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一、河南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河南省的资源型城市主要有平顶山、焦作、鹤壁、濮阳、三门峡、永城、义马、灵宝、新密、登封、汝州、巩义和9禹71州.56,万土人地。总经面过积近为几年13的289努平力方,河公南里省,资涉源及型总城人市口在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的旅游业发展--以焦作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捷  石萍  董志华 《河南科技》2005,(13):18-19
资源型城市,是指有40%以上的劳动人口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从事同种资源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城市.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50多个,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4.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中的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就业面窄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衰退或增长相对停滞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的城市已面临矿竭城衰的严重局面.因此,资源型城市的振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引起了政府及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以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2017年环境质量数据指标构建环境污染水平评价体系,采用重心迁移、空间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对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质量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各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平均指数为0.125,鸡西市环境质量在研究期内处于全省较高水平.2015~2017年黑龙江省各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指数从总体上看,鹤岗市、牡丹江市、鸡西市、双鸭山市的环境质量指数波动较大.在环境质量指数的空间分布上,研究期内大庆市环境质量逐渐改善.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重心主要分布在佳木斯西南部、七台河东北部以及佳木斯中部.资源消耗、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对各个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10~2016年经济与环境数据指标构建经济转型评价体系,采用重心迁移、空间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各资源型城市总体上经济转型平均指数为0.667,大庆市经济转型能力研究期内一直处于全省较高水平、七台河市经济转型能力未来有增强趋势.在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转型重心分布在佳木斯市西南部地区.研究期内环境水平和社会发展是经济转型的重要驱动因子,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驱动因子影响力从大到小为:社会发展、环境水平、创新驱动、资源利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发展经济学理论,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将从事非农产业就业.劳动力由低收入部门向高收入部门流动,缩小部门间收入差距,最后趋向于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大省,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减轻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一、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1.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体现状.截至2010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达5 338万人,农村就业人员数量为4 91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2.1%,其中男性农村劳动力为2 630万人,占53.5%.从事农业的为2 698万人,占54.9%.从事其他行业的为2 217万人,占45.1%.说明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在家务农为主的格局依然未打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土地资源普遍遭受到了不合理的利用。作为能源型城市的河南省平顶山市在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使用GIS技术对平顶山市不同类型土地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发现平顶山市在土地持续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开采量,随着资源的枯竭,经济的发展也受到限制.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必须依靠知识与科技的创新、人力资本的培养和积累,这正是大学教育应该承担的任务.地球物理学科曾在资源勘查和开采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它所具备的技术可以延拓到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岩体工程稳定性分析、自然灾害预测、农业产量评估和地质灾害安全预测等方面,所以在大学教育中,将地球物理学科的知识传授侧重点转向这些方面,也顺应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应用2010~2015年的资源与环境数据指标,运用脱钩原理及耦合原理进行时空分异特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资源型城市中,西部环境关联指数增长整体大于东部地区;②大庆市、七台河市的资源与环境相对关系较为协调;③资源型城市的平均耦合协调度均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9.
一、河南省谷子生产的资源优势和条件 谷子(粟)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作物,而捍性强,适应性广,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典型的半干旱型作物.丘陵山区种植较多.河南省旱地农业区土地总面积7.67万km2,占河南省土地面积的45.9%,其中,耕地面积253万hm2,占河南省耕地面积的38%.这些地区土壤瘠薄,十年九旱,耕作粗放,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差,制约了该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但该区光照充足,热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农业资源丰富,谷子生产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资源型城市面临着日益加大的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实施循环经济战略是资源型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平顶山市为例,研究通过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围绕优势资源打造循环产业链,全面建设循环型社会等手段,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发展质量,为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分析1995—2014年东营市人地系统整体及其内部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应对能力、敏感性和脆弱性,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东营市应对能力的障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东营市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敏感性呈下降趋势、应对能力逐渐增强,脆弱性持续下降.(2)东营市人地系统由较高敏感型、脆弱型资源型城市向较低敏感型、脆弱型资源型城市转变,应对能力是东营市人地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3)"障碍度"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环境污染严重是影响应对能力降低的主要因子.研究认为,应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空间、完善社会保障、减少"三废排放"等方面降低东营市人地系统脆弱性.  相似文献   

12.
付志新 《河南科技》2012,(19):33-34
<正>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和信息资源,科技资源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科技资源的应用体现了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管理水平。在科技投入有限、科技资源紧缺的形势下,科技资源共享便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关键。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省的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集成资源,统筹协调,以增量调动存量,促进河南省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有限资源的无限递增价值,推动河南省科技创新与发展就显得愈发重要。一、河南省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现状1.研究开发平台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河南省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服务机构1200个,其中,省属科研机构92个、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13.
<正>2月14日,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印发《河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河南省将建设9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建成100家知识产权强企,实施"知识产权+先进制造业"工程、"知识产权+现代农业"工程等七项知识产权重大专项工程。《规划》提出,到2020年,河南省将建成支撑型知识  相似文献   

14.
从休闲城市的评判准则出发,根据环境、基础及核心休闲力3个层次对河南省各城市进行了概括评估.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32个对休闲性有作用的初始指标,同时创建了休闲城市评判标准.依据主成分分析的降维思想,运用SPSS软件对初始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处理,以便消除数量级的影响,再根据这些数据得到方差贡献率、成分矩阵和主成分综合分值,最终获得河南省各城市的休闲排名.  相似文献   

15.
张瑞旭 《河南科技》2024,(3):142-148
【目的】构建河南省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助力河南省提升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方法】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选取了R&D活动人员、用于科技的财政支出等14个指标,并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效益能力、技术创新潜在能力三个方面,构建河南省18个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18个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通过设定投入创新绩效因子和创新潜在因子,以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累计贡献率的比值作为权重,得出综合得分,并对各个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排名。然后通过系统聚类,将河南省18个城市分为五类。【结论】提出河南省各市应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创新创业、加强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投入,城市之间应加强合作、促进产业发展等政策建议,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城市创新潜力,更好地提升河南省城市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资源丰富,地大物博,但在多年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的影响下,经济发展已有衰退之势,出现了资源衰竭、生态环境破坏、产业结构单一、接续产业不足等资源经济多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理念,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并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求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保证黑龙江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2005年河南省1%人口抽样调查总结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对此次调查的初步分析表明,自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5年间,河南省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势头虽有所减弱,但仍在继续,且农村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大大高于城市.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简报第48期的数据显示,河南省农村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仍在125以上.专家分析,倘若出生人口性别比异常升高持续下去,将对人口结构、婚姻及家庭的结构和形态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对未来社会的良性稳定运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也会造成一定冲击,同时也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婚配失当、人口拐卖、性行为错乱等,影响社会尤其是婚娴的稳定,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认真研究综合治理河南省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策略,为加速"和谐河南"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创造良好的人口资源环境.笔者认为,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应对河南省农村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GDP总值比较 我们可以从表1:2004年河南省十八个省辖城市GDP总值及占全省的比重中看出:2004年洛阳市GDP总值在河南省十八个省辖城市中位居第二,占全省的比重达10.2%,较2003年上升0.42个百分点.GDP总值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洛阳市均居第二位,GDP总值中第一产业洛阳市居第八位.  相似文献   

19.
刘学勋 《河南科技》2003,(23):10-11
历经数十年的积累,河南省农业科研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已形成了以河南省农科院为首的专业配套、种类齐全、系统性好、馆藏量大的全省农科信息资源体系.目前,已馆藏中外文图书8万册,中外文农业科技期刊5200种,4万卷.在全国省级农科院中,河南省农科院馆藏文献、管理水平均居前列.全院各所(室、中心)和市、县农科所均建立了配套的情报资料室,形成了院、所(市、县)两级科技信息体系.目前,仅省农科院从事文献信息工作的专职人员就有70余人.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和资源相对缺乏的省份,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支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河南省高校不仅在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上占了绝对优势,而且为河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是推进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地,是河南省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建设河南省创新体系的骨干和支撑力量."十一五"以来,河南省认真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河南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机遇总是与挑战同在,发展也总是与矛盾共存.应该客观地看到,在河南省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