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素质教育的总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比较科学的划分应该列为五项: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智力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而这五项教学目标的终端,其最小单位,应是“教学点”。与五项目标相对应的五种教学点是:知识教育的重点、难点;培养能力的落实点;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智力开发的“焦点”;良好习惯形成的“强化点  相似文献   

2.
大语文,一个气势磅礴的名词,近年来贯穿于语文教育与学习中。如果说我们的语文要坚持大语文观,那我们的阅读便是“大语文阅读”,我们的写作便是“大语文作文”。然而,“大语文教育”的发展与渗透,并不是一帆风顺,一呼百应,虽然理论上的大语文看起来光彩耀目,然而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却并不尽人意。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地域与个人的理解差别等,都使其束手束脚,最终在许多地方沦为一种教学口号,掩埋了她原本的魅力与活力。大语文观对我们语文的教育学习,是否真如当初许多学者理想中那般大有裨益,我们要在实践中怎样不失偏颇的坚持这套理论并运用自如,都是时下语文教研探讨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李燕 《科技知识动漫》2010,(16):103-104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语文课程总目标也确立了语文教学关于道德情操、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要求。而小学语文教材涉及面广,许多课文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谛,赞颂真善美,鞭鞑假恶丑。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只要善于挖掘,  相似文献   

4.
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咏梅 《科技资讯》2006,(26):129-129
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面对商品经济带来的冲击及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只要充分利用教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爱玲 《甘肃科技》2010,26(11):194-196
阐述了新课程下"传统"美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并指出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的途径。同时关心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教材内容的教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动向的教育要求结合起来,巧妙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是促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因而语文教育就不能单纯地偏向于学科教育,而应当在学科教育的过程中,兼顾思想情感的陶冶,对一篇课文而言,它是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统一体,思想内容决定语言形式,语言形式是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的。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应兼顾思想品德教育,并将其渗透在语文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7.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我总不失时机地探索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并实践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也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  相似文献   

8.
在多元语境中,诗教传统仍得到了隐性绵延。当语教理念成为独尊并罢黜多元之后,语文教育的诗魂就进一步迷失了。在“大一统”的格局中,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不可能异彩纷呈,更不可能形成流派。尊俗敌雅的偏颇不仅降低了语文教育质量,也降低了全社会的语文水准。在商业驱动和畸形评价的双重挤压下,语文无法不急功近利。语文教育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到常识,续接传统。并在诗与语之间找到平衡,使雅与俗达成交融,全面实现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利用“微信”等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该文首先对“渗透式”教育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分析了微时代下,高校“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利与弊;最后探讨了依托新媒体创新“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既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又有利于培养新世纪的有用人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师必做的功课。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着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集体观念教育、环保思想教育、生命意识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责任感教育等。  相似文献   

11.
1.较高的“德行”。“德行”即校长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它是衡量校长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坚定的政治信念,正确的教育思想,踏实的工作作风,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校长政治思想素质的主要内涵,这就要求校长在素质教育中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修养,在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学校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探索改革创新的事业心。工作中刻苦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辩证地看待每一件事,能做到勤奋工作,坦率正直,忠诚为公,…  相似文献   

12.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同其他专业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个性鲜明、敢于标新立异,努力展现个人艺术特长,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一面,但由于专业特性决定更易形成缺点是:自以为是、自由散漫、脱离集体等不良行为特征,因此音乐教育专业更需加强德育教育。本文首先分析当前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学校德行教育的不良现状、特点及形成原因,再阐述桐城派德行教育的内涵及意义,探讨其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德行教育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习惯。在教学相关课文的时要渗透思想,让他们受到教育,得到启发,使自己的品质得到良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孔子实行“因材施教”的历史背景、孔子对“因材施教”的认识与实践和“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的影响,论述了“因材施教”思想在现代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是一门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并在思想情感上受到良好熏陶的课程。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育目标必然是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可借此领悟文章的深邃内蕴,培养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现就一堂语文课的结构对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问题作些浅谈,愿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要求在教书的同时,还要注重育人。要深入备课,抓住课文中关键的字、词、句分析,反复品味"道"之所在。加强朗读,以读传情悟道。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渗透德育教育。在课外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语文活动,加强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内外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注重暗示、陶冶的外部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在感悟与体验中催化情感,激发内部因素,使思想道德教育融合、渗透于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数学思想方法教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强调了数学思想方法教育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明确了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育的若干条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彦斌 《科技信息》2008,(23):280-280
本文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规定(“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就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总结以后,以求与同行研究和商榷。  相似文献   

19.
孔子前,“君子”含义不固定,不确指,与德行好关联不紧,不具道德评判色彩。“君子”既指天子诸侯,也可指丈夫男性情人,德行可好可坏。孔子第一次全面地以具体的道德规范──仁、义等十余种内在品质与恭、庄等八种外在仪表两层面充实了“君子”的内涵。“君子”由偏指地位尊贵转向德行高尚。基于此,孔子评判历史、当代人物,教育、培养学生做“君子”,最终行君子之政于国。分析先秦诸子言说,“君子”是孔子为儒家树起的一面旗帜,承载了重构社会新秩序的职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渗透,现代教育新技术不断运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异彩纷呈,但在这背后我们却不难看到语文教学的失落——课堂变得热闹了,而语文味儿却淡化了;人文性增强了,工具性减弱了;综合的东西多了,学科特点砷不突出了。使语文课有点不像“语文”了,语文本色显示不出了本色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