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然水体生物膜上有机质的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测定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表征自然水体生物膜上有机质含量 , 利用方差分析对COD和TOC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时间因素对于生物膜上 COD/TOC值影响不显著, 深度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对其影响亦不显著, 因而认为, 在一 定范围内COD/TOC值恒定, 均可以用COD和TOC表征自然水体生物膜上有机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长春南湖水培养生物膜, 研究自然水体生物膜上铁氧化物的含量变化对生物 膜吸附镉动力学、 热力学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镉的过程中, 生物 膜对镉的吸附随生物膜上铁氧化物的含量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水温对自然水体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形成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自然水体培养的生物膜进行膜上铁、锰氧化物含量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用于培养生物膜的水体温度对膜上铁、锰氧化物的形成影响很大,并与膜上铁、锰氧化物的含量呈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用TOC作为自然水体生物膜中有机质含量的代表性指标,利用SSM-5000A型固体燃烧装置测定南湖培养的生物膜的TOC,通过对结果准确度,精密度的探讨,发现用此种方法测定生物膜上的有机质含量的稳定性较好、准确度较高,且操作过程简单,测定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自然水体生物膜生长环境与其吸附铅、镉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一水体不同水深以及同一水体不同时间培养的生物膜对铅、镉吸附的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膜上主要化学组分与相应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生物膜吸附铅、镉主要是由膜上铁氧化物、锰氧化物控制的,即生物膜的生长环境对生物膜吸附重金属的能力起到了制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吉林省部分河流在不同时间采样, 测其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 用最小二乘法对二者进行线性回归, 并进行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 建立吉林省部分河流COD和TOC的定量关系模型. 结果表明, 水体中COD与TOC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用TOC分析仪测定水中TOC的方法实验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C,即总有机碳,是以碳的含量来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由于TOC的测定采用燃烧法或湿性氧化法,能将有机物全部氧化,它比BOD5或COD更能直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因此常常被用来评价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8.
巢湖西区水体生物膜上有机物含量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测wCOD和wTOC进行数理统计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巢湖西区不同季节、不同水深水体生物膜上wCOD和wTOC之间存在线性关系(r=0.842 4, P<0.01);季节因素对生物膜上wCOD∕wTOC的比值关系影响不大(方差分析,F=0.93,P>0.05);不同水深水体生物膜上wCOD∕wTOC的均数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方差分析,F=9.20,P<0.01),但在水深0.3 m与0.8 m的生物膜上wCOD∕wTOC的均数差别无显著性(q=0.00,P>0.05).因此在不同季节、一定水深范围内可用wCOD值来表征巢湖西区水体生物膜上有机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胞外聚合物(EPS)在藻菌生物膜去除污水中Cd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藻菌生物膜在自然水体和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起到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的重要作用.在室内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丝藻(Ulothrix sp.)-细菌生物膜所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PS)与藻菌生物膜去除毒性金属Cd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EPS主要由丝藻产生,其含量与污水中Cd的去除率及生物膜中Cd的积累量之间相关性良好.处理含Cd污水生物膜和对照组的生物膜ATP的含量比较表明:Cd对藻菌生物膜整体上具有一定的毒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物膜的活性和生物量的增长.而且,丝藻所分泌的EPS为与其共生的细菌及其本身提供了一个缓冲Cd毒性的微环境,这使藻菌生物膜能在不利的环境中保持较高的活性并能持续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Cd.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A^2/O与悬浮填料生物膜(SCBP)中试复合工艺的除磷效率,并考察了影响因子COD/TP与DO对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总磷平均去除率为82%,达到GB/T18921-2002景观用水水质要求。当硝酸盐含量急剧下降至0.20mg/L以下时,反硝化除磷菌不再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聚磷活动,厌氧磷释放的最佳碳磷比为60。添加纳米改性的悬浮填料后,好氧池的溶解氧为2.0mg/L时,出水TP为0.3-0.35mg/L。  相似文献   

11.
火烧对北亚热带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火烧对北亚热带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为火后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亚热带天然次生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灾后1 a在火烧迹地和对照林地上分别设置20 m×20 m样地各5块,分层采集0~5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测定各层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火烧迹地土壤里含有的轻组有机质、易氧化碳、有机碳均比对照区域高,上升的幅度分别为1.2%~61.5%、9.6%~47.4%、3.9%~35.1%,且在0~10 cm土层的差异极显著(P0.01)。次生林火灾之后,轻组有机质、易氧化碳、总有机碳基本都存储于土壤表层,深度为0~20 cm。火烧迹地土壤0~50 cm的剖面中,含有的有机碳比对照区域高,上升的幅度约18.8%且差异显著。过火后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碳和轻组有机质与土壤养分(全氮、水解氮、速效钾)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天然次生林发生火灾1 a后,火烧迹地土壤总有机碳、土壤养分的增加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的影响因素及来源,加深对红树林湿地中碳和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认识。【方法】测定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粒度、TOC和TN含量,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利用TOC/TN比值分析有机质来源及不同来源的贡献率。【结果】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TOC和TN的含量分别为1.24%~3.81%和1.19~2.05mg/g,TOC/TN比值为11.6~26.3,TOC、TN含量和TOC/TN的平面分布均呈现出由陆向海方向逐渐降低的趋势。沉积物中TOC和TN含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粒度效应。【结论】控制沉积物中TOC和TN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并不是粒度效应,而可能是其来源。沉积物中TOC和TN的主要来源可能是红树林植物碎屑、养殖废水输入的有机碳和氮污染,以及海洋浮游植物碎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2005~2006年内枯、 平、 丰不同水期对吉林省 的主要河流采样, 测定了其高锰酸盐指数(PV)、 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并用最小二乘法对PV TOC, COD TOC, COD PV进行线性回归和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 建立了吉林省主要河流不同水期PV TOC, COD TOC及COD PV的定量关系模型. 结果表明, 在不同水期, 吉林省主要河流的PV和TOC之间、 COD和TOC以及COD和PV之间, 均存在显著的 线性相关, 但其相关关系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酸性溶胶法制备掺杂钇离子(Y3+)的二氧化钛(TiO2)柱撑膨润土, 并用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MO).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分析降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和催化剂, 研究降解过程中化学需氧量(COD)、 总有机碳(TOC)、 电导率和pH值等参数的变化. 结果表明, 反应6 h后, 溶液基本无色, 降解率达99.6%; 反应过程中产生甲苯磺酸、 苯胺及对苯二酚等中间产物, 并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降解矿化; 反应结束后, 溶液pH值由5.0降至4.6, 电导率由82.60 μS/cm增大至141.50 μS/cm, 上清液COD值由80.20 mg/L降至12.20 mg/L, 悬浊液COD值由201.20 mg/L降至102.90 mg/L, 溶液的TOC值由3020 mg/L降至13.10 mg/L, 催化剂TOC值由76.80 mg/L降至43.10 mg/L; 反应过程按吸附-光催化协同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15.
苏南丘陵区4种典型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林土壤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对江苏苏南丘陵地区4种典型人工林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碳的差异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林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从大到小顺序为麻栎林、杉木林、毛竹林、湿地松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从大到小顺序为毛竹林、杉木林、湿地松林、麻栎林;土壤易氧化碳含量从大到小顺序为麻栎林、毛竹林、杉木林、湿地松林。两种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在4种林分类型中没有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总有机碳、全氮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与其他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相关关系不显著。4种人工林土壤碳库贮量为阔叶林高于针叶林,毛竹林也占有重要地位,但土壤碳库的稳定程度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有机碳源环境下的厌氧氨氧化批式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厌氧氨氧化批式实验,研究了在有机碳源环境下COD/NH4 -N比、pH值以及NO2--N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碳源环境下,厌氧氨氧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可以同时存在;适宜的COD/NH4 -N比值范围在0~1.57之间;适宜的pH值范围应该在6.02~8.50之间,最适pH值为8.00;为了得到较好的脱碳和脱氮效果,在初始COD值为300mg/L时,初始NO2--N浓度不宜超过500mg/L,否则会抑制厌氧氨氧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7.
脂肪酸酰胺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性能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等脂肪酸为原料,通过甲酯化、酰胺化、磺化或再甲酯化、磺化等步骤,合成了一系列脂肪酸单乙醇酰胺硫酸酯钠(FMS-n,n为脂肪酸中碳原子数,n=12、14、16、18)、脂肪酸单乙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DFMS-n,n同上)和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硫酸酯钠盐(FDMS-n,n同上)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了它们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润湿力、克拉夫特点(K.P)、钙皂分散力(LSDR%)、去污力(R%)等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本实验室的方法,工艺稳定,全盛产率高;另外,较系统地研究了该系列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为它们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