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安全协议用于实现开放互联网的通信安全,时间戳可以保证在传输消息时协议的可信性和准确性,利用时间敏感网络来改进实时协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提出了将时间敏感网络(TSN)引入网络,选择Sercos作为工业以太网协议,并通过TSN标准IEEE802.1asrev和IEEE802.1Qbv对工业以太网进行了扩展.通过对TS...  相似文献   

2.
张立众 《甘肃科技》2010,26(1):25-26
以太网应用于工业网络控制系统是控制网络的发展方向。由于它采用CSMA/CD媒体访问机理,对工业过程中的时间要求严格的控制过程会产生响应上的时间不确定性。在工业网络中采用交换式以太网和全双工以太网的方法来消除传统以太网中存在的网络操作的不确定性。就此对目前采用的交换式以太网技术和全双工以太网技术做了合理的分析,并给出了具体实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地铁通信网络传输速率较小,不能够适应视频监视和故障诊断等大容量信息的传输,而工业以太网在传输速率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建立工业以太网地铁通信网络的网络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不同链路速率下以太网延时、端到端丢包率和误码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工业以太网是将以太网应用于工业控制和管理的局域网技术。本文介绍了工业以太网的技术原理,并结合本笔者所在企业,从网络设计、传输架构、井上井下网络布置等方面阐述了工业以太网在煤矿企业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网络故障解决速度慢、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等问题,将模糊Petri网和故障Petri网相结合提出模糊故障Petri网(fuzzy fault Petri net,FFPN).建立基于FFPN的网络故障成因模型,并结合基于FFPN诊断思想的算法,计算模型中某个可能引起以太网出现故障的因素的真实度,真实度最高的成因因素即为可能引起以太网出现故障的最主要因素.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网络故障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并可定量分析得出以太网出现故障的主要因素,可为网络故障领域的研究与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浅析计算机网络故障及排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光 《实验室科学》2008,(3):164-165
现代生活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然而我们却经常受到网络故障的困扰。本文总结了网络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网络故障表现及排除方法,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网络维护的技术,快速排除网络故障,提高网络使用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无线ad hoc网络中节点在数据转发阶段可能的自私行为,利用博弈理论从静态进行分析,以相邻节点对为研究对象,在重复博弈的情况下分析了针锋相对策略的脆弱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针锋相对策略,在理论上证明了改进策略的激励性.改进策略可以容忍一定程度的网络故障,并在故障发生后使节点重新回到合作状态.仿真结果证明,改进策略对网络故障的容忍度较好,有效地促使节点合作,得到较高的网络收益,同时也降低了自私节点的收益.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主动网络平台Magician的体系结构和传输与执行Smart包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自行定制Smart 包,获取网络节点资源,并结合实例给出其传输及执行过程.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灵活、快速、主动地获取节点资源,为主动预测网络故障,及其他基于主动网络的研究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网络音频技术的主要特点,包括网络音频传输协议和控制技术,以及几种以太网传输协议.并以广州大学城中心区体育场馆为实例,说明基于其建筑型态和建声方面的需求,如何对其中的网络音频器件进行搭建、布置和使用,从而具体阐述了网络音频技术在现代体育场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鉴于互联网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正逐渐应用到通信网络,以太网在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实现可靠数据传递的方法主要采用传输控制TCP协议或者SCTP简单流传输协议。传输层的TCP协议和UDP协议各有特点和优势,在与以太网的结合过程中,通过详细的对比分析,UDP更加符合以太网的传输环境,本文主要介绍了UDP协议的特点、格式及优缺点,并针对UDP协议的缺点提出若干条建议。  相似文献   

11.
TCP/IP以太网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将具有串行通信接口的工控设备与TCP/IP网络连接的技术方案.利用该技术方案实现对多台具有串行接口的变频器的网络监控.该方案避免了普通方案中复杂的软硬件设计,利用专用模块和简单程序设计完成串口和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案完全可行,它对于工控设备的网络连接和远程控制等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TCP/IP协议与Ethernet的单片机网络通信系统的硬件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单片机加载TCP/IP协议栈通过Ethernet接口芯片在网络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技术.将TCP/IP协议相关函数嵌入单片机中,控制硬件协议栈W3100A与Ethernet接口芯片RTL8201Bl协调工作,实现了单片机在局域网内和通过局域网在因特网上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3.
存储区域网(SAN)采用光纤通道协议,提供了一种性能优越但价格昂贵的网络存储技术方案.随着千兆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成熟,研究基于以太网的低成本网络存储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基于以太网TCP/IP的网络存储协议中,iSCSI最有可能代替光纤通道协议工作,但它存在协议层次多、协议处理开销大、通信效率低的缺点.而HyperSCSI是一种直接建立在以太网协议基础上的网络存储协议,具有协议层次少、通信效率高的优点.文中首先介绍了该协议的实现机制和性能分析结果,然后在以PC机构建的网络存储系统中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该协议适合于建立中小规模的基于廉价以太网技术的网络存储系统.  相似文献   

14.
网络部分是纸币清分机通信系统的重要模块,通过对TCP/IP协议中的ARP协议、IP协议、ICMP协议和UDP协议进行分析,结合系统主芯片TMS320DM6446特性,提出了基于双核处理器TMS320DM6446与IP101A以太网控制器的网络通信硬件设计;经过试验,完成了基于TCP/IP协议的纸币清分机通信系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5.
张忠民  谢霄 《应用科技》2011,38(3):50-54
针对CAN、RS-232接口的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问题,提出了以ARM为控制核心,采用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将来自CAN或RS-232接口的上传数据进行相应的协议解析,再添加TCP/IP、以太网协议封装,将数据转发到以太网上;将来自RJ45接口的以太网下发数据进行以太网、TCP/IP协议解析,再进行CAN或RS-232协议封装,将数据下发至相应的接口上.采用ARM芯片LPC2292、网卡芯片DM9000等设计和制作了协议转换系统的硬件电路,并开发了相关软件.其中RS-232、CAN的传输速率可调,USB支持常用的12 Mbps全速设备,以太网传输速率为10 Mbps/100 Mbps自适应,转换时间小于20 ms.基于ARM的协议转换系统实时性强,转换速度快,使用范围广,工作可靠,性能良好,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数字电焊机网络控制系统.利用嵌入式网关结合单片机控制系统实现了数字电焊机的以太网接入,可以使作为现场生产单元的电焊机与目前基于以太网和TCP/IP协议的企业信息系统无缝集成.同时利用SQLSERVER构建了基于web数据库的网络电焊机管理系统.整个系统可以实现焊接规范参数数据库的维护、电焊机参数远程监控和焊接规范的远程设置与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基于LON总线和以太网的网络化楼宇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实现方法.以实现LON总线接入因特网为目标,在对LonTalk协议及TCP/IP协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以太网与LON总线互联网关,通过对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分析,阐明了两网互联的意义和实现方法;设计开发了实现两网互联的网关设备——互联适配器,为实现企业信息网络与控制网络集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100M以太网络环境下,数字化语音室中数据传输要达到《数字语言学习系统技术规范》甲类标准,按传统的TCP/IP协议方式是行不通的。当使用流媒体技术特别是RTP实时流传输时能保证媒体信号带宽与网络匹配,这样音、视频广播才能实时播放。VOD、AOD点播做到了延时少,声音无断裂,并且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为降嵌入式以太网成本、提高效益,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芯片和网卡接口控制芯片ENC28J60设计以太网控制器。研究了采用标准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接口的新型独立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的特点,以及与外部接口的硬件电路设计,分析了嵌入式TCP/IP协议的选取原则,DSP芯片对网卡接口控制芯片的控制过程和TCP/IP协议处理数据包的流程。该系统可以将数据按网络协议处理,实现数据的以太网传输。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船舶综合平台管理系统对通信网络的要求,研究了提高综合平台网络可靠性的几种方法.在工业以太网平台上,采用虚拟局域网、IP组播以及服务质量控制等技术来提高网络性能及可靠性,为船舶综合平台管理网络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