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泡沫液膜表面单分子层的结构入手,以此单分子层内分子亲水基及疏水基间力的作用为侧重点研究了影响泡沫稳定性的因素及其机理,并将此理论应用到实际中,达到了在采用相同物料的前提下,利用研究出的新泡沫发生法明显提高泡沫印花色浆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复配发泡剂泡沫循环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泡沫钻井中一次性泡沫使用量大,耗材多,返出泡沫储存空间大,导致钻井成本升高的问题,开展了循环泡沫技术研究.对室内研制出的酸碱敏感性复配发泡剂进行了泡沫性能评价以及不稳定泡沫、稳定泡沫和硬胶泡沫循环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7时,该复配体系具有良好的发泡性能和较强的抗NaCl能力;当pH值<5时,发泡能力较弱;实验证...  相似文献   

3.
采用熔体发泡法,利用化学镀镍改性的TiH2作为发泡剂制备了泡沫铝,分析了改性TiH2发泡剂的热分解行为,研究了改性TiH2发泡剂加入量对泡沫铝材料孔隙率、压缩性能和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TiH2发泡剂有效提高了释氢反应的开始温度,将释氢反应开始温度从480℃提升至550℃,并降低了释氢速率;随着改性发泡剂添加量的增加,泡沫铝的孔隙率增大,压缩强度变小,阻尼性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加入质量分数1.5%的改性发泡剂时,泡沫铝的孔隙率达88%,孔洞分布及尺寸相对均匀,压缩强度、阻尼性能等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范丽  张建旭 《科技信息》2011,(11):258-258,280
泡沫的稳定性与泡沫混凝土的性能、质量、成品率、合格率等关系密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泡沫水泥固井的关键技术是发泡技术和注水泥技术.评价发泡剂性能的指标很多,通常采用沉陷距和泌水量等方法干扰因素较多,评价结果较粗,不能准确评价泡沫的稳定性以及所混配的泡沫水泥浆的稳定性.因此,该文采用背散射光技术对泡沫水泥发泡剂的稳定性进行评价,针对不同流体对光线有不同的透射率和背散射率,同一种流体的稳定性随时间而变化,其对光线的透射率和背散射率也不同这一特性,通过考察不同泡沫随时间增加的析水情况、泡沫粒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计算泡沫稳定性系数等参数,以此对不同发泡剂进行稳定性评价,从而优选性能稳定的发泡剂.同时用此方法也可对泡沫水泥进行稳定性的评价,因此用本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直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在一连续操作的泡沫精馏塔中,详细 塔中泡沫在上升过程中的排液和聚并,对液膜和Plateau边界中的液含量及蛋白质含量进行了衡算,从而建立了分离过程传质的数学模型,并用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测定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高稳定性水基泡沫配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速搅拌法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醇复配体系在不同条件下的泡沫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配体系配方为十二基硫酸钠2.0%、十二醇2.0%、羧甲基纤维素钠(CMC)1.2%和水100mL时,起泡能力最大,泡沫稳定性也最好,且从温度和溶液pH值的影响来看,在低温环境、溶液为中性的条件下,泡沫的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介绍泡沫混凝土在地下室保温隔热工程中的应用,说明了该材料的制作方法、性能特点、使用范围及施工技术要求,为建筑节能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用泡沫分离法浓缩和分离蛋白质(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环流泡沫塔中单组分蛋白质溶液和蛋白质混合物溶液的分批操作泡沫分离过程。采用表面张力来描述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测量了不同的pH下BSA溶液和HBB溶液的表面张力。考察了pH值对BSA和HBB水溶液泡沫分离过程的影响。采用分批操作的方式进行了BSA和HBB的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在pH=3.9时,取得最优的分离效果。这与基于单组分蛋白质分离实验所作出的预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提供了一种泡沫分流酸化试验研究方法,对起泡剂、稳泡剂的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采用多用途分流酸化试验装置分别进行了泡沫对岩芯的分流效果试验,不同渗透率岩芯的分流效果试验,模拟实际酸化施工过程的分流酸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泡沫分流技术,对并联岩芯酸化时能有效地实施分流,使低渗透岩芯吸酸量增大,能均匀改善不同渗透性岩芯的最终渗透率,提高酸化效果,同时采用该项技术有效地解决渗透率差异较大的多层油气藏均匀吸酸及均匀解堵问题,无需进行其它分层措施。  相似文献   

11.
起泡剂发泡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泡沫复合体系发泡特性的静态实验研究,评价了泡沫复合体系发泡特性及泡沫稳定性.通过细玻璃管测定法和综合发泡能力的经验公式,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类型和结构、聚合物分子量、碱浓度、地层水矿化度、温度及原油性质对体系发泡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到了泡沫复合驱中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都存在一个合理的浓度临界值,且随着矿化度、温度和原油轻质含量的增加,体系的综合发泡能力降低的结论.同时得到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类型中,硫酸盐型表面活性剂发泡效果最好,磺酸盐直链型次之;而同一类型表面活性剂中,随着表面活性剂碳链长度的增加,发泡效果变好,但碳链增加到一定长度后,综合发泡能力下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选择一种适合BZ25.1油田氮气泡沫驱用的起泡剂,利用Waring Blender法分别从多种起泡剂体系和稳泡剂体系中筛选出起泡性能好的起泡剂QP-2和稳泡能力强的稳泡剂WP-3,采用复配增效原理,研制成QW-2型泡沫剂.该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陛和耐油性能,通过泡沫体系物理模拟试验,测定了泡沫在岩心中驱油效果.室内试验表明,QW-2体系能提高采收率14.5%.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气流法筛选复合泡沫驱用起泡剂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油田复合泡沫驱用起泡剂的性能评价,采用气流法对复合泡沫体系驱油用起泡剂的起泡性、稳泡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静态试验结果表明:起泡剂浓度、地层水矿化度、气液比等因素对体系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比试验发现,阴离子型起泡剂的起泡性能和稳泡性能最优,其中QP-2在不同的气液比和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都具有较好的起泡性能和稳泡性能,并且其最佳使用浓度为0.5%,在不同气液比情况下随矿化度的增加,起泡剂的综合性能逐渐降低,但影响不大,随气液比的增大,起泡剂的起泡性和稳泡性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4.
防灭火三相泡沫添加剂的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粉煤灰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分析,在其浆液中加入一种合适的发泡剂和稳泡剂,经过物理发泡方式形成粉煤灰三相泡沫,用于防治矿井自然发火。对所选发泡剂在粉煤灰浆液中的发泡性能以及稳泡剂和浆液浓度对粉煤灰三相泡沫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系列实验,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KDF-l发泡剂适合制备发泡倍数较高、稳定时间较长的煤灰三相泡沫,给出了KDF-l发泡剂用于浆液发泡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5.
强化泡沫驱油体系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Waring搅拌器测定了不同泡沫体系的泡沫性能 ,利用岩心驱替试验测定了泡沫在岩心中的阻力压差及驱油效果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聚合物对泡沫体系起泡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确定了聚合物在强化泡沫驱油体系中的最佳使用量。对单一聚合物体系、单一泡沫体系与强化泡沫体系在水驱后的稳定性及驱油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强化泡沫体系比单一泡沫体系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比聚合物及单一泡沫体系的驱油效果更好 ,是一种较为实用的驱油体系。室内试验表明 ,该体系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6.
A volume-adjustable cavity of molding machine for polymer foaming was fabricated with renovation of an ordinary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Polypropylene (PP) composite foams were prepared by chemical foaming method via the volume-adjustable cavity of the molding machine. The decompressing and short shot processes in preparing the samples were carded out to adjust the cell structure of the foamed samples. The structures that foamed insufficiently, moder- ately, and excessively were observed in these two foaming processes. The foamed PP composite samples generated in decompressing pro- cess have more desirable cell s~cture than those generated by short shot process, specifically, the cell structure with the cell size of 46.97 IJxn, cell density of 3.18x 106 cell/cm3, and cell size dispersion of 10.76 ~m was achieved in the decompressing process. A controlled foaming process was realized through the decompressing process using the injection foaming equipment with a volume-adjustable cavity. The foamed PP composite has the insufficient, moderate, and excessive foamed structures in these two foaming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7.
循环利用ADC发泡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盐酸,可降低缩合过程硫酸消耗,减少废盐酸排放。但废盐酸循环使用对ADC发泡剂的生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完善驱油用发泡剂的静态泡沫性能表征参数,提出用静态泡沫综合定量指数(ISFCQI)表征发泡剂的静态泡沫性能,应用ISFCQI表征一元、二元和三元发泡剂的静态泡沫性能,分析ISFCQI与泡沫驱采收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ISFCQI可以表征发泡剂的起泡体积、泡沫稳定性、泡沫携液量和泡沫携液稳定性4个静态泡沫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