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改善滴灌系统泥砂分离器的性能,利用CFD软件对旋流式固液分离器内固液两相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针对计算与试验结果分析原型机流场存在的问题,根据水力旋流器分离旋流动力学要求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泥砂分离器进行改型设计.通过改变分离器进口、溢流口形状与尺寸、圆锥体与分离柱高度的比值等,寻求分布合理的内流场,使改型后的泥砂分离器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分离性能.改型后的泥砂分离器具有更高的分离效率和较低的压力损失,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2.
沉降室是余热锅炉中关键的除尘部件,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进入沉降室的换热烟气会夹杂大量烟气颗粒,高速的烟气颗粒撞击烟道壁面,造成了烟道壁面的磨损。本文基于EDEM-Fluent耦合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余热锅炉沉降室内烟道的磨损特性,设置烟气流含尘浓度为55 g/Nm3,烟气颗粒粒径为1 mm,密度为2500 kg/m3。对比分析了0.8Vt, 1.0Vt和1.2Vt三种不同进气负载下烟道各截面的流场特性与烟道内的颗粒分布,同时引入Archard磨损模型得到烟道各部位的磨损量分布。结果表明,二号灰斗的相对磨损量从28%增加到37%,挡灰板上部的相对磨损量由20%增加到27%,而一号灰斗的相对磨损量从17%下降到9%。磨损量变化的原因可归因于烟气流速和颗粒分布的变化。烟气流从入口处进入沉降室后速度先增加后降低,在二号灰斗以及挡灰板处流速达到最大值,且二号灰斗处形成了纵向的旋流,一部分颗粒随烟气流快速上升与壁面发生碰撞,这使得在各工况下,二号灰斗的处的磨损程度均明显大于其余部位。同时负载的增加还使得颗粒的分布呈现向三号灰斗处积聚的趋势,从一号灰斗处沉降的颗粒减少,磨损量降低。大量积聚的颗粒与三号灰斗壁面的碰撞使得三号灰斗的磨损量增加。  相似文献   

3.
作者针对除尘器的特点,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运行可靠的灰位传感器。自动排灰控制系统可控制灰斗内上下限灰位,兼有定时排灰及手控排灰的功能。它能有效地防止因灰斗漏气而引起的二次扬尘,减少能源损耗及排灰装置的磨损。  相似文献   

4.
根据灰料容器中(如除尘器灰斗内)气体压力为正压或负压的特点,研制出一种灰位传感器。该传感器结构简单,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5.
高建忠 《科技资讯》2013,(28):94-95
电厂灰斗加热器加热性能是否稳定可靠,关系到电除尘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而影响到输灰管线的畅通和输灰效率,所以解决灰斗加热器长周期可靠运行是电除尘系统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传统片状加热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解决灰斗加热器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输送压力的不同,气力除灰方式可分为正压系统和负压系统两大类型。负压除灰系统是通过负压风机为动力源,灰通过灰斗E型阀控制间断性落入灰斗,通过空气逆止  相似文献   

7.
依据灰叶酸呈酸性的特点,设计一种将兴安杜鹃叶乙醇提取物碱化处理后,用正己烷萃取,分离出非酸性弱极性成分,再将水层酸化用乙酸乙酯萃取富集灰叶酸,然后再分别分离正己烷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分离纯化吉马酮和灰叶酸的分离方法。利用该方法分离既简化了分离过程,又较大提高了吉马酮和灰叶酸的得率,对开发兴安杜鹃叶资源利用以及研究其中化学成分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依据灰叶酸呈酸性的特点,设计一种将兴安杜鹃叶乙醇提取物碱化处理后,用正己烷萃取,分离出非酸性弱极性成分,再将水层酸化用乙酸乙酯萃取富集灰叶酸,然后再分别分离正己烷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分离纯化吉马酮和灰叶酸的分离方法。利用该方法分离既简化了分离过程,又较大提高了吉马酮和灰叶酸的得率,对开发兴安杜鹃叶资源利用以及研究其中化学成分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熊文明 《科技信息》2012,(35):452-452
介绍了1起火电厂处理锅炉捞渣机故障,在处理冷灰斗蓬灰渣过程中,灰渣突然塌落至冷灰斗,大量热汽、热水、热渣从冷灰斗喷出,导致在捞渣机上部平台和地面工作的9人不同程度烫伤,造成2人死亡、7人受伤的事故。总结了事故教训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吉林省桦甸市油页岩为研究对象、以正交试验为基础设计试验流程,采用酸洗化学脱灰方法对油页岩脱灰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酸洗脱灰工况,在此基础上考察油页岩粒度和固液比对油页岩脱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出的最佳脱灰工况下,矿物质脱除率高达92.27%;大颗粒页岩脱灰效果较好,当固液比达到1:8.75 g/mL时,脱灰率逐渐趋于平衡状态;油页岩经酸洗脱灰后热解速度明显加快,脱灰过程中孔隙比表面积的增大对热解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矿物成分对热解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ESP飞灰对燃煤锅炉烟气汞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氮气(N2)等温吸附(77K)测量了一座600MW煤粉锅炉电厂静电除尘器(ESP)各个电场飞灰的比表面积、孔径、孔比表面积、孔容积和孔分布,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仪(EDX)分析了飞灰颗粒表面结构和化学组分.结果表明,颗粒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飞灰的汞吸附趋于增加.飞灰含碳量与汞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亚微米级颗粒物对汞的吸附不仅与其比表面积有关,而且与其比表面积的利用率有关.静电除尘过程中飞灰的孔隙结构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孔分布越宽越有利于对汞的吸附,微孔越发达且可利用率越高,越有利于汞的被吸附.  相似文献   

12.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与环境价值.粉煤灰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铁磁性物质,是不可再生的铁矿资源;文章针对粉煤灰中铁磁性物质的分离问题,分析了干式磁选法中利用旋风除尘器作为粉煤灰铁磁性物质提取的进料装置的有关内容,借以实现粉煤灰中铁磁性物质的均匀、连续的分离提取.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华能集团重庆珞璜电厂煤粉炉粉煤灰的利用问题,采用XRF、XRD、Siroquant 定量、SEM-EDS 及光学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在深入分析煤粉炉粉煤灰的岩石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对此类粉煤灰的微珠进行浮沉、弱磁选和气流分级等精细化分选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以水为介质的浮沉实验可获得质量分数0.15%的漂珠;磁场强度208×103 A/m 湿式弱磁选实验可获得质量分数14.8%、Fe2O3含量44.65%的磁珠;气力旋流分级实验可获得中值粒径分别为89.6、40.2、21.3、12.7、8.1、4.9 μm 共6 个粒度级的粉煤灰微珠产品,表明通过精细化分选获得的粉煤灰微珠产品能够适应多种领域的应用,显著提高此类粉煤灰的高值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吴建德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8):7358-7360,7367
目前,陶瓷过滤机是一种广泛用于矿山选厂及精矿脱水的分离设备。在实际应用中,陶瓷过滤机尾轮控制系统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生产过程中滤饼在积矿平台上的堆积现象,造成陶瓷机卸料漏斗堵塞,损坏陶瓷板。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料斗的挂料问题严重。针对这些问题,对陶瓷过滤机尾轮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开发出了胶带机尾轮控制系统,即在陶瓷机料仓内的挂料突然落下冲击胶带时,能够及时可靠地将设备切换到保护状态,避免事故扩大。然而对于挂料,通过将原来的70度设计成80度,即可很好地解决了挂料问题。实际应用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气流分布均匀性对电除尘器粉尘脱除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某电厂1 000 MW级机组电除尘器气流均布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其中多孔板简化为多孔介质模型,流场的模拟采用k-ε双方程,数值计算采用SIMPLE算法,结果表明,在电除尘器入口喇叭口处设置三层多孔板,且开孔率设置为50%、30%、30%,气流均布性最佳;进口流速为6 m/s时,电除尘器气流均布满足合格要求,并对比了有无灰斗挡板对气流均匀性的影响,发现灰斗挡板可以有效减小灰斗内部涡流现象,提高粉尘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及浓度场测定的基础上,考虑了分离器内的短路流,颗粒间的相互碰撞、粗颗粒的弹跳以及细粉粒返混等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旋风分离器分级效率的多区计算模型,并与现有计算模型作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多区模型的计算精度令人满意.其理论预测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7.
阐述稻壳、稻壳灰的组成及其在建筑材料上的应用。稻壳不经预处理可制轻混凝土;稻壳经过焙烧得到的稻壳灰,含SiO295%左右,与硅灰的化学成分,物化性能,结构相近,适合作高性能混凝土(HPC)的细掺合料,在建筑上用作稻壳灰水泥及稻壳灰水泥混凝土。认为稻壳灰是一种节能,高效,持续发展的,有潜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率的建筑材料。开展以稻壳灰为主的多种超细材料的复合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粉煤灰电特性与摩擦高压静电脱炭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认识粉煤灰电特性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摩擦高压静电脱炭技术降低粉煤灰中残余炭含量提高粉煤灰活性的技术方法,摩擦电选试验表明,这种静电脱炭的方法是有效的,将为解决我国粉煤灰的资源化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湘  杨奕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1):5213-5216
在系统分析和研究自航耙吸挖泥船疏浚过程的基础上,本文以挖泥船疏浚作业过程为研究对象, 通过控制疏浚作业参数,以提高耙吸挖泥船的疏浚效率。本文建立了基于土壤等工况条件的疏浚模型及目标优化函数,并应用遗传算法进行仿真优化。最后采用“新海凤”号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工程实测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控制疏浚参数能够提高疏浚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