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田野燕麦危害和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桂友  李捷 《河南科技》1997,(11):12-12
麦田野燕麦危害和防除河南省新乡供销学校龚桂友李捷蒋学杰野燕麦是我国麦田的主要恶性杂草,近几年在许多地区的发生逐渐加重,已成为麦田新的杂草优势种群,严重影响了三麦的产量和质量。一、野燕麦的危害野燕麦在麦田中和三麦争水、争肥、争阳光。据测定,野燕麦苗期生...  相似文献   

2.
<正> 一、麦田化学除草的意义目前我省麦田杂草的发生量逐步由少到多,危害由轻到重。它与小麦生长争肥水,争空间和阳光,严重妨碍了小麦的正常发育,造成大量减产。麦田杂草还是小麦病虫的越冬场所,是传染各种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利用人工锄草,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佳。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田应用  相似文献   

3.
马春田 《河南科技》2004,(10):19-19
麦田杂草与小麦争水、争肥、争光照、争地上和地下生长空间,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是影响我省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麦田杂草与小麦争水、争肥、争光照、争地上和地下生长空间,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是影响我省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 今年我省小麦播种工作,动手早,抓得紧,措施过硬,播种质量高,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当前全省绝大多数麦田,一片葱绿,长势喜人,壮苗面积较大,为夺取明年小麦更大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发现全省从南到北,有不少地区约有15%左右的麦苗生长过旺,出现了假旺苗、过旺苗和偏旺苗,还有相当一部分麦田播种量偏大。这些麦苗的长相特点是: 假旺苗:每亩基本苗,多数存25—30  相似文献   

6.
麦田草害的有效防除河南农业大学    刘万代   河南省农技推广总站 周继泽杂草是麦田群落中的固有成分。少量杂草的存在对小麦不但无害,而且有益,然而大量杂草的存在却对小麦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在小麦生产中居举足轻重地位的河南省,麦田草害有增无减,并且...  相似文献   

7.
<正> 稻茬麦的病害主要有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害虫主要有蚜虫、牯虫等。在优化品种布局、合理栽培等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只要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药剂防治措施,一般就能达到控制病、虫发生及危害的目的。一、麦田病害的防治 1、赤霉病的防治。小麦赤霉病是稻茬麦区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仅信阳地区1985年发病面积达316.15万亩,损失小麦8500万公斤。因此,抓好赤霉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其农业防治措施有:健全麦田沟系,降低田间湿度;选用高产、耐病品种,消灭菌源,改善田间环境条件等。药剂防治的方法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即80%以上麦穗抽出定长时,  相似文献   

8.
<正> 我省小麦低产田中面积最大的是旱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亩,占全省麦田面积的20%,平均单产只有200斤左右。除平原旱薄地以外多分布在太行山和伏牛山的丘陵地带,岭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蓄水保墒能力很差。丘陵地区年降雨量虽有500—800毫米,但在小麦生育期间降雨量仅200多毫米。干旱是影响小麦增产的主要障碍。丘陵旱地一般是人少地多,劳畜力不足,运输困难,施肥少,耕作粗放,土壤脊薄,这也是小麦低产的重要因素。据芦氏、嵩县、三门峡市土壤普查结果,有机质含量多在百分之一以下,有效氮在百万分之四十以下,速效磷在百万分之三以下。又因干旱条件限制,仅有  相似文献   

9.
<正> 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7000万亩左右,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面积和总产一直居全国首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小麦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1979年小麦总产首次突破  相似文献   

10.
<正> 我省盐碱地麦田,主要分布在予东、东北部的黄泛冲积平原区,面积约300万亩,占全省麦播面积的5%左右。这类麦田,受盐碱危害,单产一般收1百多斤,是我省的主要拉腿田。但在这些地区,如能采取有效措施,仍可获得增产,有很大增产潜力。盐碱土,有的含大量可溶性盐,如氯化钠、硫酸钠等。有的含有可溶性碱,如碳酸钠、碳酸氢钠等,使土壤形成了“碱、湿、凉、板、薄”的状况。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特别是氯离子的存在,直接损害了细胞组织及其功能,腐蚀毒害了根系,引起大量死苗。而过多的钠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的提高,尤其是机械收割和耕作制度的改变,麦田病虫草害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主要表现为小麦纹枯病、小麦吸浆虫、野燕麦的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12.
<正> 麦田镇压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过去,不少地方多在麦苗旺长时作为一项补救措施进行。在一般情况下,旱地麦田镇压耙耱比较普遍,但多为一次镇压。小麦镇压的好处,群众常以古庙会作例加以说明,举例真实,易于被人接受。笔者从古庙会之事例中诱人深思:作为古庙会场址的麦田,人来去往,被踩得不堪一观,可是后来却获得未能预料的好收成。由此而启发,麦田镇压遍数的多少有待研究的必要。经过三年的多点试验与实践,总结出一套小麦镇压新经验,即“小麦多次镇压法”。“小麦多次镇压法”提出了不同类型麦田适宜的镇压次数、镇压时间、镇压方式和适宜镇压的范围,比传统镇压法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的提高,尤其是机械收割和耕作制度的改变,麦田病虫草害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主要表现为小麦纹枯病、小麦吸浆虫、野燕麦的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14.
<正> 1.麦田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 ①药剂选择错误。此类药害的产生主要是部分农民对除草剂的性质根本没有认识,没有分清什么是禾本科作物除草剂?什么是阔叶作物除草剂?随便拿来除草剂就用,如有个别农民把盖草能喷施到小麦上造成麦苗死亡。 ②使用时期错误。如弱麦畏防除野燕麦,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5.
<正> 小麦生产是我省农业一大优势,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一半以上。由于小麦播种面积大、品种多、气候适宜,因而其病害发生的种类也较多,尤以小麦白粉、条叶锈和赤霉等病为普遍而严重,白粉和锈病常年发病面积分别达1000万亩和1000~2000万亩之多。小麦赤霉病这几年也在扩大蔓延,1985年是此病最为严重的一年,以至波及了4000万亩麦田。仅此几种病的发生,每年就  相似文献   

16.
春季麦田化作除技术信阳地区植保植检站石鸿文随着耕作制度和耕作方式的变化,我省麦田草害连年严重,早期也在发生变化。目前,全省麦田草害面积约2500—3000万亩,年损失产量6—8亿公斤。实践证明:采用先进的化学除草技术,是确保小麦高产、稳产的一项极为重...  相似文献   

17.
<正> 小麦生长的中后期是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多种病虫害突发、重发或混发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形成造成直接的威胁。因此,病虫害的及时防治是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的关键措施之一。这一时期如遇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田间温湿小气候,有利于处在潜伏期的病虫害滋生繁衍,使病虫危害加重。周口地区小麦生长中后期的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吸浆虫和锈病、叶枯病、赤霉病等,应采用“一喷三防”方法,对病虫发生麦田,力争“治早、治小、治了”,早控病虫,使其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小麦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8.
1988~1990年,笔者用五级目测草害调查法调查了兰州地区麦田杂草的发生与危害情况。兰州地区麦田杂革共31科172种。藜(Chenopodium album L.)、野燕麦(Avenafatua L.)、荞麦蔓(Polygonum convolvulus L.)、猪秧秧(Galium aparine L.)、日本天剑(Calystegia japonica Choisy)、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C.)为优势种杂草,它们的发生面积大,密度高,危害重。区域性主要杂革有12种,也是化学防除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正> (一) 我省危害小麦的病虫害主要有条锈病(黄疸)白粉病、黑穗病、病毒病、地下害虫、粘虫、麦蚜、麦蜘蛛等。这些病虫害往往造成小麦的减产,轻者损失一两成,重者达三成以上,甚至绝收,是小麦增产的一大障碍。地下害虫在我省常年发生4000—5000万亩,秋春两季为害麦苗,常常造成缺苗断拢。通过防治,蝼蛄、金针虫已有显著下降,蛴螬有明显上升,据1979年秋季32个县普查,普遍上升一倍多,每亩一般有虫2000—3000头,多的在万头以上。小麦粘虫在七十年代前,多间歇性发生,七十年代后每年发生在1000万亩左右,1977年发生面积达2300万亩,1978—79两年我省南部部分社队小麦因粘虫为害,有不少麦田被吃  相似文献   

20.
<正> 小麦是我省的优势作物,产量居全国首位,每年种植面积七千万亩左右。近年来,由于病害猖獗,对小麦威胁很大。据统计,1983年以来,锈病每年发生面积一、两千万亩,占种植面积的14.2%—28.5%,损失小麦几亿斤;小麦赤霉病1977—1984年仅零星发生,1985年猛增到4957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0.8%,损失小麦十几亿斤。目前,这两种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加之全省土壤中锌、硼、钼等微量元素普遍缺乏,已成为威胁我省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排除上述不利因素,确保小麦正常生长,探讨飞机防治小麦病害和根外追肥综合技术一次性作业的可行性,给今后农业航空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锈病常发区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