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本论述通过对建筑工程中常见混凝土裂缝,如荷载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碳化收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温度裂缝等裂缝特征的描述,详尽地分析了各种裂缝形成的原因。针对荷载裂缝等各种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从材料、施工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荷载导致的裂缝、温度导致的裂缝、收缩引起的裂缝、地基变形引起的裂缝、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施工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施工工艺质量引起的裂缝等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各种裂缝的预防和处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裂缝的分形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裂缝的分形分布出发,对裂缝的分布、裂缝的有效截面积、裂缝的强度、裂面的粗糙度和裂缝的各向异性度,提出了分形分析方法。根据裂缝分形分布特点,提出了基本裂缝分布模型,对这些模型做相应的分形对比,来阐明裂缝的分形和特征。裂缝的分形分析方法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裂缝性质分析方法,而从裂缝的分形分布结构上全面地进行定量分析,不仅反映裂缝的平均效果,而且反映了裂缝分布的非均匀性及其发育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洪刚敏 《科技资讯》2006,(21):36-36
泵送混凝土的裂缝分为由荷载引起的裂缝及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属于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约占80%,属于荷载引起的裂缝约占20%,而温度裂缝又是变形裂缝的主要裂缝。因此本文分析了泵送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特征,提出了温度裂缝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经常出现的裂缝有温度裂缝、干龟裂、干缩裂缝、沉陷裂缝、坍落裂缝。分析了5种裂缝出现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川东宣汉地区飞仙关组裂缝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直径岩芯、薄片鉴定等资料,对宣汉地区飞仙关组裂缝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该区井剖面裂缝发育情况及纵向裂缝可能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川东地区地质特征,对研究区裂缝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飞仙关组中下段主要发育有垂直构造裂缝、水平裂缝、斜交裂缝及成岩期形成的裂缝;裂缝主要有构造裂缝与非构造裂缝两类,构造裂缝成因主要包括与断层构造有关的裂缝、与褶皱构造有关的裂缝及与弱变形构造区有关的裂缝,力学成因主要有剪切裂缝、扩张裂缝和拉张裂缝3种基本类型;非构造裂缝主要成因可分为成岩裂缝、溶蚀裂缝、收缩裂缝、表生裂缝。生产实践表明,任何一种裂缝在碳酸盐岩储集层中均是重要的储集空间及渗流通道。  相似文献   

7.
大体积混凝土内出现的裂缝按深度的不同,分为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及表面裂缝三种。贯穿裂缝是由混凝土表面发展为深层裂缝,最终形成贯穿裂缝。它切断了结构的断面,可能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其危害是较严重的;而深层裂缝部分切断了结构断面,也有一定危害性;表面裂缝一般危害较小。本文分析了裂缝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沥青路面裂缝形成的原因,路面裂缝的主要形式,以及裂缝的预防。以处治S220线路面裂缝为例,重点介绍了裂缝处治的施工工艺,并提出了沥青路面裂缝处治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互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非常规油气藏中,复杂裂缝网络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互作用的影响。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互作用力学模型,分析天然裂缝介质系统中水力裂缝遭遇天然裂缝后的扩展形态。对于水力裂缝穿越天然裂缝的情况,给出了穿越角度;对于未穿越情况,给出天然裂缝张开闭合形态判别方法。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水平主应力差、逼近角、界面摩擦系数和裂缝净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水平主应力差、高逼近角和高界面摩擦的条件下,水力裂缝倾向于穿越天然裂缝;在低水平主应力差、低逼近角和低界面摩擦的条件下,水力裂缝则更容易被捕获。同时,在水力裂缝内净压力越高,天然裂缝越容易张开。该模型为分析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水力压裂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麦伟全 《科技资讯》2007,(13):60-60
施工中常见的裂缝种类有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应力裂缝、施工裂缝等,混凝土裂缝是施工中较普遍性的质量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裂缝的控制方法及出现裂缝后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裂缝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荷载型裂缝、低温收缩裂缝、温度疲劳裂缝、路基沉降裂缝及设计或施工不当产生的裂缝的产生机理,提出了各种裂缝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地下室混凝土墙板裂缝的特征,阐述了为防止裂缝产生应采取的设计措施以及对裂缝的修补方法,列举了裂缝预防和裂缝修补的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混凝土的特性,分析了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分别从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水化热裂缝等方面总结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裂缝产生机理、分类与成因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混凝土裂缝机理、裂缝的分类及成因,总结了裂缝机理的三种分析理论。文章将裂缝主要分为两类,即荷载裂缝和变形裂缝,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践,针对常见的混凝土裂缝,如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沉降裂缝、徐变裂缝、应力裂缝和施工裂缝等,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混凝土裂缝宽度和深度对裂缝表面混凝土碳化的影响,制作了带裂缝的钢筋混凝土试件并进行了碳化试验研究。研究采用碳化时未开裂的试件、裂缝近似贯通的试件、裂缝未贯通的试件的横断面,其中裂缝近似贯通试件、裂缝未贯通试件的横断面即为裂缝开裂断面。对于裂缝近似贯通和未贯通的试件,通过对比裂缝的宽度、深度和裂缝表面混凝土的碳化情况,并与未开裂试件断面混凝土碳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宽度对于混凝土裂缝表面的碳化几乎没有影响,表面碳化主要与裂缝深度有关。本文对混凝土开裂部位的耐久性研究仅以裂缝表面宽度为依据进行的方法提出了不同看法,建议将混凝土裂缝宽度和深度列为同等重要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处理天然裂缝影响下水力裂缝的扩展模拟问题,提出了区域置换与破损单元的概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裂缝内流体运动、地层流体渗流和储层应力变形的水力裂缝扩展理论模型方程,运用图形建模数值方法,分析得到低渗透岩石天然裂缝对水力压裂裂缝开展的影响:天然裂缝对水力裂缝端部应力场的改变形成混合裂缝扩展形式;位于水力裂缝端部拉张区域的张性天然裂缝,因为压裂液漏失和因路径改变产生的摩阻力,造成水力裂缝内有效驱动压力耗散,影响了水力裂缝的扩展。裂缝监测报告与数值分析结果一致,验证了数值分析的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全局性路面裂缝检测方法的局限,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特征及引力模型的路面裂缝检测方法.算法首先根据裂缝的延伸性及局部过渡性,搜索裂缝端点,并设计了反映裂缝线型特征的方向因子及方向导数区分度判据,使裂缝判别局限在裂缝端点延伸方向的局部邻域内,有效地阻止了非裂缝区域冗余信息的引入.进一步根据人类判别裂缝的视觉特性,借鉴物理学原理建立了裂缝引力模型,增强了噪斑存在时裂缝连接的鲁棒性.结合颜色距离,设计了裂缝延伸与连接的多判据判别函数,实现对裂缝像素区域的判别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以岩芯观察、录井资料、钻井资料和成像测井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克拉玛依九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裂缝的特征。结果表明:石炭系火山岩油藏裂缝非常发育,主要为构造运动作用形成的构造缝,大部分裂缝都被各种固体矿物不同程度地充填,影响了裂缝对油气储集和运移的有效性;裂缝主要为网状裂缝和斜交缝,规模以细小裂缝为主,大裂缝较少;裂缝方位主要为北东向,与主构造方向相同。根据上述基本特征和成因,对研究区裂缝进行了综合分类;探讨裂缝与构造运动的关系,认为发育的4期裂缝与构造运动期次相吻合;探讨了裂缝发育的影响因素,认为岩石性质和构造位置是影响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多裂缝储层水力裂缝扩展机理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大尺寸真三轴试验系统,对多裂缝储层水力裂缝与多裂缝干扰后影响水力裂缝走向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压力曲线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水平主应力差和逼近角是决定水力裂缝走向的主要因素,高水平应力差和高逼近角有利于水力裂缝穿过多裂缝,水平主应力差越大,水力裂缝形态越平直;天然裂缝带发育程度和天然裂缝面摩擦系数也是影响裂缝走向的主要因素,天然多裂缝越发育,越易造成压裂液大量滤失进而产生多水力裂缝,摩擦系数越小,水力裂缝越易沿天然裂缝转向;天然多裂缝带的存在,会造成水力裂缝形态的非对称性;水力裂缝的扩展具有非稳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