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本文综述太谷核不育小麦的遗传理论与育种实践的进展概况。经研究鉴定太谷小麦的不育性是受控于一个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并开展了基因作用及表达研究;太谷小麦是轮回育种的理想工具,已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二甲基亚砜、对氯苯氧乙酸、激动素、赤霉素、聚乙二醇、矮壮素、肌醇、烟酸 8种单一药剂 ,各种组合处理药剂及二次处理药剂 (赤霉素、肌醇、2 ,4 D和植物血清凝集素 )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 ,共处理了750 0穗。结果表明 :单一药剂以 0 0 1 5mL/mL二甲基亚砜和 1 0 0mg·kg- 1 赤霉素诱导效果最好 ,两年诱导结实率分别为 0 1 67% ,0 1 94%和 0 1 1 1 % ,0 1 39%。筛选出最佳组合药剂为 50 0mg·kg- 1 对氯苯氧乙酸 1 0 0mg·kg- 1 激动素 0 0 1 5mL/mL二甲基亚砜 ,两年诱导结实率分别为 0 2 78%和 0 333 %。大多数组合药剂的诱导效果优于单一药剂的诱导效果。二次处理的每种药剂有一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人工控温条件和自然光温条件,研究了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特性。结果表明:在各温度因子中,光期温度在育性转换中的作用最大,其次为日均温,在一定的范围内,花粉可育率随光期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自然条件下,该水稻具有两个明显的育性转换期,即7月25日前抽穗为不育期,7月29日—9月2日抽穗为可育期,9月5日后抽穗进入稳定的不育期。  相似文献   

5.
光照长度对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次利用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研究了光照长度对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长度对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在可育季节里,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的花粉可育率随光长的延长有提高的趋势;在不育季节里,10 h、12 h处理和对照组,育性没有发生转变,但15 h的处理,育性为可育。  相似文献   

6.
7.
92 40 3 0 - 1是一个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小麦 ,92 40 3 0- 1×父本 3号是它的一个杂交种 .本文报道了 92 40 3 0 - 1的育性转换特性、主要农艺性状、异交生物学特性 ,以及 92 40 3 0- 1×父本 3号的杂种优势表现和主要制种技术 .92 40 3 0 - 1表现出短日低温不育、长日高温可育的育性转换特性 ;为半冬性品系 ,株高适中 ,株叶型理想 ,综合抗性较好 ;不育播种期下开花期较长 ,内外颖张角高达 3 0 0 ,柱头生活力达 10天以上 ,具有理想的异交生物学特性 ,制种产量达 0 .2 43 7kg/m2 ;杂种 92 40 3 0 - 1×父本 3号产量达 0 .3 881kg/m2 ,比湘麦13号增产 14.0 5 % ,达 1%的极显著水平 ,杂种综合抗性好  相似文献   

8.
9.
核不育亚麻的研究现状及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鸿山 《内蒙古科技》1991,(1):19-20,33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重庆温光型小麦雄性核不育系“C4 9s”、普通小麦“6 9”及不育系“C4 9s 87”与普通小麦“94 6 4”的杂种F1代雄性器官进行切片观察 ,发现其雄配子发育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间期到二分孢子时期绒毡层差异不大 .在减数分裂前期Ⅱ到中期Ⅱ ,不育系绒毡层细胞部分呈双核、三核增大细胞 ,部分出现核解体 ,而普通小麦“6 9”与“C4 9s 87/94 6 4”的杂种F1代中没有出现该现象 .不育系绒毡层细胞比可育系迟解体 .从单核早期开始 ,不育系小孢子发育不正常 ,表现为小孢子收缩变形 ,无核或有核细胞质稀薄 ,细胞核不能定向移动到萌发孔的对侧 .“C4 9s”败育的原因可能与绒毡层发育及液泡的动态性有关 .败育的高峰为单核期 .  相似文献   

11.
以小麦(Triticumaestivum)幼胚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小麦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切片观察表明:小麦的胚状体发生有两种方式,表面发生和内部发生.胚状体来源于愈伤组织中的单个原始胚性细胞.胚状体的发育经历了单个胚性细胞、胚性细胞团、球形胚、心形胚、成熟胚阶段.木实验支持胚状体单细胞起源的学说.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曲阜市麦田杂草的种类和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曲阜市麦田杂草有16科45种,以越冬发生型和早春发生型杂草为主.主要优势种杂草有麦瓶草Silene conoidea、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宝盖草Lamium amplexicaule、野燕麦Atena fatua、看麦娘Alpecurus aequalis、猪殃殃Galium aparine var.tenerum、牛繁缕Mdachium aquaticum、波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麦家公Lithospermum arvense、田旋花Calystegia arvensis等.同时研究了7种优势杂草对小麦的他感作用,结果表明,播娘蒿的水提液能明显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宝盖草、麦瓶草和荠菜的水提液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绵阳官司河流域防护林优势种群间的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2×2列联表,通过方差分析、X ̄2检验和Jaccard指数等系列方法,分别对四川中部绵阳市官司河流域防护林的12个优势种群间的总体相关性、各种对间联结显著性和关联强度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种对外,多数种群间的联结性不显著,总体上趋于独立分布。这反映了研究区防护林群落的年轻性和不成熟性,但应重视外界干扰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温敏不育水稻培矮64S芽期经热激(38℃)处理后,与其在22℃条件下相比较,芽蛋白组分表现出明显差异;在大于97.4KD、小于14.4KD和66.2~42.7KD范围内分别新增2条、1条和3条蛋白质带,另有8条带加强(42.7~14.4KD)和2条带减弱(97.4~42.7KD)。与热激条件下的常规稻湘晚籼2号比较,培矮64S经热激(38℃)后新增了4条蛋白质带,另有2条带加强和1条带减弱。在热激后,温敏不育水稻培矮64S芽中蛋白质组分的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植株体内某些酶系统的改变,以致影响芽的正常生长发育,使芽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5.
沙田柚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属同时型,小孢子在四分体中的排列属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属2-细胞型。沙田柚每个子房有10~12个心室,每室具多个胚珠,胚珠发育属厚珠心型,具两层珠被。成熟胚囊由卵器(2个助细胞和1个卵细胞)、中央细胞和3个反足细胞组成。沙田柚雌雄配子体发育进程有明显差异,小孢子与雄配子体发生较早,持续时间较长;大孢子和雌配子体发生较迟,但发育较快。二者在开花前均完成发育。  相似文献   

16.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人工授粉,同时在隔离条件下,用化学药剂(成份:500 m g·kg- 1对氯苯氧乙酸+ 100 m g·kg- 1激动素+ 1.5% 二甲基亚砜处理矮败小麦的子房,并以水处理为对照。取材后做石蜡切片,观察子房的发育进程。结果表明:(1)人工授粉的子房发育到一定时期形成成熟的胚和胚乳。(2)化学药剂处理的子房,开始时膨大,胚囊内八核体积增大。随后,胚囊内的八核逐渐解体,子房壁逐渐变薄,有的最后仅剩一薄层子房壁;有的靠近珠心内侧有胚乳细胞出现,但未出现胚。(3)水处理的子房,胚囊内的八核逐渐解体,无胚和胚乳出现,最后整个子房萎蔫。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根据田间试验所测得的参数,建立了以小麦和花生产量以及亩总产值为目标函数的三个数学模型.模型经F 检验达1%的显著水准.通过电子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在本试验条件下,亩产小麦250kg,花生300kg,总产值600元以上的农艺综合措施的决策方案是:亩施有机肥3427—3550kg 和 P_2O_511.2—11.5kg 做小麦底肥,N15.1—15.5kg(小麦季占4/5花生追肥占1/J,小麦肥配为小麦底肥和小麦拨节期追肥各占1/2).小麦和葆生行距均为40cm,小麦亩播量10.3kg;花生亩密度8000穴,每穴2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