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汇聚广州科学城,就科技产业化热点话题展开"头脑风暴",献计献策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助力广州高新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核心枢纽。第二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包括1个主论坛、9个专业分论坛、数十余场精彩的主旨演讲、高质量的"科学家与企业家圆桌深度对话",内容涵盖科技创新、产业生态构建、产业技术应用、人力资源体系的创新等热点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末,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了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建设国家级高新区105家,其中,河南省国家级高新区5家,数量上与湖南省并列中部地区第一,全国而言,与河北、湖南并列第4. 一、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及高新区发展现状 经过近20年的建设,河南省高新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建设有郑州、洛阳、安阳、南阳、新乡等5家国家级高新区和平顶山、焦作等16家省级高新区,其中三门峡、济源等14家为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新设立的省级高新区.近年来,我省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新区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地方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地方政府等)之间在长期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网络系统。高新区发展的关键在于在其内部培育出发达的区域创新网络来。只有在高新区培育出较为成熟的区域创新网络,高新区才能获得内在的发展潜力,不断地产生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正是在运行机制的激发和调节下,高新区创新网络才得以形成并协调运转,进而不断完善,因此,本文就着重研究高新区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一、高新区创新网络运转及完善过程的…  相似文献   

9.
肖海  刘磊 《河南科技》2023,(4):127-131
【目的】NFT即非同质化代币,其非同质化、不可篡改等技术特质可以运用于版权归属和流转情况的确认,为我国数字版权保护机制的完善提供建议。【方法】NFT模式结合区块链技术与数字版权,可将其用于打造新型数字版权管理体制。【结果】新机制能够改善版权登记效率、增强审查效力、保障对等地位和助推数字信用体系建设。【结论】对于NFT,未来还须加强研判,以法治框架推进新型数字版权保护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产业结构是河南省产业政策的重点问题,新形势下,技术创新更加凸显为产业结构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方法】本研究针对新形势下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及技术创新发展现状,研究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机理。【结果】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结论】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化、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人才跨市场流动等相关对策,对于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媛媛  张雪  于晓明 《河南科技》2023,(12):140-144
【目的】为衡量河南省域内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清晰展现河南省域内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演变史。【方法】运用熵值法,构建适用于河南省地级市的数字经济指标体系,测度河南省2011—2020年地级市的数字经济指数,并对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河南省域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明显,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动态波动性。【结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有待提升,协同发展仍是河南省数字经济水平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李松涛  轩建举 《河南科技》2023,(12):150-153
【目的】了解河南县域制造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助力河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资料分析,归纳河南县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特点。【结果】研究表明,河南县域制造数字转型面临制造业广而不强、数字驱动力薄弱、县域企业数智建设水平较低、数字人才支撑不足等问题。【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完善顶层设计,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数字生态,夯实数字新基建,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打造数字人才梯队。  相似文献   

13.
石悦萱 《河南科技》2023,(11):115-120
【目的】随着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机器学习算法的逐渐成熟,人工智能生成成果与人类创作作品在外观上并无差别,通过对“独创性”这一核心要素进行剖析,积极应对人工智能生成成果可否获得作品资格认定并受到著作权保护的难题。【方法】比较分析作者权体系和版权体系国家独创性标准的理论基础及司法实践,为我国独创性判断标准的选择提供思路。【结果】在当前传统人格理论不断受到冲击的背景下,应当采取独创性客观标准。【结论】基于对人工智能创作效率和我国著作权体系建设的考量,适当提高客观标准的创作高度,更有助于人工智能产业长期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林风霞 《河南科技》2023,(22):148-152
【目的】重点探讨我国综合型科研人才成长面临的机制制约,为我国构建综合型科研人才成长机制、优化综合型科研人才成长环境、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提出了综合型科研人才这一概念,并界定了综合型科研人才的内涵与素质特征,指出支持综合型科研人才成长对我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点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我国综合型科技人才成长面临的机制制约。【结果】目前我国科技人才管理机制、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人才培育培训机制等的不完善不利于综合型科研人才的健康成长。【结论】构建综合型科研人才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构建评价与激励机制、健全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完善培育培训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叶丽婉 《河南科技》2023,(1):126-130
【目的】产业专利导航分析可以为珠海市政府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产业发展及重大项目实施提供决策参考和服务。【方法】对珠海市的主要产业专利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与广东其他城市在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专利有效量、PCT申请量、专利申请类型、申请人类型、高价值专利量、新增申请人数量、专利运营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判断珠海市的产业创新潜力、创新效率及转化效益。【结果】珠海在珠三角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广州、深圳、东莞、佛山还具有一定的差距。【结论】珠海应根据分析情况继续针对性加强四大主导产业和三大优势产业方面的科技创新投入。  相似文献   

16.
王舒贤 《河南科技》2024,(2):127-131
【目的】通过分析商业数据的特性,反思现存困境,探讨其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合理性。【方法】将商业数据与知识产权的特性进行比较,结合现有保护模式,进一步分析规制商业数据最便捷的方案。【结论】商业数据是兼具多种知识产权客体属性的“复合体”,难以用传统某一知识产权单行法加以规制。【结果】从保护知识产权角度出发,应搭建统一完善的双轨制保护机制,立法、司法协同促进,从而激励创新,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创新发展的主体。在珠海高新区看来,发挥创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用,需要有效激发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而通过引进、改造关键设备和技术,使用先进的工艺、装备或新材料,企业可以达到增加产能、提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等目标,核心竞争力也将会大大增强。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珠海高新区坚持从政策、资金、服务等多方面支持工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传统产业的工  相似文献   

18.
苏国平 《河南科技》2023,(19):153-158
【目的】从整体视角总结我国科技成果评价发展现状,分析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评价转变的对策建议。【方法】对科技成果评价历史沿革、制度演化、发展实践等文献信息统计总结,深入了解我国科技成果评价内涵、分类、机制,为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开展提供政策理论支撑。【结果】科技成果评价作用显著,但实践中还存在不足,如开展评价活动的依据不够全面、保障不够健全,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方面能力不足,多元化价值评价没有得到有效开展、评价成果转化转移不明显。【结论】需要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完善多元化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发现科技成果价值,加强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建设明确各主体责任,以市场评价为导向进行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促进技术转移和推广,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瑞旭 《河南科技》2024,(3):142-148
【目的】构建河南省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助力河南省提升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方法】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选取了R&D活动人员、用于科技的财政支出等14个指标,并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效益能力、技术创新潜在能力三个方面,构建河南省18个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18个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通过设定投入创新绩效因子和创新潜在因子,以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累计贡献率的比值作为权重,得出综合得分,并对各个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排名。然后通过系统聚类,将河南省18个城市分为五类。【结论】提出河南省各市应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创新创业、加强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投入,城市之间应加强合作、促进产业发展等政策建议,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城市创新潜力,更好地提升河南省城市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唐玮罡  赵强 《河南科技》2023,(14):155-158
【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研院所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科技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设现代科研院所对于促进河南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科技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方法】利用分析法阐述建设现代科研院所的重要性,介绍现代科研院所建设的主要任务,并对现代科研院所建设提出对策和建议。【结果】河南省现代科研院所的建设是指在河南省内建立具有现代化科研能力和水平的研究机构,以推动河南省的科技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该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建设现代化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引入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开展前沿的科技研究和创新,形成河南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结论】需要从政策指导和资金支持,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科学普及和科技文化建设等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