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微米级的硅酸盐水泥和石英颗粒在室温环境下制备出一种应用于水处理的新型无机微滤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孔径分析、阿基米德法实验等考察了膜制备过程中成型压力对膜的微观结构、孔径和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型压力从2 MPa上升到8 MPa,膜的孔隙率从40.1%下降到24.7%,平均孔径由8.8μm下降到2.6μm。对膜成孔机理的考察发现,膜的孔径具有双峰分布的特点:小孔径的1号峰和大孔径的2号峰,且二者的成孔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2.
成型参数是影响Ti-35%Al多孔材料孔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元素粉末反应合成工艺合成了Ti-35%Al多孔材料,在其他制备参数一定的条件下,系统研究了成型参数与Ti-35%Al多孔材料的孔隙度、孔径和透气度等孔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i-Al合金多孔材料中,压制压力对Ti-Al合金多孔材料的孔隙度的影响并不明显;Ti-Al合金多孔材料的最大孔径随压制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压制压力对Ti-Al合金多孔材料孔径的影响,实质上是通过压制过程对压坯粉末颗粒的塑性变形以及对压坯间隙孔的影响来实现的;Ti-Al合金多孔材料的透气度随压制压力的增加呈线性关系递减,对不同压制压力下Ti-Al合金多孔材料Hagen-Poiseuille方程进行了验证,Hagen-Poiseuille方程适用于不同压制压力制备条件下的Ti-Al多孔体.  相似文献   

3.
以钇稳定氧化锆(YSZ)为骨料,优选出玉米粉为成孔剂,阿拉伯树胶为分散剂和粘结剂,采用注浆法制备出孔隙率为49.0%-64.1%的YSZ多孔陶瓷管,结果表明,以玉米粉为成孔剂,可制备出孔隙率较高、孔径分布均匀的YSZ多孔陶瓷管,升温速度对YSZ多孔陶瓷管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在220-400℃的温度范围内,阿拉伯树胶和玉米粉明显分解,并分别在520℃后被完全烧尽,因此在此温度范围内升温速度不宜过快,本文还提供一种用激光技术检测多孔陶瓷管隙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由混凝土材料出发,对混凝土电通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水灰比是混凝土电通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然而,在水灰比降低至相应水平后,粉煤灰对混凝土电通量的影响程度将会提高。由微观的角度来看,混凝土电通量主要受其浆体材料孔隙和吸附性的影响,主要涉及孔隙连通情况、孔结构、孔隙率、凝胶孔以及毛细孔等等。由混凝土配合比指标来看,混凝土电通量的另一主要影响因素为减水剂添加后,集料与浆体之间的体积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骨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工程的安全运行,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检验骨料的碱活性,为准确判定骨料的碱活性提供依据,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岩相法、砂浆棒快速法和碳酸盐小岩石柱法对河南鸡湾水库工程骨料碱活性进行试验。【结果】岩相法检测结果表明,鸡湾水库工程拟选用骨料中含有一定量的碱活性组分,具有潜在的碱-骨料反应活性。砂浆棒快速法试验结果表明,11组骨料样品中4组块石骨料样品为非碱-硅酸反应活性骨料;5组样品为碱-硅酸反应活性骨料,工程应用中应对这些骨料应采取必要的抑制措施,以保证工程安全;2组骨料样品28 d砂浆膨胀率接近0.2%,且试件14 d后膨胀率发展速率未出现收敛状态,建议关注,工程应用中应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碳酸盐小岩石柱法试验结果表明,6组块石样品均为非碱-碳酸盐反应活性骨料。【结论】研究结果为准确判定鸡湾水库工程骨料的碱活性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保证工程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基于声振法检测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不同脱空状态动力响应。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不同脱空状态,采用试验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传感器采集和分析室内试验中不同脱空状态水泥混凝土路面多块板的应变和加速度,由此建立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不同脱空状态有限元模型,对路面板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脱空路面板的板顶最大加速度和最大应变均大于非脱空路面板;对边同时脱空的板顶最大加速度和最大应变值明显大于其它脱空状态,且对边同时脱空状态下的路面板振动最大振幅对应的频率最小;不同脱空状态试验解与数值解对比表明数值解是可行的,二者互相验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通过室内研究了基于GTM压实法的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并且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对于同一混合料级配,在去除薄层砂浆的几天内,普通混凝土强度与露石水泥混凝土基本持平,而随着时间的延长,则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明显高于普通水泥混凝土强度,此外研究还发现炉石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优良的排水结构,对于强度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强度混凝土高温下易发生爆裂破坏,升温时混凝土微细观孔隙结构内部蒸汽压的变化与爆裂密切相关。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蒸汽压装置测量了混凝土从室温加热至600℃时孔隙结构中蒸汽压的变化,分析了孔隙蒸汽压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探究混凝土高温爆裂蒸汽压机理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氯氧镁水泥煤矸石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一系列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氯氧镁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与摩尔比为n_(MgO)∶n_(MgCl_2)呈上凸曲线关系,在n_(MgO)∶n_(MgCl_2)=6∶1时试样的强度达到峰值;随煤矸石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强度不断降低,且前7天混凝土强度增长速度下降,7天后不同煤矸石掺量的混凝土强度增长速度相差不大;氯氧镁水泥混凝土的最优摩尔比为n_(MgO)∶n_(MgCl_2)=6∶1;煤矸石替代碎石作骨料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煤矸石掺量对氯氧镁水泥煤矸石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石英砂介质中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过程的诱导时间、生成速率和储气量,在有效容积为1.8L的反应釜内研究了孔径尺寸分别为14.2nm、26.7nm的石英砂介质中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过程。结果表明,14.2nm石英砂中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平均生成速率为0.012 41mol/h,1L的14.2nm石英砂介质可以储存标准状况下50.049L的二氧化碳气体;26.7nm石英砂中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平均生成速率为0.011 21mol/h,1L的26.7nm石英砂介质可以储存标准状况下45.208L的二氧化碳气体;当孔径尺寸在14.2~26.7nm之间时,孔径越小,诱导时间越长,生成速率越大,储气量越大。  相似文献   

11.
被干燥多孔物料中孔隙大小及分布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多孔物料的微观结构出发,利用平衡湿含量的实验数据,对三十多种多孔建筑物料的孔隙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分布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得出了降速干燥阶段多孔物料孔隙中水液面蒸气相对分压与湿含量的关系式,计算值与实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方根误差为3.01%.还分析了降速干燥阶段多孔物料中孔隙分布参数、温度、湿含量对其中水液面蒸气相对分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重非水相流体(DNAPLs)污染特性及在介质中运移分布规律研究是开展场地污染风险评估与修复治理的必要前提。本文阐述了多孔介质中DNAPLs污染特性及运移过程中三相分配与转化,总结了影响DNAPLs运移及空间分布的因素,论述了介质非均质性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机理,综合分析了DNAPLs污染模型的应用特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阳极氧化化学腐蚀法得到多孔硅样品,在632.8 nm激光激发下,对多孔硅的拉曼光谱随激光功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别得到了520cm-1和300 cm-1附近的拉曼光谱图.发现在520 cm-1附近,激光功率较低时,多孔硅的拉曼光谱主要表现为略低于520cm-1的尖锐单峰,随激光功率的增大,拉曼峰出现红移和不对称展宽...  相似文献   

14.
用化学腐蚀的方法把ZnO/In_2O_3核壳结构中的ZnO纳米棒除去形成多孔中空棒状的In_2O_3纳米结构,探讨化学腐蚀中ZnO核恰好完全去除,且壳层In_2O_3中空形貌不被破坏时HCl的最佳浓度。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产物的物相、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H=1的HCl既可保证ZnO完全去除,又不影响In_2O_3多孔中空形貌。  相似文献   

15.
分形多孔介质中的热传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有限容积法分析了分形多孔介质中的热传导过程,计算中发现分形结构中的导热规律非常复杂,基质与孔隙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互换热,当不考虑孔隙气体中的导热时,所构造的随机Sierpinski地毯上导热率与基质率(基质百分含量)大多呈指数关系,这与Archie定律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一维多孔介质的第一类边界条件,对同时考虑非傅里叶效应和非斐克效应的高强度快速干燥条件下热质交换的普遍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研究了高强度快速干燥过程中,多孔介质内部非傅里叶传热、非斐克传质之间的相互耦合现象,为多孔介质内部温度场和湿度场的正确确定及控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应用分形理论的实际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分形理论,利用实际多孔介质剖面图,对典型土壤的几何结构进行了描述,计算出了多孔介质的剖面面积分布分形维数d,得到了分形固含率,获得了固含率与多孔介质颗粒排布及度量尺度之间的关系,由此,建立了实际多孔介质的导热模型,推导出了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维多孔介质的第一类边界条件,对同时考虑非傅里叶效应和非斐克效应的高强度快速干燥条件下热质交换的普遍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 研究了高强度快速干燥过程中,多孔介质内部非傅里叶传热、非斐克传质之间的相互耦合现象,为多孔介质内部温度场和湿度场的正确确定及控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快速干燥过程中多孔介质内部湿分挤压流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简化的弯通道模型.根据多孔物料的结构和干燥过程的特点,通过实验观测湿分在一定压力差作用下的迁移行为,着重研究快速干燥过程中多孔介质内部湿分的挤压流动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在一恒定温度下,当干燥物料两端的压力差逐渐增大时,湿分由物料内部到达外表面所需的时间逐渐减小且在相同的压力差降下,时间减小的幅度越来越小.在相同的压力差下,当液体温度升高时,湿分由物料内部到达外表面所需的时间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