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壁之战是我国东汉末年的一次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孙刘联军以三万两千人战胜曹操二十余万大军,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政治局面.战争故址在今何处?史界争论不休.作者根据史籍记载和实地考察,就五说辨证,确认黄冈,首次指明赤壁之战实为两次:第一次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一月,周瑜率联军火烧赤壁,大破曹军.这次战争故址在今湖北黄冈;第二次赤壁之战发生在同年十二月,刘备之军火烧曹船,逼曹走华容道北归.这次战争故址在今湖北汉川赤壁.  相似文献   

2.
从丁母山之战这一侧面论证赤壁大战遗址在蒲圻。主要从丁母山的重要的战略位置,丁母山之战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特别是从史籍记载,民间族谱,实地考察,出土文物,遗迹遗址,民间传说等诸多方面来证明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前,在丁母山一带曹军与孙刘联军曾发生过一次遭遇战。  相似文献   

3.
赤壁战场在武昌李永富赤壁之战究竟发生在何处?众说纷坛。《三国志》(公元297年前成书)、《荆州记》、《水经注》等典籍早有定论:赤壁战场乃武昌之赤矶山。《毛泽东选集》、《中国旅游图》、《中国历史地图册》,还有中小学教材,也都讲得清清楚楚,画得明明白白。...  相似文献   

4.
东坡的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为代表。前人评价为须关西大汉持铁板铜琶歌之,可见其激昂排宕,确有不可一世之概,而另一首《念奴娇·中秋》则如天外飞仙,无丝毫人间烟火气,真是浑似姑射仙子了。下面我们具体看一看这两首词:《赤壁怀古》是这样开篇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秋》是“凭高眺远,见长  相似文献   

5.
汉乐府札记     
班固《汉书·礼乐志》说:“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同书《艺文志》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由于有这两条记载,后来便有人认为乐府是在汉武帝时才建立的,如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便说:“武帝崇礼,始立乐府。”颜师古在注《礼乐志》那条材料时也说:“始置也,乐府之名盖起于此。”但《汉书·礼乐志》另有一条记载说:“孝惠二年,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萧管。”司马迁《史记·乐书》也有一条材料说:“高祖崩,令沛得以四时歌舞宗庙,孝惠、孝文、孝景无以增更,于乐府习常隶(肄)旧而已。”这又说明乐府之名在武帝前早已有之了。于是又有人认为班氏所记,显然自相牴  相似文献   

6.
文化播报     
“蒙娜丽莎死亡证明”现世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于16世纪创作的油画《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不朽作品。关于蒙娜丽莎的原型,也引起诸多人的关注和研究,有人说她是富商之妻,有人认为她是达·芬奇私生女,甚至有人觉得这是达·芬奇本人。  相似文献   

7.
三国时期有三大战役:一是官渡之战;二是赤壁之战;三是夷陵之战。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称赞它们“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对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论者颇多,但对于夷陵之战,还不曾有人认真研究过。然而,恰恰是夷陵之战才决定了其后蜀吴两国的长期结盟和后来诸葛亮的北伐无功。因此有必要对夷陵之战来一番再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在我国历史上,火烧赤壁是一场非常著名的战争,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争。对于这场战争,很多文学作品都有描写,比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从气象的角度来看,赤壁之战实际上是一场气象战,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气象要素是风,因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旅游业方兴未艾。本文拟就蒲圻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略呈管见,就教于方家。 蒲圻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京广铁路、107国道纵贯其境。总面积1723平方公里,人口45.3万,其中市区人口12万。自然资源丰富,享有“茶乡、麻乡、竹乡”和“鱼米之乡”的美誉。水电资源充足。矿产主要有煤、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硫铁矿、五氧化二矾、铜、锑、钨、金等。 蒲圻山川灵秀,旅游资源也比较丰富,且兼具人文、自然景观之胜。位于市西北40公里处之赤壁矶为东汉末年赤壁之战遗址,于1981年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市东南3公里的陆水湖为湖北省级风景名胜区,水域面积57平方公里,300多个岛屿似翡翠洒落  相似文献   

10.
《蒲圻话·普通话字音对应表》,是一本帮助蒲圻人学习北京音的教学资料,也是一本帮助研究者了解薄圻音的参考资料。它把方言研究跟推广普通话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确实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与实用价值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成果。 全书以蒲圻话的韵母为纲,分别按声母和声调的顺序,制成44个表,把同韵母的字集中起来,分量在有关的格子里。同在一横行的字,声母相同;同在一竖行的字,声调相同;同在一个格子的字,声、韵、  相似文献   

11.
由于相传为孙曹交兵的赤壁古战场有诸种不同说法,苏轼并不确知"周郎赤壁"之所在,三国赤壁之战发生在今湖北蒲圻市的赤壁镇;"故垒"的处所历来注释家都未言明,实是苏轼在黄州城东的住所"东坡";"羽扇纶巾"所指,从史籍记载、三国故事形成与流传情况、诗词艺术创作等角度分析,应是诸葛亮.  相似文献   

12.
纵火作为一种作战手段古已有之。《孙子兵法》“火攻篇”对纵火器材的使用作了精辟的论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周瑜火烧连营大败曹军的故事对纵火的作用作了生动的描述。不过那时的纵火器材无非是木柴、干草、硫磺之类,还算不上什么武器。只是到了近代,特别是本世纪四十年代初,凝固汽  相似文献   

13.
易中天教授在《品三国》中,把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化,提出了评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三项准则,即:“还原”、“比较”、“分析”。易教授在贯彻这三项原则时也难免有疏漏之处:一、把襄阳、赤壁之战说成曹刘之战不能成立;二、曹操一封信促成孙刘联盟的提法不妥;三、《白衣渡江》引用了《吕蒙传》上有两条错误的史料。  相似文献   

14.
所谓同素逆序词是指字序可以互换而意义保持不变的双音词,这种语言现象在先秦就大量出现,一直延续至今。如: 权利(《荀子·劝学》),利权(《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感激(《孟子·尽心下》),激感(《楚辞·九怀·陶雍》注); 威严(《礼记·曲礼上》),严威(《国语·楚语下》); 茂盛(《楚辞·招魂》注),盛茂(《庄子·山木》); 经典(《潜夫论·赞学》),典经(《晋书·儒林传》序); 乃遂(《国语·英语》),遂乃(《后汉书·张衡列传》)等。 其词性涉及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对其内部结构,对这种语言现象的成因,以及  相似文献   

15.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评》:“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在这段文字里,陈寿批评了诸葛亮不设史官。唐刘知几在《史通·曲笔篇》中,对此提出异议。“陈氏《国志·刘后主传》云: ‘蜀无史职,故灾祥靡闻’,黄气见于株归,群乌堕于江水,成都言有景星出,益州言无宰相气。若史官不置,此事从何而书?盖由父辱髯,故加之诽谤议者也”。笔者认为刘知几所说的诽谤诸葛亮,不免过  相似文献   

16.
关于《豳颂》,历来颇有争议,依据《周礼·春官·籥章》有关“豳颂与蜡祭关系”的记载,并结合《礼记·郊特性》、《月令》诸文有关“蜡祭”的记载及郑注孔疏的解说,自认为《诗经·小雅》中《楚茨》等四诗即为《豳颂》。据此,对《楚茨》四诗作相关的考释。  相似文献   

17.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林学、园艺、工农业技术等自然科 学领域的新成果,择优刊登各类基金资助项目的优秀学术论文及特色资源开发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近年 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致力于提高质量,加强对外联系,扩大对外影响,已取得初步成效,现  相似文献   

18.
“认为是”“以为是”是“重言”形式吗?许剑宇关于“认为是”“以为是”的问题,就笔者所见,迄今有四处评议:(一)《中国语文通讯》1979年第6期向若先生的《“重言”小议》,举例是:他的发言,我·认·为·是很正确。(他的发言,我认为很正确。)(二)《语文...  相似文献   

19.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对于文坛上的苏轼(1037~1101)理应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年他身居贬官,在湖北黄州团练副使的任上,漫游黄州赤壁,写下数篇传诵千古的赤壁文字,其中有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相似文献   

20.
阿黛尔是夏洛蒂·勃朗特在其小说《简·爱》中塑造的一个儿童形象。作者塑造人物的着力点显然不在这一形象身上 ,但从小说艺术的角度观照 ,它在《简·爱》中却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作品内部结构的组织和外在形式的安排诸因素的重要手段 ,是主要人物关系构成的主要纽带 ,因而它在《简·爱》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