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鉴定不同杂交稻种子脂酶同功酶差别,以达到鉴定杂交稻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纯度的目的,并以田间种植鉴定结果验证,诣在探索该方法的可靠性、准确性及重演性,为实践应用提供依据,取得了较好效果,另外,通过不同材料脂酶同功酶酶谱比较,可以发现其亲缘关系;可以作为植物分类研究及杂种优势预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科普中国     
正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克剑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首次实现杂交稻性状稳定遗传到下一代。该项成果1月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王克剑团队将籼粳杂交稻品种春优84选为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模式品种,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了其中4个水稻生殖相关基因,使杂交稻  相似文献   

3.
杂交稻种子萌发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是最为明显的现象之一,用3,5-二硝基水扬酸法、碱式滴定法、离体法、愈创木酚法分别测定了陵优1号、中优9801和宜香93033种杂交稻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脂肪酶、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杂交稻种子萌发率与淀粉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克隆种子的出现,使得杂合基因固定成为可能,这是农业生产的一场革命。2019年1月5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克剑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首次实现杂交稻性状稳定遗传到下一代。该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  相似文献   

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鉴定香椿叶、花和种子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物质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香椿叶中鉴定出36种物质、花中鉴定出37种物质、种子中鉴定出26种物质.香椿叶、花和种子的挥发性成分有4种共同的化合物成分.  相似文献   

6.
发现水稻节间伸长的eui新基因及其高秆隐性种质的多型性,育成长穗颈的雄性不育系,组配成e(eui)-杂交稻,并已进入生产应用。e-杂交稻研究和发展的目标是:减少杂交稻种子生产中50%~90%的赤霉素用量,并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杂交稻增产,同时减少杂交稻种植的氮肥用量。已克隆分离出EUI1,EUI2基因,并获得该突变基因碱基缺失多样性的材料,将为植物生长发育,GA代谢激素与杂种优势,以及基因突变的分子机理和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提供材料和机遇。  相似文献   

7.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对豆科牧草种子样品进行实验测试,得到了百脉根、柠条、毛苕籽、沙打旺和羊柴五种常见的牧草种子在太赫兹波段的时域谱,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谱,进而得到各牧草种子样品的吸收系数、折射率等光学参数.发现在0.2-1.4THz有效频域范围内,样品的吸收系数谱线以不同的斜率单调递增,样品的平均折射率在1.45-1.71之间,且彼此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同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分别对五种豆科牧草的35个样本的吸收系数和折射率做了模型的建立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折射率建立的PLS模型预测效果最好,其相关系数(R)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9983和0.3157,更能准确鉴定未知样品的种类.研究表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可以作为无损鉴定牧草种子真伪和识别牧草种子种类的一种有效手段,不仅丰富了牧草种子的检测手段,而且有望发展建立标准检测的数据库,最终实现快速、批量、经济鉴定识别牧草种子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西沙群岛野生诺尼种子的内生细菌菌株CICC 10594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的微生物多相分类鉴定技术,对CICC 10594的分类地位进行了鉴定与分析,结果显示,CICC10594为阴沟肠杆菌.  相似文献   

9.
怀远县种子公司是安徽省最大的杂交稻制种基地主体企业,是集种子科研、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的专业化公司。他们的“纯王”牌系列杂交稻种于1997年获安徽省名牌产品称号,是全省种子行业唯一的种子品牌。公司经理陈杭之——安徽省“九五”科技攻关水稻课题组成员、蚌埠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蚌埠市跨世纪重点行业学科带头人……几年来他带领全体员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积极走科技兴企、科技兴种、科技兴农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以杂交稻种汕优63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植酸浸种,对其萌发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一定浓度的植酸能延缓种子发,降低种了萌发率,这可能与植酸抑制植酸酶活有关,同时,植酸还可能又对种子萌发关键作用的磷酸化酶和α-淀粉酶等水解酶活性起强烈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还表明,GA对用植处理过的种子有明显的解抑制作用,这将为解决杂交稻制种中存在的阴雨天上发芽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甜荞、苦荞、金荞为研究材料,利用生物信息学在荞麦转录组数据中鉴定种子蛋白相关基因,结果一共鉴定21个种子蛋白相关基因,通过PCR技术可以成功扩增出20个基因,其中包含1个13S球蛋白基因(Unigene.10815),1个11S球蛋白基因(Unigene.34090)和1个谷蛋白基因(Unigene.39749)。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这些基因在甜荞、苦荞和金荞种子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在同一材料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不同,同一基因在同一时期不同材料中的表达情况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南方红豆杉种子中发芽抑制物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Lemee et I,ev1.)Cheng et L. K.Fu)种子各部分的甲醇浸提液进行了生物测定,并通过GC-MS联用仪鉴定,以探讨种子中萌发抑制物质与休眠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种子中种皮、内种皮和胚乳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高生长、根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同时,从南方红豆杉种子的胚乳和中种皮、内种皮中鉴定出多种有机化合物,并确定了它们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其中包括已报道的正庚酸、壬酸、乙酸等发芽抑制物质.表明南方红豆杉种子的中种皮、内种皮和胚乳中均含有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质.  相似文献   

13.
目前种子纯度检验技术已由外观形态发展到生理生化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的鉴定。种子纯度检验方法目前有形态学方法、蛋白质电泳技术检验法、DNA分子标记技术检验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从雪山豆种子中分离纯化凝集素与其部分性质.种子磨粉、浸取,经硫酸铵分级,再以Sephadex G—150疑胶过滤纯化而得.所得样品经聚丙烯酰胺盘状电泳鉴定,为单一蛋白带.以糖蛋白染色法鉴定,该凝集素为糖蛋白。它具有凝集动物红细胞和促淋巴细胞有丝分裂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杂交稻种子质量四大指标中最主要的为纯度,直接影响杂种优势的体现,保证种子纯度是确保杂交水稻能增产、增效的重要举措。 一、严把亲本种源关 引用高纯度的亲本是确保生产出优质杂交种子的前提,亲本纯度与杂交种子度成正相关。在由种子公司发放给制种户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避免造成人为混杂。  相似文献   

16.
应用GC-MS分析文殊兰种子中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文殊兰种子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对分离出的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通过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文殊兰种子中提取分离鉴定出挥发油成分37种.文殊兰种子中的挥发油成分主要是脂肪酸类化合物,占总提成分的55.05%,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是亚油酸(33.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9.74%),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8.99%).  相似文献   

17.
正杂种优势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中的生物学现象,育种家利用杂种优势培育了大量性状优良的杂交作物。但由于杂交作物的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杂种优势无法保持,需要育种家每年重新制种,成本高昂。有没有可能让杂交作物得到与自己一样的克隆后代,以此实现优势的固定?来自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王克剑研究员通过无融合生殖技术成功获得了杂交稻的克隆种子,实现了杂交稻无融合生殖从0到1的突破,并因此获得了2020年度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生命科学奖。  相似文献   

18.
内香优8518是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利用自育的优质、香型不育系内香5A与抗病、优质恢复系内恢95—18配制的香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2008年由临沧市种子管理站引入在临翔区忙畔街道青华村海拔1450米的杂交稻次适宜区进行品种试种,表现出高产优质兼顾、抗性强、适应性好等特点,深受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19.
以吉林省临江市的紫椴种子为材料探讨紫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采用萌发法、称重法、生物鉴定法研究紫椴种子萌发进程、吸水过程、萌发抑制物活性.结果表明:紫椴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但种子透水性不良并不是导致紫椴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紫椴种子各部位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芽和胚根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因部位与浸提液浓度不同呈现差异,抑制性为胚>完整种子>果皮.  相似文献   

20.
水杨酸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食荚豌豆--青荷9号的种子为材料,用10-200mg/L的水杨酸分别浸种12h和36h,观察豌豆种子萌发情况及其萌发过程中种子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淀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用10-50mg/L水杨酸浸种12h及10mg/L水杨酸浸种36h对豌豆种子的萌发无显著抑制作用,且可提高种子的发芽指数.当水杨酸浓度增大,浸种时间延长时则抑制豌豆种子萌发.用水杨酸处理后种子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同种子的萌发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