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缔造科学:从诺贝尔奖现象看科学研究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01 年至2005 年诺贝尔奖获奖成果的统计揭示了诺贝尔奖六大现象:科学中心转移现象、中青年现象、长周期现象、发现之发现现象、名师高徒现象和优势积累现象。从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到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到科学研究自身的某些特点,看到科学政策和科学家在缔造科学(事业)过程中的依存性。  相似文献   

2.
在日前举行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报告会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118场主题报告会上,一位研究生提问:在中国大陆,我们的教育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两院院士路甬祥回答说,诺贝尔奖是科学技术积累到一定水平、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一个自然产物。  相似文献   

3.
四十年前,诺贝尔奖获得者、量子物理学家费曼做过一次题为《底部还有很大空间》的演讲,被公认为纳米技术思想的来源。他当时问道,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从单个分子甚至原子开始组装,以达到我们的要求呢?“至少依我看来,物理学的规律不排除一个原子、一个原子地制造物品的可能性。”费曼假定,一旦原子的语言被简洁地编码后,就可以对分子进行精确的工程加工,把一个原子放到另一个原子上,制造出最小的人工机器来。  相似文献   

4.
水知道答案     
水,我们熟悉到随处可见,触手可及。它满足人们各种生理、心理需求。但你尝试过与水沟通吗?你想知道水是怎样理解人类社会的?江本胜先生对此为我们作了有益的探索。请不要将此理解为科幻、玄学、或者伪科学,毕竟任何一位诺贝尔奖得主都要承认一个事实:这个世界在人类眼中依旧被迷雾笼罩——我们知之甚少!而作者打开一条别致而有趣通道,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要感谢作者。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奖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久负盛誉的一项国际性大奖,从1901年颁发到2000年,已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百年来,无数科学家在各个学科领域内为人类创造了宝贵的文化和科学财富。了解和研究这段历程,可以使我们获得许多重要的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揭晓了,最先出炉的是3项自然科学奖。今年每个奖项都有3位科学家分享,可谓是满堂红。诺贝尔奖对于获奖者是莫大的荣誉,对于研究者是极大的激励。读获奖者的故事,找寻走进诺贝尔奖殿堂的路。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只小虫子来说,找到喜爱的食物已足够快乐了。在听了获得诺贝尔奖的心理学家的建议之后,让这个小动物来教我们如何改善情绪。  相似文献   

8.
恒求 《今日科技》2006,(2):54-55
一年一度的各项诺贝尔奖逐一评出,又让中国人失望了一回,也让中国的时评家们又有机会高谈阔论,反思一下为何中国本土出不了得诺贝尔奖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在诺贝尔奖的百年历史中,先后有6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从李政道、杨振宁开始,到丁肇中、崔琦、朱棣文等。他们获得诺贝尔奖有什么共性吗?是否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尹传红 《科技潮》2009,(11):47-47
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广泛而深重,这从每年10月份诺贝尔科学奖公布之后,报章上充斥诸如“中国人为什么拿不到诺贝尔奖”之类的话题也能窥见一斑。中国科学院一位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家几年前曾直言:国人对诺贝尔奖如此挥之不去的持久的寄托和期盼,是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希望逃脱现实的幻觉意识。“好像一旦获奖,什么难题都解决了,什么假设都证明了,我们的国力就强大了——这既不合逻辑,更不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海外华人数度荣获诺贝尔奖,曾令很多华人精神为之一振。但冷静沉思,却又备感失落。迄今为止获诺贝尔奖的7位华裔学者均为海外人士,国内的华人学者却与诺贝尔奖无缘!这似乎给人图下了这样一种印象,尖端的华裔人才只有在欧美这些科技强国才能充分施展才华。为什么我们与诺贝尔奖无缘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不予展开讨论,但最后都要联系到创新问题上。科学(本文的“科学”泛指一切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突破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的主体是科研精英,而科研精英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从大批优秀人才中产生的。如何培养和造就一大…  相似文献   

12.
《华东科技》2005,(1):135-135
见到王兵的时候,让我们觉得很诧异的是,他正用标准而流利的上海话和客户通电话。作为一个地道的江苏人,王兵坦言,伴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自己的科技创业之路越走越宽,公司规模也由当时的千余平方米发展到目前的二万余平方米,而自己的语言也经历了从江苏方言到普通话再到上海话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欧建成 《科技馆》2006,(4):32-32
为了配合2006诺贝尔奖获得北京论坛在北京举行,加深论坛的社会影响,让普通百姓进一步了解诺贝尔奖的百年辉煌历史,并获得一次近距离领略诺贝尔奖得主风采的机会,由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主办,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外事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等单位共同承办,中国科技馆协办的“2006诺贝尔奖获得北京论坛——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主题展”,2006年9月7日下午在中国科技馆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4.
纪双城 《世界博览》2011,(23):74-76
忘掉金融危机,忘掉不快乐的一切,让我们一起迎接圣诞节吧。虽然离12月25日还有不少天,但伦敦,尤其是在夜晚已经让人感觉仿佛到了圣诞前夜。11月14日,在伦敦乃至英国最著名的商业街摄政街,沿街的商家们和往年一样,将整条街道用彩灯串起点亮,让兴奋的伦敦人们仰天高呼庆祝。  相似文献   

15.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跟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用量化数字来表达。并不是说哈佛大学每年SCI引用的文章有4000篇,我们有2000篇,我们就差2000篇;它有30个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而我们一个没有,就表明我们就差了30个顶级科学家。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整体性的,包括教学水平、科研实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目前世界正处于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也正在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更加重视‘人的发展’,这也应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用嗅觉去感受世界--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嗅觉系统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利用嗅觉系统可以识别环境中巨大数量的化学物质。嗅觉是如何产生的?为解开这个难题,美国两位科学家阿克塞尔和巴克从编码气味受体的基因入手,发现了识别气味分子的受体,并且证明了嗅觉系统的组织方式,从而告诉世界我们是如何感受气味的。为表彰两人的贡献,Karolinska医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决定授予他们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介绍了两位科学家是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的。  相似文献   

17.
史军 《科学世界》2010,(11):38-38
如果你还觉得诺奖与我们保持着距离的话,不妨看看身边刚刚出生的婴儿,还有你正在使用的手机或者电脑,以及你需要天天使用的塑料杯子等等,这些其实都渗透着诺贝尔奖的成果。试管婴儿技术为400万生育困难的家庭带来了福音,石墨烯的发现让我们看到突破目前电子设备性能瓶颈的可能,而钯催化剂的应用则大大提高了有机化工合成的效率。2010年的诺奖毫无悬念地颁给了这些研究。  相似文献   

18.
昨天,2007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我省有29项新技术、新发明荣登“金榜”,这是近10年来获奖数量最多、质量颇高的一次“大丰收”。检阅这些沉甸甸的获奖成果,看似高深,充满奥妙,但细究之下,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级的科技创新成果,与我们百姓的生活如此紧密:从个性化衣服到放心肉,从眼病治疗到废水废气处理技术……这一切都在表明:科技进步,正是为了让百姓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9.
再有十天半个月,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就要与公众见面了,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去年的诺贝尔奖,再唠叼几句。 去年日本科学家小柴吕俊与两位美国科学家同获物理学奖;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与美国、瑞士两位科学家同获化学奖。日本在连续三年内获得了4个诺贝尔奖。如果从1949年汤川秀树获得日本第一个  相似文献   

20.
时光荏苒,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在今年的十月,又一次献出了几顶桂冠。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诺贝尔奖离我们尤其近——文学奖的得主,正是中国的作家莫言。这无疑给我们打了一剂振奋而自豪的强心针。在欢呼和激动的掌声中,另一个蕴藏已久的问题再次被提出:既然我们已经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那何时才能将诺贝尔的科学类奖项也纳入囊中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